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2019年毕业季,高校迎来“最严格”论文审查
2019-06-03 10:54:47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北青深一读

翟天临事件后,迎来“最难”毕业季。


2019年初,演员翟天临因学术造假而被推上热搜。同年4月,根据教育部最新通知,2019年教育部将会投入800万的教育经费,用来抽查应届毕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其中博士的抽检率约为10%,硕士约为5%。


随着毕业季临近,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这一年的论文审查愈发严苛,不仅查重率比以前要求更严,在盲审、外审的环节也难过得多。学校对学生耳提面命,反复强调,教育部抽检6000份论文,“论文是伴随我们终生的东西,一定要高度重视。”


一边是轰轰烈烈的全民学术打假,一边是“生死攸关”的毕业大计,夹在其中的学生们选择是:一边埋头苦写论文,一边把满腹的怨气化作翟天临微博下的留言。


1.jpg

根据教育部最新通知,博士论文抽检率约为10%


▎变难的毕业论文


年初,翟天临因为被指论文抄袭而身陷丑闻,临近毕业季,他再次成为了众矢之的。在他致歉的微博下,留言高达30多万条,五月,一大波应届毕业生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写论文照片并@他,其中不少人称,就是因为翟天临的引起的风波,而导致今年的论文审查与往年相比,更加严格。


其中一位财务专业大四的学生告诉深一度记者,他们今年的论文要求比往年高了很多,主要体现在查重内容方面,往年没有中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查重。并且,今年查重时间提前了半个月,二次查重提前了一个星期。查重率要求则从往年的20%降低为15%。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左松涛告诉深一度,教育部下发新通知之后,学校学院要求的确有一些变高。今年感觉学生论文检查比以前要严格。当然,受翟天临事件的后续波动,可能博士论文更严格一些,因为出事的是博士论文。


学生写得痛苦,老师改得也痛苦。在湖北某高校担任法律专业本科教师李成(化名)一个半月改了12篇论文,每篇八千到一万字。平均下来,每天至少要改八小时,最长的一次,他连续改了17个小时。


作为指导老师,李成从学生确定选题开始,就给学生们把关,等学生开始写作后,他要把关论文的结构和文献综述,等到撰写完成后,再对他们撰写内容进行修改。


在整个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唯一不由指导老师负责的,便是论文的查重部分。李成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论文到了定稿的阶段,首先要自己提交论文去查重,自己查重没问题才会将定稿交给导师,由导师再查一遍,确定没问题才会进入答辩环节。“倘若学生提交到查询系统里的论文,跟他最后提交的论文文本不一致,一旦被教育部的专家查出来,这属于重大教学事故。因此,负责毕业论文的导师总是慎之又慎”。


大部分老师会选择给学生指出问题,让他们自己改,但李成选择亲自动手,“如果那样的话,任务就完不成了,像我们还有一个老师,我们都已经答辩完了,他的学生还拖着。”


李成习惯加快与学生加快沟通的效率,而不是无限拖延学生修改的时间,她借用一个段子来解释,“如果说导师向学生传达的是原版小龙女,那学生理解的可能就是高配版的小龙女,等到学生把他理解的写成一个提纲,就是低配版的小龙女了,最后等写出来之后,可能就不是小龙女了。”


指导老师审核的主要是内容,看写的东西有没有达到毕业的水平。“我觉得我自己对学生的态度没有多大变化,不必受外界波动。比较松懈的老师会因为这件事上紧发条,加紧螺丝。但我们一直做的比较好。”左松涛说。


▎ “最认真的那个,查重率最高”


在论文党的眼里,有截止日期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选择熬夜死磕,取“熬夜伤肝”之意,这样的创作方式被称为“肝论文”;相比之下,也有人会选择给论文注水,各有各的生存之道,但毫无疑问,不管是“肝论文”还是“水论文”,有一条红线必须避开,就是查重率。


在国内高校的现行论文合格的指标中,重复率是一个基础性指标,李成介绍道,目前,他没见过有人因为查重率而被卡住。


李成告诉记者,“你不可能因为毕业论文把一个本科生挂掉。你拖着他,拖几个月,可能他签的合同就黄了,毕业率就上不去了。”在他看来,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要求不高,最重要原因就是写论文和找工作、考研在时间上有冲突。“学生的精力有限,总得有个折中的办法,不然学生拼命写文。就业率就上不去了,不能让他因为拿不到学位证导致他找不到工作吧?不能够让他因为毕业论文牵扯的太多精力,导致他考研考不上、考公务员考不上、面试没准备好,学生会记恨一辈子的。”


学校也会在就业率上对老师进行考核,李成所在的学校每个月都要对从老师进行统计,然后把各位老师所带学生的就业率都发到群里,还会在全院的大会上面宣布名单。


不同的学校和专业设置的查重率要求不同。深一度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讲,大部分本科生论文查重要求会控制在20%左右,个别专业会放宽至25%,硕士和博士要求则更为严格。


而文科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某些科目,如历史、法律、文学等,其引用量是非常大的,“写法律类论文,你不能不让他不引用法条。”


李成向记者介绍,在法学专业中,有一个方向叫做法制史,“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老师因为查重的问题,对史料的要求放得特别宽,这实际上对他们专业的学术规范影响非常大。”


“譬如写一篇宋代法律的文章,可能会需要引用宋书刑法志里面一段话,但只要这段话之前被人引用过,你传上去肯定会就被查是抄袭或者重复,为了变通,你就只能说,我点明用了宋书的哪一段,只转述那段话什么意思,但不把那句话写出来。”


但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论文如果把论据、原始材料放在论文里,审查论文的人或者同行在评议时一看就知道,如果不写原始材料,即便概述了史料内容,评议的同行也未必有这段史料原文。


李成的学生,在今年知网查询过程中,重复率基本都在个位数。反而是一个认认真真写论文的学生,查重率高达18%。学生郁闷了,他去问李成,李成告诉他,这个重复率已经可以过关了,但如果想要评优,重复率要控制在15%以内。于是学生又改了一遍论文,再一查,重复率冲上了20%。


“他查重的问题是题目所决定的。他表述的术语比较长,容易跟别人重。”李成解释道。后来李成翻了一下评优规定,发现重复率18%是在优秀论文的评选标准内,就让学生交了第一版论文。


2.jpg

严格的要求下,不少毕业生为论文挑灯夜战


▎查重利与弊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其实对论文查重这件事情,都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就是如果我真要骗机器,机器怎么可能查出来。”李成说。


为了降低查重率,学生们可谓绞尽脑汁。有将中文参考文献先翻译成英文,再翻译回中文,表述就变了;还有些引用,因为一段话很长,可以在中间加省略号。


因为系统的机械,“水论文”的学生反而查重率特别低。 “有的小孩可能是因为抄袭,他在写的时候比较小心,各种手段用得比较多,换表达什么的换的比较多。”李成熟悉各种套路,“有的查重率只有个位数。”


李成坦言,“如果要严格定义抄袭的话,我估计本科生百分之六十几的比例都是不合格的。他们的水平就摆在那儿,抄的东西其实是很明显的。”


他不准学生直接在论文里引用法条,想要引用,就要把法条的意思用自己的话重新说一遍,然后放在论文里。“这样做就是为了降低重复率”。


在李成读书时,他的硕士论文重复率只有0.75%,博士论文重复率也仅为是1.4%。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好习惯。“因为这实际上意味着,你写论文的时候,并没有回去看资料,而是写到那个地方,直接把自己做的综述,当作别人原来的意思给写上去了。”


他解释道,一篇合格的论文,是要有严格的引用比例,同时查重率还不能过高,但如今,因为迁就查重率的原因,老师们在这方面比较宽松,“这样的写作习惯,如果拿到文学院比如历史专业去,论文是会被打回来的。一篇严格的史料都没有。”


但也有老师和学生认为,严控查重率利大于弊。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叶立文告诉记者,学校和学院对论文的把关的确比往年更严格了,研究综述这一块在软件中也会显示重复率,引用别人的话现在要进行概括、提炼、综述。“这对学生的文献综述能力是一个促进。正文中,有的地方不能直接引用。需要对原始材料做进一步的阅读,然后再用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我觉得这都是好事,提升了学生们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一位历史专业的博士则告诉记者,如果觉得机器查重算错了,可以找老师去申诉。机器只提供一种参考,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人工确认。“只不过,你要是重复率百分之三四十,就很说明问题了。”他说。

 

 


 

▎越来越严的审查


据深一度从多所高校了解,就查重率而言,各高校大幅度降低查重比例的不算多,而在盲审和外审环节,则不约而同地提高了标准。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学术型硕士周紫(化名)将在2020年毕业,研一就被导师要求旁听师哥师姐的毕业论文答辩,她发现毕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程序越来越复杂。


她介绍,从2016级毕业生起,学校增加了预答辩,预答辩没有通过的学生将被安排在最后一批答辩,比正常进度迟半个月。今年学院也早早下发了毕业论文工作安排,开题答辩、中期考核、初稿提交、预答辩、正式答辩、终稿提交,每一步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明年毕业的周紫目前只走到了第一步——开题答辩,与上一届不同。去年的开题答辩相对随意,老师们自行组织,往往是几个关系比较好的老师商量一下,自己安排时间地点,过程也比较轻松愉快。


今年的开题答辩则变成了学院组织,时间地点都由学院确定,答辩组的三位老师必须来自不同方向:本方向、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论。“这种情况下,开题报告的理论和方法论部分也要特别注意才能不被怼得很惨。”


浙江大学外文学院2019年也增加了毕业论文预答辩环节,直接影响2020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学院官网显示“未能及时参加预答辩或未通过预答辩的,学位论文定稿送审直接顺延至下一季。”


外文学院2017级学术型硕士吴杰说,这样的要求决定了初稿提交时间要提前,反正要答辩,预答辩还能准备一下,但审核严格了也挺怕的,“怕毕不了业。导师告诉我们,除增加预答辩以外,盲审的比例也会提高”。


实际上,教育部对于学术论文的审查在逐年强化。李成自己博士毕业时,论文只要不出现重大的结构性问题、论题完全不符合要求、或没有创新性的话,基本上都可以过去。但到他师弟博士毕业时,有一篇当时校内预答辩评优的论文,送出去盲审后只打了三个合格。


在李成的印象中,2010年以前,他所在的学校三年按时毕业的博士生可以超过九成,但如今,大约有30%的博士得延毕,“而且我当年读博士时都是延期四年,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延期5、6年的。”李成的一个师姐,就是已经进入写论文的阶段,但最终放弃了学位。“这三年就等于是白过。我知道她放弃之前实际上已经有抑郁症了。”


据了解,研究生毕业论文要经历盲审和外审两个环节。外审针对所有学生,由学校组织,各高校间互相审阅并针对每份论文给出评阅意见和分数。盲审则由教育部到学校抽取,然后统一安排评审委员给出评审意见和等级,评审委员和学生双向盲审。


中国传媒大学2016级学术型硕士张丽云说她患上了“翟天临风波后遗症”,今年4月她被教育部抽中参加论文盲审。她介绍,今年盲审比例由1%提高到了3%。


因为论文写得很认真,之前师哥师姐毕业也都挺顺利,张丽云自觉没什么问题,送审之后就专心找工作。4月22日清晨,在学校食堂吃饭时,她被学院老师通知第一个盲审挂了,“知道后,什么都吃不下去了”。


她向记者介绍,一般来讲,一份毕业论文送给两个专家盲审。每个学校的要求不同,有的学校是ABCD四等打分,中国传媒大学是ABC三等打分,A是同意答辩,B是略作修改后再答辩,C是不同意答辩。两份盲审的意见,如果都是C,就须申请延期毕业,到12月份毕业。如果有一份C,一份A或者B,就要申请第三位专家复议。


从4月22日得到第一个盲审意见到5月5日得到第二个盲审意见之间的十几天时间内,张丽云没去找工作,每天一边等第二个盲审意见一边改论文,“非常煎熬”。


令她感到意外的是,第二个盲审意见和复议意见都是A。


“一个盲审意见,我觉得挺不公平的,可能并不是本专业的老师审阅的,因为他给我的意见我不能接受——‘错别字太多,部分语句不通顺’”。张丽云说。


她在盲审前的招聘中,有一个工作已经走到了差额实习的阶段,但因为第一个盲审结果要修改论文被迫放弃,“也是命运的安排吧。”


5月底,她被安排到了学校的最后一批答辩,“老师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你的论文,第三批答辩的研究生分数普遍很低。”


“我现在都不太好意思见学院的老师,期间填了各种各样的表格,也不愿意再回忆参加盲审的过程。”


一向开朗的张丽云谈起这件事语调明显低沉,有气无力。被抽中的盲审那一天,她发了一条朋友圈——给翟天临上香的心都有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