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镍基合金为什么容易产生偏析缺陷?
2019-08-21 10:07:51 作者:王志刚 来源: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镍基合金,顾名思义是以镍元素为基体添加其它合金元素形成的金属材料。国际上通常称其为Superalloy,即超合金。国内习惯上称其为高温合金。一般镍含量30%以上的铁镍合金通常也称作镍基合金。


镍基合金的成分特点就是,添加的合金元素种类多,合金元素含量高。镍基合金含有十多种元素,有的甚至二三十种元素。各种元素在镍基合金中发挥的作用不同(表1)。当然有些杂质元素(硫、磷、硅、锰)、气体元素(氧、氮)、有害元素(铅、砷、锡、锑、铋、硒、碲、砣等)并非有意添加的,而是添加主元素时由金属料或铁合金带入的,这些杂质元素、气体和有害元素是应当避免,或者尽可能降低其含量。


表1  镍基(铁镍基)合金中元素的作用

1.png

 

国际上有多少镍基合金牌号?未做过公开的详细统计。国内抚顺特钢曾经生产过150多种牌号的镍基合金。不同牌号的镍基合金添加的主元素及其含量相差很大(表2),因而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各种使用性能。


表2  镍基(铁镍基)合金的化学成分

2.jpg

3.jpg

4.jpg

 

镍基合金所含的二三十种元素,各自的熔点相差很大(图1),固溶强化元素W、Mo、Nb、Ta的熔点远高于Ni、Co、Fe基体元素,而杂质元素S、P,以及有害元素Pb、As、Sn、Sb、Bi、Se等元素熔点则很低。另外不同元素的原子直径及其在镍基体中的溶解度有很大差异(图2)。这样一来,即使液态成分非常均匀的材料,在凝固过程中由于选分结晶也会产生偏析。所谓选分结晶,指的是固溶体合金结晶时固相成分与液相的成分不同。合金凝固过程中以树枝晶形式生长,溶质原子在枝晶干与枝晶间(液相)之间重新分配。这种溶质原子的重新分配程度通常用分配系数来表达。不同镍基合金中各元素的分配系数是有差异的。换句话说,不同合金凝固时枝晶干和枝晶间的元素浓度都不一样。这就是镍基合金产生成分偏析缺陷的根本原因。合金元素含量越高,越容易出偏析,且偏析程度也越严重。

 

5.jpg

图1  不同元素的熔点(纵坐标-原子序数,横坐标-熔点)

 

6.jpg

图2 元素原子尺寸及其在镍中溶解度(纵坐标-原子序数,横坐标-原子直径)

 

对于镍基合金而言,微观偏析是绝对存在的。而宏观偏析应该是严格禁止的。因为偏析缺陷直接影响材料的使用性能。宏观偏析在材料的低倍检验中可以识别出来。ASTM A604标准中给出了低倍检验不同类型和不同严重程度的宏观偏析缺陷。这些缺陷包括黑斑、白斑、径向偏析、环状花样。通常严重程度A以外的宏观偏析缺陷是不能被用户所接受的。现在镍基合金都是采用双重熔炼工艺生产的。材料的偏析程度取决于选用VAR还是ESR,ESR熔炼的铸锭与结晶器之间渣皮阻隔熔池散热,偏析倾向大。偏析程度还取决于所选用的锭型大小,铸锭直径越大偏析倾向越严重。偏析程度还取决于重熔工艺参数的确定。想要熔炼出低偏析、综合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镍基合金,需要工程师很十几年的经验积累。

 

7.jpg

图3  黑斑缺陷——严重程度D         图4  白斑缺陷——严重程度E

 

8.jpg

图5  径向偏析——严重程度D                            图6  环状花样——严重程度E

 

总体上讲,镍基合金仍属于全球金属工业的前沿技术。工程师掌握镍基合金的生产工艺,以及为众多领域的客户提供技术服务,需要积累多种学科、复杂的知识结构。而全球范围内需要镍基合金材料工程师能够给客户提供选材、热处理、焊接工艺、机加工性能等更大范围的技术指导。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