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三十多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在推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发现、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
科学研究本就是前瞻性投资,如果1%做出了重要成果那就是值得的!国自然至今已经经历了30余年,根据项目的深度、广度、地区等逐渐形成了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应急管理项目、数学天元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十八个具体项目的探索、人才、工具、融合四位一体的资助格局。笔者统计了国自然官网公布的自2009年起的资助情况如下:
一、总资助情况
图1 历年资助金额(万元)

图2 各学部资助项数

图3 各学部按年资助项数

表1 各资助类型按依托单位

图1中可以看到历年资助的金额已从2010年的80多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80余亿元,从趋势来看也是逐年上涨,很快就会突破300亿大观。资助项目来看,医学和生命科学所获资助比例较大,这两个学科也是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学科,众多医学难题的解决极大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材料科学大多都为基础性研究,所占比例也很大,也正是材料科学不断的进步,我们的物质世界才不断丰富多彩。如图3,各学部资助的项数也是逐年上涨,医学近年已每年资助超一万项。表1节选了几个重点项目获资助前十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位居第一,总项数一万余项,北大、浙大、清华等高校总资助也近万项。
二、成果产出
图4 总成果产出统计

图5 成果产出按年

图6 成果产出按学部

图7 成果产出按资助类型

目前为止,在国自然资助下已经产生包括超145万余篇期刊论文和近24万项专利在内的成果,产出的数量也是逐年增加,期刊论文数量在近几年年均超30万篇。从具体项目来看,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受资助较多,成果也较其他项目显着。
三、材料学科成果简介
工程科学与材料科学是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笔者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了材料相关受国自然资助的论文情况,检索发现收录的SCI论文达40余万篇,从2010年开始论文数量激增,在2018年已超7万。高校方面由于中科院大学与中科院的依附关系,发表SCI论文超2万余篇,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也有超1万篇。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发表较多的包括Nanoscale、Scientific Report等期刊,在国自然的资助下已经发表了包括108篇Nature和92篇Science论文在内的一系列顶刊文章。
图8 材料领域论文数按年

图9 材料领域论文发表机构

图10 发表最多期刊及顶刊

近期重点成果介绍:
Nature:高通量材料设计方法成功获取高温非晶合金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柳延辉研究员、汪卫华研究员团队利用多靶磁控溅射共沉积技术制备出同时含有上千种合金成分的组合样品,利用非晶合金的电阻率和非晶形成能力的关联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通量电阻测量方法,在Ir-Ni-Ta-(B)合金体系中确定了最佳的非晶形成成分范围,获得了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高温块体非晶合金。和以往的高通量实验方法相比,该团队提出的新方法测试周期短,1-2小时即可在成千上万种合金中确定最佳的非晶形成成分范围。
文章信息:High-temperature Bulk Metallic Glasses Developed by Combinatorial Methods(Nature,2019,DOI:10.1038/s41586-019-1145-z)
Nature:塑晶材料中发现庞压卡效应

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李昺研究员、张志东研究员、任卫军研究员等选择了一种名为新戊二醇(NPG)的塑晶材料,运用高压热测量技术、高压中子散射技术、高压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技术等,发现该材料的等温熵变最高值较传统固态相变制冷材料高出一个数量级,在45.0 MPa压力条件下的等温熵变可达最大值(389 J kg-1K-1),且在15.2 MPa下可达到最大值的一半,这一现象称之为庞压卡效应。
文章信息:Colossal Barocaloric Effects in Plastic Crystals(Nature,2019,DOI: s41586-019-1042-5)
Nature:OLED新突破——高效自由基发光器件

吉林大学李峰教授团队以TTM自由基(Radical)作为核心,分别以PCz和NCz两个咔唑衍生物作为给体(Donor),得到了两个高效的电荷转移态(CT)红光自由基TTM-3NCz和TTM-3PCz。这种Donor-Radical结构的分子设计大幅提高了发光自由基分子的稳定性和发光效率,两个分子在甲苯溶液中的光致发光效率分别达到49%和46%,其掺杂薄膜的光致发光效率分别达到90%和61%。
文章信息:Efficient Radical-based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Doublet Emission(Nature,2018,DOI: s41586-018-0695-9)
Science:梯度纳米孪晶结构引起金属材料的额外强化和塑性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卢磊研究员课题组利用直流电解沉积技术,实现孪晶片层厚度和晶粒尺寸沿样品厚度的梯度变化,获得结构梯度定量可控的纳米孪晶铜材料。研究表明,随结构梯度增加,梯度纳米孪晶铜的强度和加工硬化率同步提高;当结构梯度足够大时,其强度甚至超过了梯度微观结构中最强的部分。
文章信息:Extra Strengthening and Work Hardening in Gradient Nanotwinned Metals(Scicence,2018,DOI: 10.1126/science.aau1925)
Nature Nanotechnology:首次实验验证手性磁浮子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杜海峰研究员等利用聚焦离子束技术制备了高质量的FeGe纳米结构样品,利用电子全息技术首次在实空间中直接观测到磁浮子,并且进一步发现磁浮子可以与斯格明子共存,如图。该磁浮子是漂浮在材料表面的一种新型局域磁结构,和斯格明子一起可以作为数据比特“0”和“1”应用到存储器设计中。该结果不仅在实验上验证了手性磁浮子的存在,同时还为相关的存储器件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文章信息: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chiral magnetic bobbers in B20-type FeGe(Nature Nanotechnology,2018,DOI: s41565-018-0093-3)
引用数量较高的文章: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作为基础研究最大的资金支撑,国自然基金也是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调整和改革。明确资助导向、完善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相信未来将建成理念先进、制度规范、独具特色的新时代科学基金体系,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增强我国源头创新能力和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作出根本性贡献。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国自然资助的成果也是有目众睹,我国科学家以及所做研究的地位在世界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与国自然有着直接关系。最后祝愿各位青椒能顺利拿下国自然,做出更多优秀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