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 日前发布分析文章,列出全球专利引用文献及相关机构的 Top 200 榜单。榜单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研成果技术转化的实力,以及各机构对科研经济潜力的重视程度。值得注意,Top 200 中有 83 家都来自美国。中国有 15 所机构入选,总数全球第 3,其中最靠前的是香港科技大学,位列第 118。同时,根据专利引用文献数量,东南大学位列全球第一。

精确衡量科学对创新的影响很难。不过,有个指标值得一看,那就是专利的引用文献。专利肯定受了那些它引用的论文的影响,因此专利文献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科学与技术间的联系。
近日,Nature 发表分析文章,结合自然指数与 Lens 指标,将过去 20 年全球科研成果技术产品转化的情势展现了出来。分析还研究了一批拥有大量专利组合的机构与其论文发表的情况,从中能看出这些机构对科研经济潜力的重视程度。
背景知识,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是自然出版集团每年都会发布的一个指数,全面衡量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及产业机构的高水平论文产出,评估各机构在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及物理科学 4 大核心学科领域的排名。自然指数对评价科研机构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成果产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 Lens 指标(Lens Metric)是基于开放数据库 Lens.org 的一个指标。Lens 数据库里有超过 1 亿个专利文献与 100 多万篇学术论文相互关联的信息。Lens 数据库的一个子集测量了 200 家机构的专利引用情况,创建了 Normalized Lens Influence Metric,也就是 Lens 指标,显示了机构在 1980 - 2015 年之间发表的文章对专利的影响。
科研的技术影响力:MIT 论文对专利影响最大,Science 被引用最多
下图展示了在 Lens 分析的 200 家机构中自然指数最高的几家,中国科学院(CAS)榜上有名(左下)。y 轴表示在自然系列期刊中发表文章的数量,x 轴表示 Lens 指标(体现了机构对专利的影响)。由图可见,MIT 发表的论文对专利影响最大。

Lens 分析还将自然指数中包含的杂志按照其每篇文章的平均专利引用做了排名,如下图天蓝色柱状图所示,Science 排在第一,Nature 以 0.1% 的差距紧随其后。
此外,右边浅蓝色铺底的数字代表了被专利引用的论文占期刊发表总论文数量的百分比,这时候 Cell 以 54% 位居绝对第一,多学科期刊的表现比大多数专业期刊都要好一点。

根据归一化加权分数(normalized 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Lens 指标最高的一些机构,发表的论文自然指数也很高,这表明其论文质量很高:

其中,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 TSRI,世界著名的综合性医学研究及教育机构,研究领域涵盖基础医学、化学、生物等方向,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大部分研究被其他人拥有的专利所引用,因此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 Lens 指标很高。
而法国的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Atomic Energy and Alternative Energies Commission)等机构,倾向于对其大部分研究进行专利授权,因此正则化 WIPO 专利族分数(也即 WIPO 专利族/ 2016 年 STEM 文章)更高。

全球科研技术转化实力 Top 200:中国 15 家机构上榜,香港科技大学第 118 名排第一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根据 Lens 指标(也即 Normalized Lens influence metric),全球 Top 200 的机构。就像上文说的,Lens 指标显示了机构发表的文章对专利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科研技术转化的实力。
在下面的表格中,AC 2012-2016 表示在 2012 到 2016 年期间发表的论文数量,WFC 表示 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自然指数使用 FC(fractional count)衡量每一位作者对论文的贡献,而 WFC 是调整了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论文过度呈现(over-representation)后得到的结果。
首先是全球 Top 10,刚刚提到的 TSRI 位居第一,第二是洛克菲勒大学,这两所机构相比之下都是论文数量虽少,但都是精品。MIT 排第三,同时,MIT 发表论文的数量也很惊人。

我们虽然还想列下去,但 Top 100 里都没有出现中国的大学或研究所。同时,值得注意,Top 200 中有 83 家都来自美国。
在这份榜单中排名最靠前的中国大学,是香港科技大学,位列第 118。

不过,好消息是,仍然有另外 14 家中国机构榜上有名,主要集中在 160~ 200 之间。

纵览这 Lens 指标 Top 200 榜单,我们发现美国以 83 家机构占据了绝对第一,这也体现了其科研对技术的影响力。其次是英国(UK),有 20 家机构上榜。中国以 15 家排在第三,接下来依次是法国(12)、德国(11)和日本(10)。这 6 个国家占据了整个榜单的 75.5%。
值得注意,Top 10 中唯一的非美国机构来自以色列——排在第 6 的魏兹曼科学研究所(WIS),而韩国的汉阳大学(HYU)排在第 23,是亚洲国家机构里最靠前的。
更多信息请参见 https://www.lens.org/lens/in4m
全球科研专利论文数量 Top 50:中国实力惊人,东南大学位居榜首
另一方面,从专利引用文献的数量这个角度看,中国的实力就很惊人了。下表列出的研究机构都是在 2016 年自然指数 Top 200 出现的机构(按照 WFC 计算)。后面几列是 2006 年到 2016 年这十年间 Web of science 中 STEM 文章总数和 Derwent 创新指数里的 WIPO 专利族总数。最后一列算出了专利数与论文发表数量之比。左起第二列给出了 Lens 指标作为对比。
其中,东南大学排名第一,浙江大学排名第三(Lens 指标 189),厦门大学第四(Lens 指标 196),华东理工大学排第五。




2017 中国自然指数:中科院位居榜首
说完科研的技术影响,我们有必要看看科研实力本身,因为这是技术转化的根本。中国自然指数 2017 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下图显示了 2016 年 4 月到 2017 年 3 月之间,中国科研论文发表情况。
AC 代表文章数量,FC 代表考虑单独作者对文章不同贡献的数据,WFC 代表去除了有过多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文章后的结果。一篇论文可能被同时归为多个领域。

由上图可见,化学领域是中国发文数量最多的,有 4886 篇,相应的作者贡献 WFC 也最高。
而具体到机构,中国科学院(CAS)以 3407 篇论文、1176.71 的 WFC 分值位列第一,北大、清华名列第二、第三。

中国科研合作情况:中科院国内外合作最多
下图展现了中国学术国际合作情况,其中,最大的绿色圆圈代表中国(绿色是亚洲国家),红色代表美洲国家,蓝色是欧洲。圆圈本身的大小代表了该国综合合作项目的多少,圆圈之间的连线表示合作强度。
由图可见,中国与美国的合作是最多的。

具体看,中国与国际科研论文合作的前几名如下。篇幅有限,原榜单列出了 Top 100,这里仅给出 Top 15:

再回到国内,看科研院校彼此之间合作的情况:



更多关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蚀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我们网站会不断更新。希望大家一直关注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ecor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