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收集发票报经费难于科研创新
2016-12-02 14:57:28
作者:关晓海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吾友大刘在高校任教,从教生涯顺风顺水:毕业留校后,除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外,大刘还参加了多项省级、国家级科研项目。由于科研成果喜人,短短几年时间,大刘就已评上副教授,成了大家眼中的科研达人。
不过,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谈及自己的科研,大刘却叫苦不迭:每天只要一想到科研,便愁得睡不着觉。有时熬到天明,一摸头发,又掉了不少。大刘说,如果时光能重来,他肯定不会走科研这条路。
我劝大刘说,做科研要求有创新,但创新又谈何容易。大刘苦笑一声说,他愁的并不是科研创新。因项目组组长是大刘的导师,所以大刘被“委以重任”,主要负责收集发票从而把科研经费报出来。这项工作可比科研创新难多了。
原来,随着国家对科研的日益重视,科研经费投入越来越多,一个国家级项目的经费往往高达几十万元。项目一旦申请下来,项目组所在高校往往还会按照国家拨付经费1:1的比例进行扶持,数额相当可观。
这些经费都需要项目组提供发票才能报出来。可是,几十万的发票到哪儿去找呢?大刘长叹一声说,很多项目特别是一些社科类项目,并不需要购置几十万的大型设备,而项目组成员的脑力付出也是没有发票与之对应的,但实践中发票却又不可或缺,于是多渠道收集发票便成了一项重要工作。
发票收集好后,大刘还要把收集好的发票分成若干小份,然后找同事帮忙,每次几千元分批去报账。用大刘的话说,真是扎扎实实搞形式。前不久,有同事不愿再帮忙报账,还直问大刘如此操作是否有违法嫌疑,大刘听了后心里也是咯噔一下。从此,他又平添了一丝担忧,头发又多掉了几根。
科研本是一件好事,可为何好事却给身处其中者造成了如此大的烦恼?当找发票充数成了项目组的重要工作时,与之对应的科研价值还能有多少?听完我的吐槽,大刘却一脸不服气:科研本身的质量虽不敢夸口,但找发票报账的经验却积累了不少,这难道不是成绩?(关晓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