这两天,本宝宝被钢铁行业的业绩给“吓傻了”。先是中钢协下属大中型钢企1-10月主营业务亏损720亿,然后又被曝出“钢铁业欠银行1.3万亿,按现在的利润1327年才能还本”。呵呵,1327年意味着得从唐朝武则天主政的时候开始还。
好吧,看钢铁业嚷嚷了(或者说“被”嚷嚷了)这么多年的“寒冬”,这回真是一时半会“缓不过来了”。说实话,真是为正在体验刺骨“寒风”的材料技术人才们捏了一把汗。
那么问题来了,钢铁业几十年时间突发猛进,打下“中国第一河北第二”的钢产量版图,结果“用力过猛”落得给“巨亏”、“过剩”的局面,是不是与此同时我们的钢铁技术版图也取得与产量相当的位置呢?当然没有!
在做计划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把最重要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列出来(说通俗一点,就是没什么才求什么),《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也不列外。那么我们可以从中看看,我国钢铁技术里边还有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技术路线图中,新材料中涉及到的钢铁材料一共是9种,都是特殊用途、特殊性能的钢材料。
自主问题尚待解决
在9种钢材料中,明确提出解决自主问题的有三种,分别是特种耐蚀钢、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用钢、高性能海工钢。来看看都是怎么说的
特种耐蚀钢:全面提高我国耐蚀钢产业技术水平,并构建自主知识产权的耐蚀钢材料体系。关键技术包括深海工程用特种钢和耐蚀合金部件自主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用钢:先进装备用关键零部件用钢铁材料国内自给率2020年达到80%,2025年力争全部实现自给,关键零部件寿命提高1倍以上。
高性能海工钢:高端海工钢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不足50%提升到90%以上,采购成本较进口材料降低20%以上。
对于整个先进钢材料,技术发展路线提出了这样的发展目标:
2020年先进钢铁材料关键品种自给率超过85%,大部分产品性能质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025年自给率达到95%以上,大部分产品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世界领先,形成2-3家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钢铁集团。
这说明,虽然只有三种钢材料明确提出了自主化,但并不仅限于此,而是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
体系不完备
不仅仅是钢材料的生产技术难题尚未攻克,部分产品相应的配套评价、规范也没有完备,提到这方面的有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用钢和高性能海工钢。
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用钢:突破先进装备用高性能轴承、齿轮、工模具、弹簧、紧固件等用钢的材料、设计、制造及应用评价系列关键技术
高性能海工钢:通过690MPa级低预热焊接特厚板及无缝管(100mm)以上,420-460Mpa级可大线能量焊接厚板、R6级大规格锚链钢的研发、生产、应用技术和规范标准研究,实现工程化示范考核。
生产技术能耗高、不环保
时不时“雾霾围国”,已经让社会将环保提到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技术发展路线图,也提到了这一点。
轧制复合板:开发符合组坯工艺、高效焊接、在线固溶等轧制复合板关键技术、解决生产优质坯料厚度500-900mm的产出率低、能耗高技术难点。
关键技术:复杂、极端服役环境下环境行为研究、洁净化冶炼技术、组织性能精细控制和精确成形、生态钢铁材料高效、绿色制备关键技术及装备关键技术。
同样,需要解决能耗高、不环保的钢材料,绝不仅仅只是轧制复合板。钢铁行业被视为“污染大户”(当然也并没有冤枉它),每次北京要造“XX蓝”的时候,河北的钢企都会“菊花一紧”。而频繁地“雾霾围国”,让环保更加深入人心,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未来,带在钢铁上的这个“环保紧箍咒”只会越来越紧。
性能问题
技术路线图对很多钢材料的性能指标提出了要求,例如新型超高强韧汽车用钢,强塑积达到20-50GPa%;350km/h以上高断裂韧性、高疲劳性能车轮钢,30-40吨轴重重载货车车轮用钢,承载寿命2-4亿吨级快速重载铁路用钢轨,新型热处理贝氏体钢轨抗拉强度不小于1400Mpa,延伸率不小于10%等等,这里就不详述了。
提出这些性能指标,要么是目前技术水平尚未达到,不能满足相应特殊领域的要求,要么就是国内水平尚未达到,拱手让与国外。
总体而言,钢材料技术远没有产量那么光鲜,仍然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
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简单地可以用文件下发、政策支持就能搞定(如果这样可以地话,钢铁业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个局面),而需要大批研发人员、巨额的研发费用来攻克。只是,这些问题没有在当年钢铁业赚得盆满钵满的情况下解决,反而要在效益巨额亏损、产能过剩仍然越演越烈、对研发人才的吸引力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攻关,难度系数还真是不一般地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