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影响未来战争的十种新军事技术和材料
2016-03-10 11:31:07 作者:本网整理来源:

  过去的半个世纪中,美国是世界上卷入战争或冲突次数最多的国家。在这些实际作战中,美军往往依靠大规模应用先进军事技术,取得巨大的战场优势。为了保持这种优势,美国军方加紧在技术创新上做文章。美国《国家防务》杂志发表了文章,预测了未来战争中必须掌握的10种概念武器。


  1、高速静音直升机


  阿富汗战场上,美军特种部队一架MH-47运输直升机曾被塔利班击落,机上30名士兵全部阵亡。这起事件让美军意识到,在下一场战争中,更快、更安静、更安全的直升机是必需品。

11.jpg


  目前,美军对高速静音旋翼机的追求分为两大流派:一是传统派,二是创新派。创新派支持采购类似V-22“鱼鹰”的倾转旋翼机,认为这种最高巡航速度可达400千米/小时的飞机“兼具直升机垂直起降性能和固定翼机高速性能,是21世纪的主流低空飞行器”。传统派则坚持“直升机要有直升机的样子”,通过改进旋翼系统、应用特殊涂料等方式提高速度、降低噪音。据称,美军海豹第6小队当年捕杀“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时坠毁的那架神秘直升机就是初步产品。


  需要强调的是,传统派和创新派虽然都能达到高速和静音的要求,但安全性能却是这两个技术流派的共同硬伤。数据显示,无论是V-22“鱼鹰”还是新式隐形直升机的事故率都很高,因此,对未来直升机(或旋转翼机)的追求,如何保证安全性才是最大的挑战。


  2、非致命性武器


  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实践表明,未来城市作战环境将异常复杂,士兵与平民混杂一处,难以区分。为了取得胜利并减少附带杀伤,非致命武器将成为美军的主要装备之一,像胡椒喷剂、橡皮子弹、激光致盲器、高功率扩音器或强光灯等均可纳入其范畴。军用非致命武器不仅能在近距离使敌人及其装备暂时失能,还能对可疑人员或车辆实施“非杀伤性远程阻击”(限制其行动能力等),直至判明其身份。


  据称,五角大楼已组建“联合非致命武器委员会”,负责研究各类非致命武器。在其指导下,美国海军陆战队驻勒吉恩基地的一个连已接受了验证相关装备的任务。此外,美国陆军也列装了能产生强光和巨响的M98非杀伤性榴弹(射程150米),可用于哨所警告、人群驱散等行动。


  3、士兵减负技术


  战场上,士兵需要携带包括武器、弹药、通信器材在内的多种装备。在阿富汗战争中,携行标准装具的美国士兵负重高达100磅,几乎超出体能承受极限。因此,为士兵“减负”成为美国军工领域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12.jpg


  最普遍的解决方法是研发运输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携带400磅重的物资跟随地面部队行动,或按照预定程序在集结点与地面部队汇合。“机械外骨骼”是另一个解决负重问题的方案,试验表明,穿戴“外骨骼”的士兵可轻松携带200磅重的物资。此外,美国陆军还在研发由GPS制导的“聪明降落伞”,可由空中向地面部队投送更多作战物资。


  如何减轻士兵们携带的电池重量是减负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数据表明,在持续三天的作战中,每名士兵需要携带7种不同类型、总重达20磅的电池,以供随身的通信电子器材使用。若把这个重量减下来,士兵的总负重将减少20%。美国科学家的想法是研制可穿戴式能源系统——把衣服变成电池,同时这种“衣服”的纤维还能根据天气变化调节体温,减少士兵所穿服装的件数。


  4、超轻型高机动战车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无处不在的路边炸弹迫使美军装备昂贵而笨重的防地雷反伏击车。然而,厚重的装甲在保证车内士兵安全的同时,也严重削弱了车辆的机动性能与越野能力。在未来战场上,美军绝不希望使用这种糟糕的装备,理想的未来战术车辆应是灵活、高速、通过性和生存能力强的“陆地游侠”。不过,迄今为止,美军仍未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美军联合特战司令部司令约翰·穆尔霍兰中将表示,最理想的作战车辆应该集民用全地形车与军用装甲车的优点于一身,“但我们至今仍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美军目前得到的方案只能说“凑合”,即暂时用最新的防爆技术改装悍马军车,以解燃眉之急,同时研制具备一定机动性能又能防路边炸弹的“联合轻型战术车辆”(JLTV),但这两个项目的前景都不乐观,尤其是JLTV极有可能因预算削减而取消。


  5、微型无人潜航器


  美国海军预测,微型无人驾驶潜艇将是未来海战的“宠儿”。目前,美国海军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但这些“庞然大物”造价昂贵(单艘约20亿美元),根本买不了几艘。有军工专家预测,未来只需1000万美元,就能造出足够数量的微型无人潜艇,完成今天由核潜艇承担的任务。前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加里·罗格黑德上将表示:“未来,我们只需十几艘微型无人潜艇就能在不用担心人员伤亡的情况下完成水下侦察和作战任务。在那些对抗激烈的水域,无人水下航行器会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13.jpg


  据悉,美军目前正在研制4种微型无人潜航器,其直径最小的仅3英寸,最大的也不超过36英寸。美军希望它们的水下续航能力能达到70天。研究者称,要达到这个标准,需要研发新的动力系统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尽管充满困难,但有望在10年内取得突破性成果。


  6、防弹轻型高速艇


  尽管美国海军拥有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但他们在未来的冲突中可能更需要不易被发现的小型舟艇,这些快艇必须具备近岸作战能力,且能深入敌占区的港湾。目前,美军正计划建造一种19米长的“部队防护海岸艇”,以替代现役海岸巡逻艇,新艇能搭载5-7名士兵,航行500-600海里,艇体有防弹能力,能以25节的速度持续航行24小时,最高航速可达35节,艇上至少安装2门遥控机关炮。建造这样一款舟艇,材料是关键。制造商们正在寻找新的超轻型、超坚固合金材料,同时还在努力降低推进系统的重量,节省出来的“份额”将用于强化装甲。


 
7、全时全地域通信


  专家预测,在未来战场上,4G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美军将以此为基础搭建可靠的无线通信网络、使用能自动跳频的“自主聪明无线电装置”。美军军官称,届时处于战场终端的士兵也将装备“聪明电话”和便携式计算机,能够嵌入旅级通信网络,每人都能“几乎实时地获得重要的战场情报”。

14.jpg


  “使用这样的通信技术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让我们拥有敌人所不具备的情报优势,”美国陆军退役中将杰弗里·索伦森说,“缺乏情报会让他们看不清战场形势,最终难逃一败。而我们所有人——从四星上将到普通排长,能够在全时全地域战术通信网络帮助下清楚地确认目标方位及动态,掌握战场主动。”


  8、能思考的机器人


  在与路边炸弹作斗争的日子里,地面排爆机器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同时它在天上的同伴——无人机更是以突出战绩证明了机器战士的威力。然而从本质上说,这些机器人还只是受人控制的机器罢了,在未来战争中,美军需要的是能自主实施作战行动的“聪明机器人”。在美军看来,目前的无人操作系统只是把驾驶员从驾驶舱中撤出来,放入控制室,所以这个系统只能称为“半无人”,未来只有实现真正的“无人化”,才能获得更高的作战效费比。美国国防部副部长莱尼奥斯说:“未来的机器战士将可以脱离远程无线电控制,能自己做出判断和决定,甚至能与附近的人类士兵和机器战士交流,实现协同作战。”


 
9、低成本液体燃料

15.jpg


  目前,美军使用的JP-8型军用燃料成本高昂,因此希望寻找一种绿色、低成本的新型燃料。美国空军的计划是到2016年让50%的飞机使用新型燃料,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有同样的目标,但最后期限是2020年;陆军则希望地面车辆使用的非石油型燃料量每年能增加10%。美国数家能源公司正致力于生物燃料研究,期待开发出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据估计,基于该技术的新型能源将于2016年初步具备成本竞争优势。“我们不仅指的是它的价格,而且还指它的质量和产量,”美国空军少将小约翰·雷伊说,“任何一家公司,只要能够生产出比现役美军燃料更便宜的燃料,都会受到全球燃料消费者的欢迎。”


  10、广域长航时侦察机


  未来战场上,侦察兵不仅要能找出敌人囤兵站和路边炸弹,还要悄无声息地追踪、监视目标在广大地域内的活动,这就要求他们具备持续的广域侦察能力。


  持续的广域侦察能力可通过各种手段取得,其中最简便的是提升侦察机的飞行高度。“飞得越高,侦察和监视的范围就越广,”美国空军军官艾德·赫里克说,“美国空军的一些人认为飞机的侦察能力提高后会威胁到卫星的地位,这完全是两码事。包括无人机在内的侦察飞机提供的大部分是战场战术情报,而卫星侦察的则是战略情报。”目前,美军正在研制一次性使用的“同温层无人机”侦察系统,该无人机可在2万米高空飞行,发射后不用回收,因此预计成本低于现役任何一款无人机。


  未来的战争更有可能变成一场科技的较量,各个国家的军事技术,成为考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通过这些军事装备,我们可以明确的感受到时代在变化,人们在改变。科技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未来还有更多不可思议的东西将要被发明。

 

更多关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蚀控制、材料科普等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我们网站会不断更新。希望大家一直关注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ecorr.org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