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材料顶级期刊影响因子,揭秘中国作者贡献几何
2018-07-11 12:50:44
作者: 王贵林 来源: 中国科学材料
在最新发布的2017年期刊引证报告(JCR)里,Nature Reviews Materials和Nature Energy(同为2016年创刊)一跃成为材料科学综合类期刊的IF头两名,和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形成四大巨头,牢牢占据了材料科学所有期刊的Top4。
图1. 2017年材料科学综合类影响因子前10期刊
就着最新影响因子,专门去查了一下这两本新期刊的出版和引用情况。数据显示,中国作者对Nature Reviews Materials和Nature Energy发表论文的贡献分别排在第2、3位,分别占比27%和14%,而施引论文的贡献竟都排在No.1,分别占比39%和51%,尤其Nature Energy引用的超过半数都是由中国作者贡献的。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实在让国内的期刊望尘莫及。
图2.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不同国家发文数和施引文献数(中国发文数第2,施引文献数第1)
图3. Nature Energy不同国家发文数和施引文献数(中国发文数第3,施引文献数第1)
那么除了Nature Reviews Materials和Nature Energy,其他材料科学知名期刊的论文和引用里,中国作者的贡献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这里列举几本有代表性的期刊,包括位列影响因子第3、4的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IF>10且年发文量在1000篇以上的两种:Advanced Materials (IF 21.950)和ACS Nano (IF 13.709),以及Q1区年发文量最多的材料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IF 8.097)。数据同样显示,中国作者在这几种期刊里的发文数均位列前5,而引次贡献的比例相对更高,全部占据No.1并超过期刊总引次的1/3,其中Advanced Materials竟然高达60%。
表1. 中国作者在7种材料科学期刊的发文和施引文献数量统计
以上这些数据也印证了今天与王训副主编探讨时,他提出的观点“估计大部分顶级期刊的引用都是中国学者在支撑,有的尽管发表论文占比并不高,但引用肯定贡献很大,这就是现状。国内期刊肯定潜力巨大,但何时能兑现潜力,取决于国内评价标准、国内期刊进取心等诸多因素”。
回头来看看国内期刊,在2017年JCR报告列出的285种材料科学综合(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类期刊中,中国期刊数为14种,排名靠前的Nano Research、Nano-Micro Letters和Science China Materials,影响因子分别为7.994、7.381和4.318,位列第27、29和56。但是这14种期刊的年发文量,除了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2017年发文628篇,IF 0.290)和Nano Research(2017年发文363篇)外,其余都在300篇以下。显然,国内材料期刊无论从出版规模还是影响力上,与Nature、ACS、Wiley、RSC等旗下的一众知名期刊相比,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但从以上分析的数据里,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记得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创刊时,主编李亚栋院士曾经指出,假如中国投往国外知名期刊的论文能有小部分的回流,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相信中国自己的材料期刊也能迅速发展起来。这也是Science China Materials创办的初衷。今年Science China Materials的影响因子达到4.318,年发文数也在逐年增加,但在诸多国外老牌大刊和新起之秀的激烈竞争之下,要实现“国际一流期刊”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实证明,中国材料科学研究的进步和论文产出的飞速增长已经让不少国际材料期刊受益,而这一“红利”在国内材料期刊中尚未充分体现。要扭转这一局面,使中国材料期刊获得突破发展,必然更需要中国科学家的持续关注和有力支持。是否,中国科学家的优秀成果能在中国期刊上体现出相应的贡献之时,才是中国材料期刊的崛起之日?让我们在前进中拭目以待吧!
更多关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蚀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我们网站会不断更新。希望大家一直关注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ecorr.org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