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空谈误国!智能制造该多谈点制造,少谈点智能!
2018-08-27 11:34:07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 DT新材料
    一、制造就是制造,不要总是被引领
 
    去年早些时候,“互联网+”曾经被视为“智能制造”的灵丹妙药。经过一段时间的争吵、实践和沉淀,“制造业+互联网”的融合,才勉强修成正果。这看上去不过是一个词的顺序颠倒,背后却是不同角色的利益集团,在进行话语权的角斗。

    而在今年,随着“人工智能”出现在政府报告中,“AI2.0+制造”眼看着又要出现在江湖。这对于中国制造2025,恐怕又是一次身不由己的晃动。

    “智能制造”自身已经完全被舆论所异化。定语“智能”二字,奇怪地成为最大的主角和乐趣,而“制造”本身则沦为配角。

    在这种情况,引入“AI2.0”只会助长本来已经热气腾腾的“智能”。

    要不要就叫做“人工智能制造”?让“制造”干脆直接沦为“第三角色”。

    AI2.0,真的能引领智能制造吗?

    即使是IBM的沃森,现在也面临着大量的问题。沃森跟西门子合作,在工业领域也不过是配角。只玩算法的,是不会弄明白工业的。大家总喜欢用谷歌的AlphaGo举例子说明AI跑得有多快,可这跟制造业,能有多大的关系。我们几乎也没有任何案例说明AlphaGo在工业领域有多大的进展。说白了,那不过是一场秀而已。

    对制造而言,机器人、大数据都是大家吹过且正在漂浮的泡泡;人工智能则正在全新升腾。这些泡泡,如果来自市场和投资商一起吹动的,政府乐见其成;然而,如果政府花费太多心思放在这一类技术上面,那么智能制造势必误入歧途,这种“智能”过热的制造,将是制造业的悲剧。
 
10.jpg

    为什么制造业需要被ICT引领呢?制造就是制造,就是它本身。不需要用各种先锋旗帜来混淆视听。

    机器人+制造,也差点成为我们智能制造的主流,“机器换人”这一口号前两年还曾大行其道,但现在迅速过气成为没人愿意提及的晦气词。机器人不是不能引领制造,但要看国情。

    日本2015年1月出台《机器人国家战略》之后,矢志不移地将机器人在跟物联网、跟日本制造紧密地结合。那是有原因的,日本已经是世界排名数一数二的机器人强国,借用自己的优势是顺水推舟的事情,而中国机器人现在关键三大部件,都未能取得突破;在开源机器人系统、软件又有落后的情况下,奢谈机器人与制造的关系,最终势必沦为“中国是机器人最大的市场”这种我们屡见不鲜的结局。

    在浙江余姚举办的中国机器人峰会上,凯文·凯利这个在中国疯狂收割出场费的美国预言家,倒是从侧面给了我们一个提醒。他认为,在现有的基础上,人工智能技术第一个影响到的领域应该是金融领域,而且这种影响已经开始;另一个就是零售行业。

    也许凯文·凯利并不懂制造业,但他应该在美国也没有看到这种迹象。

    弯下身子搞“制造”,而不是翘起脚尖搞“智能”,是当下工业界需要正面应对的问题。不要再干“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大事啦,而是要下沉搞出一些“寒窗十年无人知”的突破。

    二、调门过热的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过热的,正在演变成一场无心而起的非市场化的逐利行为。这方面原因,综合了多种指向不同的志向,既有新奇元素的加入,容易理解,容易“说出水平”,也有急功近利的示范工程、领导视察的需要。

    重要的是,智能制造已经俨然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舆论、主焦点,万般宠爱——无论是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言行还是政策研究机构,这对发展2025,将会非常不利。

    智能制造的调门起的太高,是不太适合中国工业极其不均衡的国情。中国工业是一个超级熔炉,这里面生米、熟米各种夹生饭十分不同,千层饼万层酥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共性的问题,则是工业思想淡漠、四基工程薄弱、制造工艺跟不上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不是“智能”的事情。但却是中国工业真正可以“强国”的根基。
 
11.jpg

    笔者前些日子去沈阳凤城考察增压器产业集群。这个凤凰山脚下的增压器产业区,呈现出生龙活虎的市场活力。许多企业搞技改、搞工艺改进、搞横向联合,有声有色,好一片民营企业的勃生之相。有一两家可以隐隐地看到德国“隐形冠军”那种作派的影子。

    然而就“智能制造”而言,这里几乎“纹丝不动”。以生产方式为例,目前基本解决了设备数控化的问题,但自动化正处在呼之欲来的阶段。而信息化几无培育,数据分析更是不见踪迹。而至于工业思想、战略意识,则基本处于民营企业原生态自发生长的阶段。差距相当不小。

    精益只有一点若有若无的影子,一些零星的5S看板挂在每个车间的里面。

    如果智能制造之风,不能更好地扶持如此有活力的“增压器之都”——凤城,那么只能说,我们的“智能制造”调门起的太高。这里有数百家企业,每家企业都有多多少少几十号员工——他们是东北不景气的工业局势下的一面闪亮的旗帜。“春风不度凤凰山”,那就是春风不识百姓门,“智能制造”之风不该只盘旋在少数企业的上空。

    在美国面向未来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中,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是重要的一环。然而,从其分布来看,14个创新中心绝大部分都跟材料、工艺、电子相关,跟数字化制造、跟智能制造都只是各有一个。而且即使“智能制造平台”强调的也是能源效率和公共平台问题。

    就是这样,“人工智能”都没排上队呢。

    想想也是,如果谷歌、FaceBook都可以搞人工智能,山姆大叔何必亲自上呢?

    少谈一点智能,多谈一点制造,对中国制造2025尤其重要。中国制造2025是强国阶段的第一步,仅仅是第一步。对于“智能”而言,放到2035作为重点,恐怕都未必太晚。

    中国当下,似乎把制造业转型重点放在了智能制造上。然而,中国绝大部分企业连数字化制造都没有摸门,如果奢谈智能制造,中国制造将很容易进入了一个“迷雾阵”。“智能制造是2025的主战场”,这一选择,难免过于乐观。而这会误导中国制造2025的大好气候。

    三、智能制造没有版本论
 
    越来越多的实践和舆论表明,工业4.0可以看成是德国制造最强有力的一次国家营销之笔。笔者在三年前,就对此深怀警惕之意。至少现在,大多人已经开始将“工业4.0”跟“第四次工业革命”区分开来。

    如果从工业历史发展阶段,来严格地地考察工业4.0到底是什么?那么很难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版本概念,不过是一个武断的“工业断代史”思路,是历史阶段论的说法。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就难免会有补课论之说。
 

    因此,“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就会出现。这种说法,正是对“工业4.0断代史”思维的一种本能式的应激反应。 

 

 

更多关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蚀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我们网站会不断更新。希望大家一直关注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ecorr.org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