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新揭榜!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材料科学领域候选人
2016-05-30 09:50:47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网络

 材料科学领域:

  1.白洋

da_p-fxsrkwk3213266


  人物小传

  白洋,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教授,中国青年科协会员,中国功能材料学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特陶分会理事。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1979年生,河北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在传统铁性功能陶瓷与新兴超材料结合方向进行探索——发挥材料本征功能特性、结合人工微结构设计,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铁电制冷材料方面,提出陶瓷厚膜是铁电制冷介质的最佳形式,结合材料成分设计与金属人工微结构优化利用多层结构获得了国际实测最优的电卡制冷性能,还提出了一种由材料本征动力学特性控制的新型制冷方式,简化了制冷器结构设计,而且设计出多种性能优异且特点鲜明的铁电制冷材料;在陶瓷基超材料方面,成功制备出多种基于铁电、铁磁功能陶瓷的超材料,开创了超材料研究的新方向,而且通过等效能带结构在超原子与真实原子之间建立起切实物理关联,给出了超材料微观物理图景的具象描述。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二等奖。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104篇,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4本,获10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2.彭寿

 

v_OC-fxsrkwk3213372


  人物小传

  彭寿,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玻璃发展中心主任,国际玻璃协会执委会主席、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武汉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1960年8月生,安徽桐城人,教授级高工。

  提名理由

  他是我国浮法玻璃工程科技领域的领军人才、光电玻璃工程领域的开拓者,长期致力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其主持发明了“全等宽、宽窑池、台阶池底”的新型玻璃熔窑,解决了生产高品质浮法玻璃微缺陷控制的世界性难题,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创光伏玻璃的成形新方法,打破国外长期垄断,让光伏玻璃从无到有,全球市场占有率达60%;率先稳定量产0.2mm超薄浮法电子玻璃,填补国内空白;集成自主创新技术,实现玻璃重大成套装备国产化,为我国玻璃技术的创新发展和玻璃工业现代化做出重要贡献。主持完成了“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省部级科技计划等14项课题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项、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1项(以上均排名第一)、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和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主持制定了5项国家标准,获得发明专利37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80余篇。

  3.樊栓狮

 

4I43-fxsqxxs7857787


  人物小传

  樊栓狮,华南理工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曾任传热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国际沸石学会委员、中国矿业联合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制冷学会高级会员、广东省石油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1965年6月生,陕西蒲城人。

  提名理由

  他是我国水合物事业的发展的推动者,长期致力于传热与节能工程、水合物与天然气技术、能源材料工程领域研究,在水合物相平衡、水合物开采、二氧化碳捕获方面取得的成果均达到国际水平。创建国内首个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和实验模拟平台,将天然果胶用于水合物抑制剂,其生物降解性高,因此具有抑制性能好、环境友好的特点,且成本降低了2/3以上;开发多套气体水合反应器和分离器,为我国未来深海油气开发提供有力保障;建立天然气压力能和冷能利用示范系统,在国内首次将LNG冷能用于冷库、制冰等,对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973”、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10多项。发表SCI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担任7个化工和天然气方面的期刊编委。

  4.王云兵

 

fp2A-fxsqxyc1628165


  人物小传

  王云兵,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组织再生性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引智基地主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复旦大学博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后。曾任全球知名企业曾任全球知名企业美国美敦力公司资深科学家、雅培公司首席科学家、库博眼科公司全球研发总监等职。

  提名理由

  他是生物材料及器械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在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用植入器械领域有着丰富的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经验,曾带领团队开发出全球首例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全降解聚合物材料药物涂层血管支架和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连续性实时血糖监控及人工胰腺系统并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大规模临床应用。在此基础上已申报各类国际发明专利200多项,为改善人类健康生活做出了将载入生物医用材料器械发展史册的一系列重大贡献。2013年回国以来,开展了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结构性心脏病、眼科疾病、骨科疾病、癌症等治疗的各类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及器械的研发工作,为将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及器械的研发水平迅速提升至国际一流水准做出了贡献。他积极参与国家与地方生物材料及器械的战略发展与规划工作,组织了多次高水平生物材料国际会议和论坛,提升了我国生物材料领域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入选中组部“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国家百千万工程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称号。

  5.陈继涛

 

 

cBjL-fxsqxxu4608809


 人物小传

  陈继涛,北京大学科研部副部长、化学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1975年10月生,安徽颍上人,教授。

  提名理由

  作为核心创始人共同发起成立了产学研技术转化基地——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实现了多项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的践行者,以实干推动科技创新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他长期从事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和研发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工作,先后承担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自然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先后荣获北京大学首届产学研合作奖先进个人奖、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科技开发技术创新奖、北京大学钟陈玉兰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入选北京市“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已发表SCI 论文50 篇,SCI 引用1000 余次,申请发明专利16 项,其中已有10 项获得授权。

  6.季君晖

vdYT-fxsrkwk3213388

 


  人物小传

  季君晖,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总工程师,中国塑协、中国节能和清洁生产协会、中国抗菌行业协会等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合成树脂工业协会环境友好材料分会、中国环境学会绿色包装分会秘书长,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委会副会长。天津大学高分子材料学专业。1969年10月生,浙江人,研究员。

  提名理由

  他促进了我国抗菌材料行业的形成,牵头建立我国首家抗菌材料检测中心、国家抗菌材料行业协会,并起草制定了抗菌材料行业及国家标准,被认为“引领发展了一个近600亿元产值的新行业”。他在降解塑料聚酯上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杭州鑫富药业、山东汇盈新材料等企业形成7万吨的产业化,产能占全球PBS/PBAT产能一半以上,为我国禁塑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战略支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产业化示范项目等几十项,主要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山东省重奖科技成果奖、科技部刘永龄科技奖,降解塑料研究获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科技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科技贡献奖一等奖等科技奖励多项。

  7.郑时有

 

0idH-fxsqxxu4608815


  人物小传

  郑时有,上海“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新能源材料学科方向带头人,全国新材料技术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员。复旦大学材料科学专业。1974年10月生,江西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一直致力于新型储能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工业化生产,曾就职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和马里兰大学,具有丰富的企业界研发-生产实际经验和多年的国外科学研究经历,并取得许多创新性成果和重要进展。近期在高性能锂-硫电池的研究中,开发出一系列性能优异的正极材料,有望能够实现我国“十三五”规划关于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的高能量密度指标要求,并逐步向产业化推进。先后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973”计划、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和浦江人才计划等1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 ACS Nano,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合作发表论文3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近 10 项。

  8.喻学锋

 

xfiV-fxsqxxu4608822


  人物小传

  喻学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生物医用材料与界面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材料新技术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大学光学专业。1977年8月生,湖北人,研究员。

  提名理由

  他是深圳市高层次海外人才,主要从事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多项,获批科研经费累计一千多万元,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引用2000多次,申请发明专利十多项。2015年,他在二维黑磷的制备和生物应用研究领域做出系列开创性工作,相关成果连续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和Angewandte Chemie等刊物,并被ChemEurope、XMOL、中国科学报、科学网、人民网等国内外媒体多次报道。

  9.朱宏伟

 

UPuV-fxsqxxs7857843


  人物小传

  朱宏伟,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1974年3月生,辽宁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是清华首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的研究生。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制备、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工作,提出的石墨烯/半导体异质结被国际上近30个小组借鉴拓展研究,开发的石墨烯渗透膜被膜材料专家评价为水处理“膜材料领域的突破”。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引用7500多次。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5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已转让)。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次,获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10.卢红斌

 

knJV-fxsrkwk3213400


  人物小传

  卢红斌,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1967年12月生,湖北襄阳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是21世纪“新材料之王”——石墨烯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在高质量石墨烯低成本制备技术和复合材料应用方面在国际上率先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解决了水相剥离法高产率制备单层或少层高质量石墨烯的关键性难题,首次提出可规模化制备不同层数石墨烯的新方法以及高效率、高产率、规模化制备超大片层氧化石墨烯的新技术等,为石墨烯产业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863”项目、“973”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次,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次。

  11.张荻

 

Ex4f-fxsqxxu4608840


  人物小传

  张荻,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国际编委。日本大阪大学材料学专业。1957年3月生,陕西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用基础研究支撑应用研究,推动了该材料的基础及实用化进程,支撑了航天及国防科技发展。作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所研制的轻质高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二、三号”及月球车上得到应用和验证。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遗态材料”理念,在仿生材料研究领域形成新的研究分支。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际合作40余项科研项目;中国发明专利授权60余项,日本发明专利2项。在Prog. Mater. Sci.、Adv. Mater.、Acta Mater。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学术论著3本。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指导研究生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篇。

  12.李宝军

 

0Vya-fxsqxxs7857867


  人物小传

  李宝军,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光学学会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常委。西安交通大学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学专业。1964年9月生,甘肃静宁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长期从事光学与光电子学领域的研究,为光子学发现了一种新材料,在光子器件新机理、新结构、新技术等方面做出了系统、创造性贡献,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曾被国家留学基金委选为杰出青年高级研究学者派往英国牛津大学合作研究。近年先后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广东特支计划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十三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13.刘礼华

 

hAwD-fxsqxxu4608866


  人物小传

  刘礼华,江苏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总工程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1965年9月生,江苏人,高级工程师。

  提名理由

  他是江苏省首批创新创业人才奖、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获得者。长期致力于金属线材制品基础理论研究、新产品开发和新工艺探索,发明了中碳钢丝绳生产工艺,并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创造了斜拉桥和系拱桥建设用缆索的世界纪录,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大跨度桥梁建设水平。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省级科研项目十多项,拥有20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是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全国政协等单位评为全国十大科技英才。

  14.李淼泉

K632-fxsqxxs7857918

 


  人物小传

  李淼泉,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难变形材料锻造技术创新中心(先进制造类)主任,曾任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加工专业。1964年3月生,四川营山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坚守在塑性变形理论及技术教学和科研工作第一线,研究成果应用到9个重点工程、10余种合金、100余种关键零件的研制和生产,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科技进步。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课题、科技攻关等重要科研项目4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9项;出版学术专著1本,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10余次,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SCI论文180 篇、EI论文225篇;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8项。

  15.金培鹏

hmqM-fxsqxxs7857927

 


  人物小传

  金培鹏,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高性能轻金属合金及深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青海省新型轻合金重点实验室主任、新型轻合金及其深加工区域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青海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西北五省区电镜学会常务理事。1961年1月生,甘肃榆中人。

  提名理由

  他是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新型合金及复合材料、轻金属加工和复合材料力学研究,成果显著。早期合作率先提出层合板自由角效应概念和原始模型,并提出半解析解;系统研究镁基/铝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和材料性能之间的关联,形成了界面优化和改善的方法;在镁-锂合金的相转变及塑性和韧性提高方面取得突破;尤其在镁铝锰系镁合金的熔体净化、含锰粒子控制方面做的大量工艺优化,成果经转化实现出口销售收入2.2亿元,为我国新型合金及复合材料领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先后主持科技部“973”计划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科技支撑平台建设项目、青海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多项课题项目,在权威期刊(SCI\EI)发表论文46篇,2011年获得青海省“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16.梅林

sZLA-fxsqxxu4608897

 


  人物小传

  梅林,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命与健康学部副教授,民盟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深圳市和东莞市科技评审专家。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1982年5月生,江西人,副教授。

  提名理由

  他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最年轻的副教授,同时也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多年来从事生物材料、药物递送系统和纳米医学的研究,先后承担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个项目,设计和合成了多个新型药用辅料,并利用这些材料成功制备新型抗肿瘤纳米药物制剂。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7项中国发明专利,参编专著1部。获深圳市青年科技奖、深圳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以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17.唐群委

zk02-fxsqxyc1628251

 


  人物小传

  唐群委,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瑞士国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硅酸盐学会薄膜与涂层分会理事。1980年8月生,山东潍坊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是光伏发电新能源领域的响应者和创新者,在新型太阳能电池相关理论方面取得诸多创新性成果。形成了低铂、非铂两类合金对电极材料体系,发展了合金对电极耐溶解理论;建立了多功能导电凝胶电解质的制备新方法并提出了相关催化理论,开辟了提高电解质中氧化态离子催化反应和电荷传输速率的新途径;率先研制了可在雨天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相关研究成果被数10家国内外新闻媒体报道。近5年,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4篇)、Advanced Materials (1篇) 等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其中一区论文85篇,引用2765次,H-index=29;2篇被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评为VIP论文,2篇被选为亮点新闻报道,16篇为ESI高被引论文(top 1%),同时被评为2014年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出版社的高被引作者(top 1%)。2012年获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014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5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8.彭慧胜

7JNk-fxsqxxs7857949

 


  人物小传

  彭慧胜,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和先进材料实验室教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编委。美国Tulane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1976年7月生,湖南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是复合材料领域的青年科学家、杰出人才,在国际上提出并发展出新型纤维状的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以满足可穿戴电子产品的要求。主持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上海市重大项目等国家和地方项目20项。发表研究论文159篇;获国内发明专利88项、国外发明专利7项,其中部分已进行规模化生产;获国际国内学术荣誉/奖励30余项。

  19.张黎明

7Sq5-fxsqxyc1628287

 


  人物小传

  张黎明,中山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从事科研工作。1964年4月生,四川人,教授。

  提名理由

  他长期致力于新型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制备、结构与性能关系及应用探索研究工作。已负责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并参与国家“973”重大项目、“863”计划项目等课题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SCI源刊论文170多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60项,其中获授权37项,且有2项专利技术实现转让。与企业合作研发的高性能树脂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已成功用于制作目前世界上最轻的自行车车架 (700g),由此组装的比赛用车曾在2008年奥运会和环法自行车大赛中被多个国家采用;与医院合作研发的高性能糖尿病足溃疡系列敷料,目前已基本完成产品中试前合成、性能与生物医学评价等研究工作。

  20.刘晓暄

AYfk-fxsqxxu4608937

 


  人物小传

  刘晓暄,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光固化先进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化学会会员,广东省化学化工学会会员,广东省材料学会理事,广东省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理事、学术委员。1957年生,长春人。

  提名理由

  他是我国光固化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在高分子材料和光固化应用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承担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在高分子光化学及其光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光固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均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并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他注重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加快技术研发,将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加以推广,为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他为我国教育事业付出毕生心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培养研究生70多人。发表研究论文126篇,其中SCI收录30篇,EI收录26篇。申请发明专利14件,已获授权8件。出版联合专著1本。 2015年获得广东工业大学优秀教学一等奖和优秀教师称号。获省部级科技鉴定成果2项和汕头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1.蔡小平

VQBn-fxsrkwk3213468

 


  人物小传

  蔡小平,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总工程师,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理事,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中国碳纤维产业联盟常务理事。1964年6月生,湖南人。

  提名理由

  他是中国石油集团高级技术专家、吉林石化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工研究,在碳纤维、合成橡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其主持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300级碳纤维成套工业化生产技术,率先建成了国内首套T300级宇航用百吨碳纤维工业化生产装置,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安全提供了保障;自主开发的干喷湿法纺丝技术、千吨级 T700/T800碳纤维工艺技术软件包、碳纤维连续抽油杆等制备及应用技术,技术水平及产品性能均居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极大推动我国碳纤维产业升级及上下游一体化发展;自主研发并设计建成国内唯一一套万吨级乙丙橡胶工业装置,累计实现产值高达50亿元,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2.余海斌

d8M2-fxsqxxs7857987

 


  人物小传

  余海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旗舰行动”人才计划高级研究员,宁波中科建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防护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客聘研究员,宁波市橡塑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1965年12月生,四川人,高级研究员。

  提名理由

  包括世界上首个高性能水性无毒涂料在内,他成功开发出一系列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回国以来,凭借新型石墨烯经济高效分散剂等,他率先打通了一条石墨烯产业化道路,部分产品在中石化镇海炼化使用;他开发出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聚乳酸多元醇及其制备技术,已开发出性能达到国家标准的PVC替代材料,2015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聚乳酸多元醇工业化生产。近两年承担宁波市重点科技项目、中科院国际人才计划等6项,发表论文13篇,申请发明专利35项(国际专利12项),入选中组部第十一批“千人计划”、浙江省2015年“千人计划”。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