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锈颜料的研究一直是防腐行业的热点,目前市场产品参差不齐,性能差异比较大。很多人认为将屏蔽型防锈颜料和缓蚀型防锈颜料进行简单的搭配处理,也能达到很好的防锈效果。其实还需要对各种防锈颜料性能全面了解,并通过实验测试,才能实现最佳的防锈效果。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新型颜料。
改性磷酸盐系列防锈颜料
传统磷酸锌的在实际应用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粒径偏大,分散性能不理想,易结晶,最主要的是其早期防锈性能不理想,在水性涂料中应用很难避免闪锈的问题,与铅系和铬系防锈颜料的防锈效果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是防锈性能和防锈机理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所以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很多优异的防锈颜料。
国外已经发现将硼硅酸钙、磷硅酸钙锶、磷硅酸锌锶钙、磷酸锌、钼酸锌、氧化锌、硝基苯二甲酸锌和苯甲酸的锌盐等之间有防锈增强作用;美国海军开发了一种新型无毒、自打底、有光专用于金属(DTM)(铝及钢表面)涂料,用于飞机上,此涂料采用钼酸锌、磷酸锌和少量苯甲酸锌盐的混合防锈颜料增效体系,并取代了原用铬酸锌的防锈漆,其效果优良,而在水性环氧底漆里,其防锈颜料系统采用磷酸锌、有机硝基化合物的锌盐、磷酸铝锌水合物混合系统。由于有机硝基化合物的锌盐比磷酸锌的水溶性强,这样克服了磷酸锌之类颜料初期防腐蚀效果不强的弊病,而磷酸铝锌水合物也由于同样原因以及提高了锌含量和磷酸根离子浓度而使得防腐蚀系统的防腐蚀时间更为延长。这些事例表明只要搭配合理,复合化防锈颜料的性能是完全可以达到铅系和铬系防锈颜料的防锈效果。
国内在近年这方面做得比较多,例如新型聚磷酸铝钙,改性聚磷酸铝钼等。这类防锈颜料兼有传统磷酸锌很三聚磷酸铝等防锈颜料优异的防锈性能,同时海避免了锌类化合物过量使用造成环保压力。这类防锈颜料中添加了活性的钙、钼的元素的活性组分,可增强金属表面的耐极化性能,减少钝化所需的临界电流密度,增强钝化膜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存在时,底材的抗腐蚀性明显增强。
离子交换型防锈颜料
以格雷斯公司开发的SHIELDEX型防锈颜料为主的不含重金属的钙离子交换型硅胶防锈颜料。利用腐蚀性电解质进入涂膜时,即与该防锈颜料接触,颜料就将这种腐蚀性离子截获在二氧化硅表面上,并释放出相应的钙离子转移到金属底材上,当此过程持续进行时,则钙离子层就堆积在金属与涂层的界面上,从而起着阻隔作用而保护了底材,又增强了涂层的附着力,使涂料的防腐性能大大增强。但是此类防锈颜料价格普遍较高,而且吸油量偏大。其次其由于偏碱性,容易与吸附酸性催化剂的活性,而影响涂料的固化。所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使用。
针对这一类防锈颜料的特性,为了解决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缺陷,安徽奥邦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发了一种无机硅酸盐类防锈颜料ABR系列立钛粉,其以二氧化硅为主体,进行表面修饰,使其具有一定的活性,在腐蚀性因子如氯离子、水和氧气等侵蚀到钢铁表面时,将Fe进行氧化腐蚀时,使涂料与底材的临界面形成了微电池结构,此时二氧化硅上的活性成分被激活,使二氧化硅部分溶解成硅酸根离子,硅酸根离子在与铁离子进行反应,生成硅酸铁,硅酸铁沉积在底材表面和涂层的空隙中,对底材进行了保护的同时,还有效的增强了涂层的致密性。
注:本稿为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严禁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