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话材料腐蚀防护 忆往昔如歌岁月
2016-08-30 15:57:17 作者:田双 来源:《腐蚀防护之友》

 

 

22

 

  初春的上海,香樟树披上了嫩绿的新芽,玉兰花吐着露洁白的芬芳。见到萧京先老师,是在春光旖旎的中山公园,他祥和的笑容、挺拔色身躯,和美丽的景色融为一体。萧老师自上个世纪 60 年代来到上海钢铁研究所工作,开始踏上材料腐蚀与防护的科研道路,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怀着殷殷之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直到退休,依然热衷材料防腐的技术咨询工作,对材料创新研究满怀热情。


  半个多世纪的科研之路,半个多世纪的光影流年。 请跟随记者的脚步,聆听萧老师话材料腐蚀防护,感受老一辈材料专家的如歌岁月。


 
踏上腐蚀与防护研究的伟大征程

 

  故事从 1958 年萧老师从上海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来到上海钢铁研究所工作开始。随着中国和苏联关系的紧张,前期合作的项目被苏方强行停止,一些设备和专家撤出中国。其中,航空飞机用不锈钢管材料也被终断供给,对我国航空事业发展造成影响。对于当时正处于百废待兴状况下的新国来说,解决航空管材的自主供应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


  正是基于以上国情,1962 年,冶金部决定在上海钢铁研究所建立腐蚀与防护实验室。萧老师说:“实验室的建立是根据国家需要发起的,第一个承接的项目就是不锈钢的晶间腐蚀研究。”萧老师解释道,事实上,一般的腐蚀在航空用材上基本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在加热 600℃左右很容易产生晶间腐蚀。当时,虽然可以查到关于晶间腐蚀的相关文献资料。但在进行研制时,只有对钢种的成分、工艺等达到精准的把握,才能达到晶间腐蚀不出问题的效果。 在具体工作时,萧老师主要负责腐蚀机理和测试方法的研究,旨在对腐蚀形成和测试进行全面掌握。经过两年的工作,在含 Ti钢种的基础上调配 C 和 Ti 的最佳比例,适用于冷轧管制造工艺的钢种,具体钢号为 0Cr18Ni9Ti。据悉,该钢种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至今仍不断生产,成为重要的航空应用材料。为国家航空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解决了迫切的发展需求。


  另外,在研究过程中,萧老师和团队成员做了大量的样品分析和数据积累。为冶金部制定《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标准》 提供了充分的数据依据,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准确、科学的技术资料。萧老师高兴地说:“这个钢种的研制成功,为航空飞机的发展做了工作,作为我们是非常高兴和荣幸的。钢种的成功应用就是我们工作最高的荣誉。”


33

1985年,北京钢铁学院合影留念

 

  为海洋工程建设与发展尽助推之力

 

  海洋是人类资源的宝藏,国家安全的前沿和经济发展的支撑。 近年来,海洋资源的开发以及海洋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海洋工程建设中腐蚀问题成为制约开发战略的关键之一。事实上,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萧老师所在的上海钢研所的工作团队就开始重视海洋用钢的研究工作。在负责的双相不锈钢研制项目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在青岛海港实验站的建设项目里,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双相不锈钢 钢种防腐研究的重要里程

 

  提到双相不锈钢研制,萧老师感慨万千。当时国家的发展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其中某海军研究所就提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能为国家发展建设作出贡献。当时国外的海洋材料研究已经出现,国内对海洋领域的探索逐渐觉醒,探索发展海洋用钢势在必行。随着这一认识的深入,海洋用低合金钢、耐海水腐蚀不锈钢等钢种的研究步入正轨。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75 年上海钢研所接到了冶金部关于双相不锈钢的研究工作。那么双相不锈钢有哪些优良特点呢?萧老师指出,由于双相不锈钢能够抗点蚀和应力腐蚀,对于海水服役设备来说是很好的材料。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是抵抗腐蚀的重要屏障,如果钢材有一层致密、牢固的氧化膜,那么对于海洋用钢是非常有利的。萧老师主要负责双相不锈钢机理和测试方法的研究,从 1975 年开始经历了十几年大量研究工作,到1990 年左右研究逐渐成熟,钢号为00Cr25Ni5Mo4.5N,能够很好地抵抗点蚀和应力腐蚀,成功应用到海洋舰船用材料。萧老师高兴地说:“我们当时到厦门、青岛、湛江等代表性试验现场进行挂片试验,采集样品进行试验研究。现在这个钢种一直在用,在成分和工艺上是经过长期、大量地应用考验的。”2003 年左右,该项研究工作通过了由海军特邀专家组的推广应用鉴定,在国内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


  海港试验站 海洋材料研究的良好基石

 

  萧老师回忆,搞腐蚀与防护试验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现场试验作支撑,单在实验室里模拟一些服役环境是不能充分暴露问题的,也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海洋用钢研究来说,建立具有代表性的海港试验站是一个必须落实到实处的问题。与此同时,在进行海洋用钢的研究过程中,国内专家普遍认识到国家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资源和建设海洋国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972年左右, 由上海钢铁研究所、北京钢铁研究总院、 鞍山钢铁集团、包头研究所四家联合发起,向冶金部申请提出建立青岛海港试验站的需求。


  青岛海港试验站凝聚了钢铁人强国之梦的伟大力量,在试验站人才建设方面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研究工作者,从选址、设计、到设备完善等过程都经过了细致的研究和筹备。试验站建成后,承接了不同单位的现场研究试验,为后续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做了强有力的支撑。


  避免了以往挂片样本丢失和无人看管的问题,保证了试验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44

上海大众汽车桑塔纳轿车排气管热镀铝硅工艺研究会议

55

青岛海洋用钢研究项目部分代表合影

77

上海代表验收青岛海港试验站合影

 

  从实际出发开展研究工作

 

  在建立初期,上海钢铁研究所就将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作为服务宗旨。1964 年 -1965 年,实验室承接冷轧系钢带耐高温耐腐蚀防护涂层的研制工作。 萧老师表示,钢材经过高温 800℃退火工艺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黏连并失去磁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前期冷轧硅钢带的基础上进行镀层研发工作。


  国外当时的镀层资料停留在专利描述上,并没有对具体的成分、工艺进行阐述,鉴于国外相关技术的保密封锁,而在走访的国内众多企业单位中也没有专门的类似镀层技术。


  在客观的现实条件下,只能通过自主研发的手段完成镀层的研制工作。


  萧老师和实验室同事经过大量的资料搜集和技术分析, 认为用磷酸盐、磷酸铝、磷酸钙等加上硅溶胶,并对具体比例、烧结温度进行大量试验摸索,镀层需要满足 800℃温度正常工作不氧化和耐腐蚀的特殊工作要求。据萧老师回忆,在试验时800℃温度考验下会出现样品爆裂、表面不平整等情况。经过 1 年多的大量试验研制工作,成功研制了从配方、工艺、设备全套自动化镀层产品,镀层性能测试合格,应用实践较好。并且镀层能够很快用到钢研所工厂系统中,研发成果得到了及时转化和推广应用,获得了政府和科技部的一致肯定。


  据悉,上海钢研所拥有自己的全套炼钢生产车间, 包括热轧、 冷轧、钢管、钢带等生产体系,能够将实验室研发技术直接应用到生产实践汇中,同时生产实践也能够很快反应到研发阶段。萧老师在讲到这一段时,非常自豪地表示上海钢研所在研发、生产、应用系统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其他科研单位也纷纷开展了向上海钢研所 “研究、试制和生产相结合”的科研模式学习的活动。


  上海钢研所的研究涉及国计民生,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与此同时,还积极为社会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据萧老师介绍, 汽车排气管结构处于二氧化硫、硫化氢、少量一氧化碳等腐蚀性气体环境,腐蚀问题需要解决。1992年,萧老师所在的团队通过招标形式,承接了上海大众汽车桑塔纳轿车针对排气管热镀铝硅工艺的研究。


  据悉,前期使用的热镀铝排气管是从德国引进原材,鉴于工业需要,需通过空运的方式运抵国内制造工厂, 在时间和运输成本上花费巨大。


  研究团队经过两年的试验研究,成功应用到轿车上面,并持续使用到2010 年前后。


  目前,上海钢铁研究所隶属于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在各界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奉行“质量第一、信誉为本、追求卓越、用户至上”的宗旨,以雄厚的科研实力、完善的检测手段为海内外机械、 机电、 化工、冶金等领域提供了国际质量标准的产品和服务。

 

  打牢坚实基础  方能傲立潮头

 

  1997 年,萧老师退休了,但是他并没有离开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为上海钢研所的钢种研究解决技术问题,为企业生产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技术咨询。在采访过程中,他反复强调科研工作要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不能闭门造车,只有扎根实际,才能真正做到“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国家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将研究重点放到哪里。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萧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殷切期望: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要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和经验协同运用;在工作中,要认识到基础的重要性,打牢基础,将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结合思考,才能获得人生的价值。

 

  后记:


  采访中,萧老师作为科研工作者谈吐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吸引着记者,作为材料腐蚀防护领域的先行者,他一生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为海洋材料研究、航空材料创新等工作作出重要贡献。在上海钢铁研究所工作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奉献了自己的多彩年华,收获了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 

 

  人物简介

 

88

 

  萧京先,男,1937年生人,上海钢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58年上海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来到上海钢铁研究所工作,曾担任上海钢铁研究所腐蚀与防护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金属晶间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机理及测试方法研究,金属表面涂镀层研究,参加国家标准《不锈钢点腐蚀测试方法》的制定,桑塔纳汽车排气管热镀铝工艺研究,参与的多项研究成果成功应用实践,并获得冶金部上海市科技成果进步奖。曾参与《腐蚀与防护全书》有关金属的局部腐蚀章节内容的编写工作,担任上海《腐蚀与防护杂志》编委。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