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材料类项目获得提名,角逐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9-01-08 11:54:59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锐动源,材料人
日前,部分省市和学会、中科院对拟提名申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予以公示。小编对其中材料类项目进行整理如下:
各部委提名项目(人)情况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第一完成人 | 第一完成单位 | 提名奖种 | 提名等级 |
工信部 | |||||
1 | 二维层状材料的表界面调控及应用基础研究 | 胡平安,谭平恒,徐成彦,张甲,甄良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 | 特种焊接冶金机理与组织性能调控 | 冯吉才,曹健,何鹏,张洪涛,林铁松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3 | 基于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新型电子器件基础研究 | 任天令,杨轶,田禾 | 清华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4 | 瞬态热膨胀裂石关键技术 | 刘吉平,刘晓波,韩钊武,毕晓露,韩开晋,苏岩 | 北京理工大学,贵州润晋碳元素材料有限公司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一等奖 |
5 | 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 黄玉东,刘丽,龙军,赵峰,贺金梅,黎俊,邢丽欣,白永平,余赞,胡桢, |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德金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各省/直辖市提名项目(人)情况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第一完成人 | 第一完成单位 | 提名奖种 | 提名等级 |
湖北省 | |||||
1 | 基于核酸的分子识别和调控研究 | 周翔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
2 | 石墨烯基光催化材料 | 余家国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
3 | 特种金属陶瓷可控制备及工程应用关键技术 | 熊惟皓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
4 | 高性能纤维复材加固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与应用 | 卢亦焱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
5 | 低品位难处理胶磷矿高效绿色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 | 丁一刚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
6 | 焦化污染物源头控制与资源化绿色回收关键技术及应用 | 王光华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
7 | 厚带钢厚镀层连续热镀锌工艺关键技术和设备集成创新 及产业化 | 戴方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
8 | 工业窑炉低导热炉衬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 | 袁林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
9 | 特色木本油料高效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何东平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
10 | 多功能复合材料与生物修复协同的水环境改善关键技术 研究及应用 | 吴振斌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
广西 | |||||
1 | 水泥绿色制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 胡曙光 | 桂林理工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吉林省 | |||||
1 | 半导体氧化物纳米结构气体传感器的构筑 | 卢革宇 | 吉林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 | 微纳结构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物理 | 孙洪波 | 吉林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3 | 宽禁带半导体的光频转换激发原理与方法 | 秦伟平 | 吉林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4 | 富勒烯及相关碳材料在高压下的结构相变及新结构 | 刘冰冰 | 吉林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5 | 低维氧化物半导体同质/异质界面构建与应用基础研究 | 刘益春 | 东北师范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6 | 成环及C-N键构建新策略 | 刘群 | 东北师范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湖南省 | |||||
1 | 新型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体系的设计、制备及应用 | 尹双凤 | 湖南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 | 低维半导体能带结构与光子特性调控 | 潘安练 | 湖南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3 | 特种钨基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及其智能化成套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 戴煜 |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天津市 | |||||
1 | 大容量、高安全性、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的相关材料及关键技术 | 唐致远 | 天津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 | 基于多尺度限域有序结构的高导热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 封伟 | 天津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广西 | |||||
1 | 水泥绿色制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 胡曙光 | 桂林理工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深圳 | |||||
1 | 新型高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究与应用 | 陶芝勇 | 深圳市海盈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广东省 | |||||
1 | 功能纳米材料及相关低维物理的基础研究 | 杨国伟 | 中山大学 | 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2 | 新型有机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力刺激发光响应机制研究 | 池振国 | 中山大学 | 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3 | 高品质电子陶瓷元件关键技术及大规模产业化 | 陈烁烁 |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4 | 基于低碳低硫的高值化糖品绿色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 | 于淑娟 | 华南理工大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
5 | 微型半导体发光器件跨尺度光功能结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 汤勇 | 华南理工大学 |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陕西省 | |||||
1 | 完整氨基酸序列类人胶原蛋白的发酵合成及新型修复材料的创制 | 范代娣 | 西北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2 | 轻金属表面梯度涂层的界面结构调控技术与关键设备 | 蒋百灵 | 西安理工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河北省 | |||||
1 | 原位金属基复合材料反应生成机理与复合强韧化机制 | 崔春翔 | 河北工业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 | 新型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催化剂与脱汞剂研发与应用 | 沈伯雄 | 河北工业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3 | 宽带钢连轧全线高速钢轧辊制造及应用关键技术 | 薛灵虎 | 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4 | 纳米抗癌药物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的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 李春雷 | 石药集团中奇制剂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北京市 | |||||
1 | 石墨烯的可控生长及其性能调控 | 刘云圻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 | 原子气体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研究 | 刘伍明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3 | 低温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构筑及协同机理研究 | 夏定国 | 北京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4 | 面向癌症诊断的功能无机纳米颗粒的合成与性能调控 | 高明远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5 | 先进纳型卫星设计制造及应用 | 尤政 | 清华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6 | 面向高精度任务的机器人自主柔性作业关键技术及应用 | 乔红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7 | 多用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耐久性关键技术及应用用 | 裴普成 | 清华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8 | 非电行业工业烟气脱硝催化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 何洪 | 北京工业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江西省 | |||||
1 | 工业固废中多金属资源化回收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罗胜联 | 南昌航空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二等奖 |
2 | 铜阳极泥伴生稀贵金属梯级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廖春发 | 江西理工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二等奖 |
3 | 复杂铅锌硫化矿高浓度分速浮选新技术集成及应用 | 罗仙平 | 江西理工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二等奖 |
4 | 特高压工程用超大尺寸瓷绝缘子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 阎法强 | 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二等奖 |
上海市 | |||||
1 | 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催化烯烃聚合反应 | 金国新 | 复旦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 | 氧化氟烷基化反应 | 卿凤翎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3 | 复合固体电子转移及其在催化脱氢中的功效 | 陈接胜 | 上海交通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4 | 功能染料稳定性强化原理与应用基础研究 | 朱为宏 | 华东理工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5 | 有机-无机杂化策略设计构筑多功能生物医用材料 | 朱美芳 | 东华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6 | 液晶高分子的结构调控及其功能化 | 林嘉平 | 华东理工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7 | 高效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机理研究 | 张金龙 | 华东理工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8 | 羰基还原酶的定向创制及高效合成手性化学品的关键技术 | 许建和 | 华东理工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9 | 高承载服役环境氧化物耐磨抗蚀陶瓷涂层制备及应用技术 | 陶顺衍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0 | 有机-无机杂化涂层材料设计制备新技术及其应用 | 武利民 | 复旦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1 | 深海油气钻采工具耐磨蚀材料关键制备技术与应用 | 尹衍升 | 上海海事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2 | 基于纳米技术的乙肝病毒及肝病全程的快速侦检技术与应用 | 崔大祥 | 上海交通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3 | 超大型海洋钢结构高效智能化精准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 陆汉忠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4 | 高强钢薄壁车体电阻点焊质量实时控制技术及应用 | 李永兵 | 上海交通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江苏省 | |||||
1 | 金属微纳结构材料的精确制备、光学新效应及应用基础 | 王振林 | 南京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 | 生物分子与细胞的纳米传感和分析新方法研究 | 鞠熀先 | 南京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3 | 面向高效太阳能-化学能转化的光电极设计与表界面调控 | 李朝升 | 南京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4 | 光功能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探索研究 | 刘庄 | 苏州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5 | 燃煤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 | 金保昇 | 东南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6 | 纳米机器人技术在肝癌诊疗中的应用 | 张业伟 | 东南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7 | 转底炉高效处理钢铁流程含铁、锌尘泥资源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 刘俭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8 | 面向柔性光电子的微纳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 | 陈林森、 | 苏州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山东省 | |||||
1 | 高性能聚合物固态锂电池材料、技术及系统应用 | 崔光磊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2 | 基于熔体结构调控的纳米晶种材料研制与应用关键技术 | 刘相法 | 山东大学 | 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3 | 耐磨蚀抗热震结构功能材料及涂层技术 | 崔洪芝 | 山东科技大学 | 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辽宁省 | |||||
1 | 基于凝固组织高塑化表面无缺陷微合金钢板坯连铸新技术及其应用 | 朱苗勇 | 东北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各学会/协会/集团提名项目(人)统计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第一完成人 | 第一完成单位 | 提名奖种 | 提名等级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 |||||
1 | 基于镁盐循环利用-绿色高效提取分离稀土的关键技术 | 黄小卫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 | 高效能超大型铝电解槽综合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 杨晓东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3 | 高性能特种粉体材料近终形制造技术及应用 | 曲选辉 | 北京科技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4 | 基于航空航天应用多样性新型钛合金研制 | 赵永庆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5 | 高压静电分离装备的研制及应用 | 龚文勇 |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7 | 有色金属矿山隐伏矿定位预测方法与应用 | 柳建新 | 中南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8 | 复杂金属矿采矿环境再造集约安全开采关键技术及应用 | 周科平 | 中南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9 | 750万t/a地下金属矿山全尾砂充填开采技术与示范 | 魏书祥 | 五矿矿业控股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 | 金属矿选矿过程检测与优化控制技术及工业应用 | 周俊武 |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1 | 难处理金银共伴生矿资源高效综合回收关键技术及应用 | 邱显扬 |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2 | 复杂混合铜矿资源高效回收关键技术及应用 | 文书明 | 昆明理工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3 | 高海拔氧压浸出处理硫化矿综合回收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 谭荣和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4 | 低品位铜矿绿色循环生物提铜关键技术与应用 | 陈景河 |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5 | 低品位红土镍矿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 | 朱德庆 | 北海诚德镍业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6 | 冶金炉窑强化供热关键技术及应用 | 王华 | 昆明理工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7 | 高砷复杂金精矿大规模清洁冶炼关键技术 | 曲胜利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8 | 基于富氧双侧吹熔池熔炼的铋工业关键技术及应用 | 杨天足 | 金旺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9 | 精细氧化铝高效绿色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 杜善国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 | 铝合金节能输电导线及多场景应用 | 李红英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1 | 4500m深潜器用TC4ELI钛合金载人球壳制造技术 | 贾栓孝 | 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2 | 高品质食品罐用铝合金材料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 | 程仁策 |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3 | 高温钎焊式热交换用铝钢和铝铝层状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 周德敬 | 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4 | 大卷重宽幅钛带卷和薄壁钛焊管的开发 | 周慧 | 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5 | 宽幅大卷重钛带短流程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苏鹤洲 | 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6 | 交流电传动矿用汽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郭海全 | 北京科技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7 | 宽幅铝板带热轧工艺质量成套控制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 何安瑞 | 北京科技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8 | 大宗有色金属矿与高纯金属痕量检测技术与标准 | 李华昌 |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中国物理学会 | |||||
1 | 复杂氧化物低维体系激光法制备及其电磁光新奇物理特性研究 | 金奎娟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中国科学院 | |||||
1 | 低维量子结构的物性调控及其原理性应用 | 高鸿钧 | 物理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 | 纳米反应器中的多相手性催化研究 | 李灿 |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3 | 光致变色功能导向的材料结构设计和性能强化 | 郭国聪 |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4 | 光功能共轭聚合物设计合成及生物应用的基础研究 | 王树 | 化学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5 | 粘附可控生物界面的纳米成像、表征与微结构仿生研究 | 韩东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6 | 化学调控生物分子构象与功能的基础研究 | 曲晓刚 |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7 | 复杂一维纳米结构的设计构筑和对有机污染物拉曼光谱的增强效应 | 孟国文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8 | 动力学新模式的发现及在塑性非晶合金材料研发中的应用 | 白海洋 | 物理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9 | 功能无机材料结晶物理化学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 薛冬峰 |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10 | 材料界面及表面微结构改性的仿生设计原理及应用 | 宋 凡 | 力学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11 | 秸秆原料全组分清洁炼制与转化发酵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 | 陈洪章 | 过程工程研究所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2 | 稀硝酸高效循环利用技术及其在煤制乙二醇中的应用 | 徐杰 |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3 | 粘性粉体流态化过程强化与放大技术 | 朱庆山 | 过程工程研究所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4 | 废弃物焚烧与钢铁冶炼二恶英污染控制技术与对策 | 郑明辉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5 | 高镁锂比盐湖提锂关键技术及应用 | 马培华 | 青海盐湖研究所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更多关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蚀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我们网站会不断更新。希望大家一直关注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ecorr.org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