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名称 : 粉末氧含量对HT态FGH96合金PPB界面相的影响规律
英文名称 : Effect of powder oxygen content on PPB interfacial phase of HT FGH96 alloy
材料 : 2133
委托单位 : 北京科技大学
实验单位 : 北京科技大学
实验方法 : SEM
实验设备 : HITACHI Regulus8100
实验条件 : 高真空环境
说明 :

FGH96合金中的析出相主要包括γ′相和碳化物,通过扫描电镜背散射模式(BSE)或二次电子模式(SE)进行观察分析。BSE模式可直接采用机械抛光的试样;SE模式需对使用电解抛光与电解腐蚀试样:首先对经过机械抛光后的HT试样表面进行电解抛光,电解抛光液成分为20vol.%H2SO4+80vol.%CH3OH,不同工艺态试样采用不同参数,HT态试样电抛电压为15V、时间为15s。TEM采集方案:通过机加工线切割切HT态合金约 0.3mm 厚的薄片,并研磨至 40~50μm,使用电解双喷减薄仪进行减薄。通过TEM对不同氧含量HT态合金进行观察,分析氧含量的变化对合金PPB界面的影响。

英文说明 :

The precipitated phase in FGH96 alloy mainly consists of γ 'phase and carbide, which a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backscattering mode (BSE) or secondary electron mode (SE). BSE mode can directly use the mechanically polished sample; The SE mode requires electrolytic polishing and electrolytic etching of the samples: First, the surface of the mechanically polished HT sample is electrolytically polished,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lectrolytic polishing liquid is 20vol.%H2SO4+80vol.%CH3OH. Different parameters are adopted for the samples in different process states. TEM acquisition scheme: Thin slices of HT alloy about 0.3mm thick were machined and ground to 40~50μm, and thinned by electrolytic double-spray thinning instrument. HT alloys with different oxygen content were observed by TEM, and the effect of oxygen content on PPB interface was analyzed.

数据来源 : 分析测试报告
附件下载
重点项目名称 : 低成本高纯粉末高温合金研制及应用
项目所属数据集 : 高温合金粉末氧化机制及其对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数据集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