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材料以塑代钢尚未爆发,未来或将更为严苛
2017-03-21 12:11:05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中塑视野
随着排放及油耗法规的进一步加严,汽车减重愈加具有现实意义。援引相关数据,车重每减小10%,油耗可降低6%-8%,排放量可降低5%-6%。同时据预测,到2025年,整车制造企业(OEMs)生产的每辆车将减重约200公斤以满足相应需求。
而在众多减重方案中,“以塑代钢”以及其它塑料替代方案已经开始为业界所接受,并逐渐流行起来。盖世汽车搜集的资料显示,目前,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汽车塑料用量已达到10%~15%,有的甚至达到了20%以上。
从现代汽车使用的材料来看,无论是外装饰件、内装饰件,塑料用量都在不断地增加。且随着工程塑料硬度、强度、拉伸性能的不断提高,塑料车窗、车门、骨架乃至全塑汽车已逐步出现。
汽车塑化进程正在加快,然而为何迟迟未能迎来爆发?个中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对于相关供应商来说,除了要面临成本难题之外,由于一些汽车关键部件极严苛的要求而带来的设计开发工作,一定程度上拖慢了这一进程。
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塑料都可以有效替代原有的汽车材料。众所周知,由于汽车构造以及汽车运行环境的复杂性,材料其实一定程度关系着汽车的安全和可靠性,尤其是当前已经逐步发展起来的新能源汽车,其不仅对于汽车轻量化的需求更甚,高温高压的环境也给轻质材料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尤其对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更为严苛。
更多关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蚀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我们网站会不断更新。希望大家一直关注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ecorr.org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