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成本:被忽视的隐秘损失
2016-07-12 11:20:51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网络
2014年我国腐蚀总成本约占当年GDP的3.34%,总额超过2.1万亿元人民币……近日,来自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发布的调查结果令人震惊。专家呼吁,在掌握腐蚀成本的基础上,应全面提升我国腐蚀防护水平,科学降低腐蚀损失。
“悄悄进行的破坏”威力惊人
一些老房子打开水龙头之后水管里流出黄色的锈水;刷完的铁锅内留有水迹,再用时锅底锈迹斑斑;银首饰变黑、铝制品长“麻点”、铜器生出绿锈……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都是由于腐蚀造成的。
“腐蚀是指物质、材料、结构等与环境作用,发生的化学或者电化学反应而导致的破坏、变质或性能降低。”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侯保荣院士介绍说,腐蚀造成金属等材料消耗,使设施装备结构损伤、寿命缩短。严重的腐蚀还可能引发突发性灾难和环境污染事故,如输油管的腐蚀,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由于腐蚀是“悄悄进行的破坏”,其危害性往往容易被忽视。
这并非危言耸听。以钢材为例,每腐蚀减薄1毫米,其强度会下降5%至10%。不是说这块金属腐蚀完了才会发生破坏,当壁厚因腐蚀减薄到一定程度,在载荷或压力等作用下,就可能会发生破坏事故。事实上,国内外因腐蚀造成的事故案例并不少见。
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静说,每年大量的材料腐蚀与失效产物不予控制流失到自然环境中,还可能破坏生态,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腐蚀成本巨大防腐意识亟待提升
侯保荣说,腐蚀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据统计,每年腐蚀损失约占各国GDP的3%至5%,远远大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为全面摸清我国腐蚀损失成本,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于2014年启动,研究领域涉及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水利工程、市政管网、海洋平台、化工、冶金及采矿等30个行业,20多位院士先后参与研究。研究人员采用多种科研方式,获得了大量可靠数据。
所谓“腐蚀成本”,除了腐蚀带来的设备损耗、生产事故、环境污染问题等损失外,还包括腐蚀带来的附加投入及人员成本等。此次调查显示,交通运输、电子工业及家电、化工、基础设施等,都是我国腐蚀损失产生的主要领域,与人们的吃、穿、住、用、行息息相关。
专家坦言,不少企业只看眼前业绩,在工程防腐蚀上不愿意投入,一些地方政府也对防控这“看不见的损失”重视不足。更重要的是,我国在腐蚀防护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缺乏相关的监管和问责机制。
需多管齐下建立腐蚀防护安全体系
“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项目组专家表示,腐蚀涉及安全、经济和生态文明,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将基础设施和重大装备腐蚀防控安全纳入国家战略,建立国家层面的腐蚀防护安全体系。
侯保荣等专家建议,尽快起草我国基础设施及重大装备腐蚀防护安全指导意见,组织制定近、中、远期发展规划。加大腐蚀防护领域的投入和监管,使腐蚀防护成为社会共识。
在此基础上,加大腐蚀防护专业技术研究。业内人士建议,设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力争用5年至10年时间,在腐蚀规律、耐蚀机制、腐蚀大数据、腐蚀安全管理等方面充分研究。同时,可围绕基础设施和重大装备建设发展,推动先进腐蚀防护安全技术在新建和在役设施装备上的示范、推广和应用。
此次项目调查结果显示,政府及社会公众腐蚀防护意识不足及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当前我国腐蚀防控的主要短板。专家建议,要加强本科、研究生教育中腐蚀防护学科的教学力度,为各行业腐蚀防护第一线输送专业人才。此外,可考虑设立“全国腐蚀防护安全日”,提高全民腐蚀防护意识。
(摘自7月5日半月谈网,作者陈晨、吴晶晶)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