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柯俊:材料是人类文明的基础 生活处处离不开
2017-08-10 09:48:27 作者:本网发布 来源:科普中国

   1.jpg

 

    “ 材料是人类文明的基础,现代生活处处离不开材料。” 采访一直专注材料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柯俊,就像在上一堂生动的材料科学的科普课。


    他说:现代文明从铜、铁、铝、硅到人造纤维、合成电路,都离不开材料。铜、铁、铝、硅是最初的几个材料,之外还有玻璃、棉花等等。通过利用材料、改造材料和不断创造新的材料,人类开始了文明的进程。


    有了 “ 合成 ” 材料,发展了人造丝、尼龙。现在又有了人造纤维、集成电路等材料,还有人造肝等生物材料。可以说,在这个世纪,是材料促进了人类的发展。


    柯俊院士说,50 年前,材料没有上升到应有的地位。材料学科变成很大的学科是近些年的事情。材料成为新兴学科是从 20 世纪中叶开始的。比如在上世纪 60 年代以前,牛津大学没有材料系,现在有了。以前国内的大学也只有物理系和化学系,现在,在全国主要的综合性大学和工科大学,都有了材料系。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材料学科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提高,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越来越多的后来学子努力。柯俊说,众所周知,生铁是中国首先发明的,这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基本上还属于跟在国外的后面走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材料学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生物科学方面。因为很多专业都和材料有密切的联系,材料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密切相关。“ 现在社会发展起来了,材料自然也会有较大的发展的空间,这是相辅相成的 ”。


    柯俊院士说,材料系可以培养两方面的人才,一是研究材料科学,这需要很强的数理化的底子,并会综合使用材料;二是学工程的,就是把材料大规模地生产出来,如冶金。当然,现在的冶金都是用电子控制了。


    他介绍,材料是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体。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物理和材料结合起来了。再后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靠材料了,如半导体。学材料,需要数理化好,也要会工程,懂一些机械、电机方面的知识,要会多学科综合利用。“ 专业只是一个载体,现在已经过了学什么干什么的时候了。”


    对于我国材料学科方面好的专业和学校分布情况,柯俊说,网上有一个关于材料学专业的大学排名,具体是,“ 上海交大、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他说,这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柯俊说,就具体实力分析,在基础研究方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材料系和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专业比较强。在工程方面,清华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比较强。


    其中,高分子加工方面,清华大学比北京科技大学强一些,而在冶金工业方面,北京科技大学则要比清华强一些。至于航空材料方面,则当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了。更具体一些来说,上海交通大学的材料系由原来的冶金系而来,实力雄厚。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系,是全世界第二个搞材料基础研究的,第一个是在国外。哈尔滨工业大学结合军工,经费充足,有很强的工科基础,当年,苏联专家派来搞材料的第一个项目就在那里。


    柯俊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航空工业服务,偏航空材料。西安工业大学是航空工业集团的另一个重点学术基地,材料系也不错。中国科技大学的材料系,源于物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实力比较强。华中科技大学的模具方面比较领先。西安交通大学的材料系有机械系的底子。南京大学的材料系从物理系分出,底子比较硬,在材料基础方面很有实力。

 

更多关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蚀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我们网站会不断更新。希望大家一直关注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ecorr.org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