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许淳淳教授与文物保护的不解之缘
2014-07-01 00:00:00 作者:admin 来源:《腐蚀防护之友》
    如果说文化遗产代表一个国家的过去,那么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则不仅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现在,也折射出这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因此,把科学技术引入文物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它通过各种科学技术手段研究文物性状和腐蚀机理,探索文物保护的材料和工艺,达到“修旧如旧”的审美效果,同时,减轻和延缓文物的腐蚀。
 
    本刊记者/刘娟
 
    腐蚀就是不论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在环境的作用下所引起的破坏或变质;文物是由各种材料制成的,在大气、土壤、水等环境的作用下,同样会遭受不同程度的腐蚀和破坏,保护文物则是通过各种科学技术手段研究文物性状和腐蚀机理,探索文物保护的材料和工艺,达到“修旧如旧”的审美效果,同时,减轻和延缓文物的腐蚀。文物腐蚀与保护是涉及政治、经济、历史、考古、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材料、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等自然科学的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边缘学科。
 
    北京化工大学许淳淳教授,二十多年从事文物腐蚀与保护研究工作,坚持开展文物腐蚀和保护技术的科普工作。谈起文物,许教授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悠久的历史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几千年来传承、遗留下来无数的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代替的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见证。但是历经了千百年沧桑,绝大多数文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和破坏,亟待修复与保护。1987年, 沧州铁狮子文物管理所的同志到北京请许教授为他们进行铁狮子腐蚀速度的测试,她去现场看到了古人在一千多年前制造出这么巨大而雄伟的铁狮子已被腐蚀、破坏得惨不忍睹,非常心痛,决定将探索这些国宝的腐蚀机理和保护技术作为自巳下半生的研究目标,从那时候起,许教授与文物保护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小铭志 情系科普
 
    许教授的少年时代是在美丽的沿海城市厦门渡过的,她高中所就读的厦门一中至今仍是福建省最好的中学之一。几十年过去了,许教授的乡音依然很醇厚,她说:“我5岁上小学,6年小学,6年中学, 17岁参加高考。大学毕业留校当了老师, 求学生涯算是顺遂的。”
 
    “12岁那年,我在鼓浪屿就读初二时,研究细菌的科学家、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先生到厦门视察工作,当时,我作为两名厦门市少先队员代表之一向他献花,见到他时,他全身瘫痪坐在轮椅上, 不能言语,只能靠眼神和细微发音来表达想法,我依然记得那天,他看到我们进来,身体试图前倾,嘴巴一咧,他的助手通过他的发音和表情翻译他的想法给我们,他的助手说:‘看到你们少年儿童, 高先生特别高兴,他是专门为你们写作的。’半个世纪以来,高士其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每天工作8小时为少年儿童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科学、科学童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作品,引导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走上科学道路,他是中国的保尔科察金!,此情此景,极大地震撼了我,令我终生难忘,激发了我对科普工作的崇敬和热爱之情。”许教授深情地回忆着当年的情景。
 
    时光荏苒,当年12岁的小姑娘如今已经成长为材料科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许教授说:“从事文物工作也是机缘,我喜欢画画,初衷是希望大学考建筑方面的院校,我的大哥、二哥都是北大毕业的, 眼界开阔,适值当时中国的化工教育正在兴起, 他们希望我报考北京化工学院(现在的北京化工大学),我因此进入了化工这个领域。众所皆知,化工是腐蚀的重灾区,1979年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成立后,我担任学会副秘书长二十多年,负责科普教育工作,高士其老先生热爱科普的精神一直在激励我。”
 
    1988年,许教授利用业余时间,自编、自导了<腐蚀与防护>科普电视片, 该片对广泛宣传国民经济各行各业腐蚀的危害和普及防腐蚀技术起了较大作用。她从1987年涉足文物的腐蚀与防护领域后, 不断地宣传文物腐蚀的危害、推广保护文物的技术,许教授说:“这么多年的科普工作,让我能有机会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尽绵薄之力,我很开心。”许教授带领她的博士生、硕士生们对金属文物、石质文物的腐蚀机理和保护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承担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项目,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多个项目的研究;发表该领域中文、英文论文50多篇,主编了<金属文物的保护--全程保护方案>科普著作(己出版);她还向大学生、中学生作了多场科普报告,培养他们具有珍惜文物、保护文物的理念。中国是一个文物大国,为了摸清文物腐蚀现状,2002年许教授向国家文物局建议开展“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并协助起草了项目申请书,该国情咨询项目很快获财政部批准并资助一千多万。2003年她带领几位博士生、硕士生赴四川省进行试点调查,2004年参与全国调查。
许教授在四川培训调查人员时,在做科普报告。
 
    桃李不言 自下成蹊
 
    从课堂上求学的学生,成长为讲台上受人爱戴的授课老师,对于许教授来说,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71年,北京化工学院从四大化学、机械、力学、化工原理等教研室调兵遣将成立了防腐专业。由于化工厂的腐蚀严重,常发生设备跑、冒、滴、漏现象,气味难闻。大多数学生不愿意报这专业,都是调剂过来的,专业思想不稳定。
 
    许教授说:“1988年至1992年,我担任一届学生的班主任,刚入学时,很多学生情绪低落,他们从其它同学那里听来‘什么叫腐蚀呢?腐蚀就是成天和破铜烂铁打交道,什么叫防腐呢?防腐就是刷刷油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无机化学一半学生不及格,我心急如焚,找学生谈心后,了解到学生们觉得学这个专业没前途。因此,首先要下功夫解决学生专业思想的问题。”那时,正好许教授摄制的<腐蚀与防护>科教电视片刚刚配完音,就拿来播放给学生看,学生们看后特别振奋, 他们说:‘腐蚀对国民经济危害这么大,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防腐蚀有这么多技术,有表面覆盖层保护、电化学保护、缓蚀剂保护、正确选材和合理设计等等,我们学好了一定能大有作为,能有效地为我们的国民经济节流开源,学这个专业怎么会没有前途呢?!“
 
    同时,为了趁热打铁,许教授将30 个学生分成二人一组,15个组,到不同工业行业进行社会调查。许教授说:”腐蚀学会的理事都是各行各业的腐蚀与防护专家,包括航空航天、铁道、煤矿、石油、化工、纺织、轻工、建材、冶金、核工业等。我给理事朋友们一个一个打电话,联系学生用课余时间去拜访他们。“理事们对于培养下一代接班人很热情,给学生们讲腐蚀科学知识、讲各种防腐蚀技术的应用,以自已的亲身经历讲从事这个事业的广阔前景,还送给学生很多资料,学生们回来后,个个群情激昂、磨拳擦掌,每组都写了社会调查报告,那时候没有计算机、打印机,就自己刻蜡版印制成<腐88 班腐蚀与防护社会调查报告>。许教授利用星期天,召开了”心声“演讲会进行交流,每个组代表讲社会调查的收获,讲他们专业思想转变的心路历程……入学后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大辐度提高。三年级时,这个班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班级体。如今,他们已毕业22年了。另外,许教授指导的40多名博士生、硕士生也先后毕业了,这七十多名学生中的大多数至今依然与她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有的已成了大学教授、副教授、博物馆技术主管,从事文物保护教学、科研,有的在中国科技馆做科普策划……许教授说:”看到学生们事业有成,我感到极大的安慰和自豪,当年付出了心血,收获了学生的真情,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事。“
 
    珍爱文化遗产 造福子孙万代
 
    河北沧州铁狮子的过去
 
    ”如果说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过去,那么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则不仅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现在,而且折射出这个国家的民族气质。保护我国的文物,就是传承中国的文化,因此,把科学技术引入文物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许教授说:”长期以来,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人、财、物等诸多因素制约,基本上还处于根据文物本身腐蚀或病害表象,“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以解燃眉之急。例如: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有498个,它们表情不同、形态各异,是非常珍贵的石质文物。但经过长期风化,有的狮子头有裂纹,需要粘接,若粘接剂选择不当,或盲目搬用外国保护材料,灌入裂缝后,由于粘接剂和石材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反而将狮子头顶掉,适得其反,好心办了坏事。 因此,必须探明文物的腐蚀、破坏机理,掌握保护材料的性能,对症下药,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我们要研究适合中国文物现状的保护方法,不能盲目搬用外国的保护材料和技术“。
 
    河北沧州铁狮子铸于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铁狮子通宽5.35米,身长6.30米,身高6.6米,体宽3.0米,重约40吨,素有”狮子王“的美誉,一千多年来,它饱经大气腐蚀,在古沧州烽火连天、哀鸿遍野的战乱年代,又经受了刀戈的砍杀,尽管在狮体内外已斑痕累累,但还能巍然屹立在神州大地。1987年后,铁狮子一直牵动着许教授的心,1988年、2000年她先后两次组织了由该校防腐蚀、力学、高分子材料、抗震设计教授组成的团队,多次到现场考察,两次撰写了”沧州铁狮子维修、保护方案“,由于种种原因,方案均没能实施,当地采用了一些不科学的保护方法, 致使如此雄伟的铁狮子濒临坍塌,只能采用钢管支撑。
 
   
河北沧州铁狮子的现状
 
    目前,有许许多多的宝贵的文物急待抢救、维护,许教授最后说:”我虽然已退休了,但我还一直关注着文物保护的信息,也希望腐蚀界的朋友们多关心并参与发展文物保护技术,竭尽全力延长文物的寿命,这是造福子孙万代、功德无量的伟大事业!“
 
    【后记】
 
    我们说,文物历经千百年沧桑和磨难,留存至今,精美之下的危机,遗珍背后的故事,保存与收藏保护的复杂严酷性,让文物保护工作需要更多人的关注, 其面临的挑战巨大。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文物工作者都像许教授这样,一生都在为文物的保护倾尽全力。幸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