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至少13位院士被提名为202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兰娟院士在列
2020-02-24 12:56:55 作者:nongfu321 来源:科教资讯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已经结束,其中备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目前已知提名13人(没有包括未公开提名的提名人)。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专家;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下面看看已公开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人是谁,做了什么卓越贡献。

已公开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人名单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1、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李兰娟,女,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李兰娟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承担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20余项。获发明专利28项。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和教育部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35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在Nature、Lancet、NEJM等SCI收录杂志发表200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谈家桢科学奖临床医学奖等。 

2、葛昌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葛昌纯,1934年3月6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平湖,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5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1983年获德国Dresden技术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是粉末冶金、先进陶瓷材料、纳米复合材料。1960~1984 年负责研制用于生产浓缩铀235的孔径为纳米量级的分离膜,创建起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粉末合成、材料制造和性能检测的纳米材料实验室;是国家一等发明奖“乙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的第一发明人,冶金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戊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的第一完成人,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科研项目“以复合氮化物做烧结助剂的氮化硅基陶瓷的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燃烧合成氮化硅陶瓷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 ~2000年提出、论证和指导完成了“863”课题“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 1985年创办特种陶瓷粉末冶金研究室,和其他教授一道先后创建起中国第一个粉末冶金博士点和北京科技大学非金属材料博士点。在国内外各类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64篇,其中被SCI收录85篇,被ISTP收录62篇,被EI收录97篇,专著一部。

3、刘盛纲,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刘盛纲,男,汉族,1933年12月26日出生于安徽肥东,电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美国MIT电磁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联合国发展计划总署(UNDP)高级科学顾问。现任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电子回旋脉塞、自由电子激光、微波电子学、微波等离子体电子学及太赫兹科学技术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建立了有关理论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做出了开创性及奠基性的工作,是上述领域国内外公认的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和领导者。发表论文200余篇,并多次被国内外同行引用,取得了大量原创性成就,是我国该领域的先驱者。主要著作有:《微波电子学导论》(获电子部优秀教材特等奖及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相对论电子学》(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电子回旋脉塞及回旋管的进展》,《刘盛纲学术文集》。于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5年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及“五一”劳动奖章,还两次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并于1987年获得马可尼奖提名,1999年荣获陈嘉庚信息科学奖,2001年荣获国家高科技863突出个人贡献奖,2001年荣获四川省个人创新奖,2003年荣获国际K.J. Button奖(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刘盛纲院士长期致力于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50多年来,在“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及“光学”学科已为国家培养硕士研究生100多名,博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后4名(其中美国博士生1名,德国留学生1名)。

4、汪品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汪品先,男 1936年11月生,江苏苏州人,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国际海洋联合会(SCOR)副主席,中国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主席,中国海洋湖泊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海洋微体古生物及古环境的研究,对我国海洋地质学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在我国率先开展了微体化石埋藏学的研究,开拓和发展了古海洋学的研究。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奖等重大奖励多项。其中,“我国近海沉积中钙质微体化石的分布及其古环境意义”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15万年来环境演变的动态过程与发展趋势”获199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5、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李德仁,1939年出生,江苏泰县人。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导。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名誉博士。1988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历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973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副主任,中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遥感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图形图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GIS协会顾问,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理事长,亚洲GIS协会创会会长,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三、六专业委员会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等50多所大学顾问或名誉教授。
长期从事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与研究,曾提出可靠性和可区分理论处理测量误差,“解决了测量学一个百年来的问题”,30项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奖、全国优秀教材奖、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德国“汉莎航空测量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发表论文620多篇,出版专著10部、译著1部,主编著作7部;独自与合作培养博士后10多名、培养硕士研究生80多名、博士研究生120名。

6、王大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王大中教授1935年生于中国河北省。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2年在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自然科学博士。他是清华大学核工程教授。1994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校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大中教授六十年代参加中国自建屏蔽实验反应堆的设计、建造和运行。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从事高温气冷堆的研究开发工作,提出一种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新概念。主持领导“863”国家高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0兆瓦高温气冷堆研究发展工作,并在我国初步建成高温气冷研究基地。八十年代,王大中教授开创了核供热堆的新研究领域,主持设计、研制、并于1989年起成功地运行了世界上第一座5兆瓦壳式低温核供热堆。并进行了利用核供热堆进行热电联供、空调制冷及海水淡化等研究。
王大中教授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发明专利金奖、香港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奖。王大中教授还荣获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及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 

7、徐至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徐至展院士,物理学家。江苏常州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6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长期主持激光核聚变研究,在实现激光打靶发射中子、微球靶压缩、建立总体计算机编码及建成6路激光打靶装置等项重大成果中作出开拓性突出贡献。在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领域,特别是在非线性过程或不稳定性以及线聚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等研究方面,从实验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取得系列开创性重要成就。在X射线激光物理领域,1981年已实现粒子数反转并发现新反转区;首次在国际上用类锂和类钠离子方案获得8条新波长的X射线激光,最短波长已达到46.8埃。作为首席科学家,在开拓与发展新型超短超强激光及强场超快物理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成果。作为第一获奖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一项等。1998年荣获何梁何利奖。

8、安芷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安芷生,研究员,男,汉族,1941年出生,安徽六安人,硕士,博士生导师。1962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
从事全球环境变化,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在第四纪地质和过去全球变化方面,他以黄土及有关第四纪沉积物为主要对象,系统地研究了中国黄土的堆积、演化及其与古气候、古环境的关系,并与全球气候变化联系起来;率先将第四纪磁性地层学引入我国,最早指出我国240万年前的重大地质气候事件,测定了蓝田猿人和澳洲沙漠化年代;与刘东生院士一起将中国黄土与深海沉积序列进行了成功的对比,重建了黄土高原的气候历史;提出了黄土堆积演化模式及其与环境演变的关系;由他所领导的研究集体,系统的提出了控制中国古环境变化的东亚古季风理论,建立了最近240万年、13万年和最近2万年以来中国古环境变化序列,重建了最近2万年以来中国环境变化图景,并对古季风变迁机制进行了系统讨论;提出了末次冰期和间冰期冬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和突发事件的证据和规律,开展了南北半球古气候对比的研究,并获国际承认。在"Nature"、"Science"、"Geology"、"Quaternary Research"、"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等国外杂志上发表100余篇文章,在国内"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杂志上发表文章80余篇,2005年安芷生论文引用率在全国地学研究中排名第一名, 在全世界Geo-Science领域排名第九。。合著《黄土与环境》一书,是主要执笔者之一;为建立一个新型的地球环境研究中心作出了重要贡献。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多次。 

9、刘中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刘中民,男,汉族,1964年生于河南省。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大连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席,民盟大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主任。
刘中民长期从事应用催化研究。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合作完成了多项创新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完成了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工业性试验及首次工业化,DMTO技术已实现技术实施许可1313万吨烯烃/年,已投产646万吨烯烃/年;完成了世界首套10万吨/年煤基乙醇工业示范项目,引领了我国新兴煤制大宗化学品和清洁燃料产业的发展。
刘中民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十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等多项个人科技奖励,是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他领导的研究集体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10、赵梓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赵梓森,光纤通信专家,广东省中山市人,1932年2月4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
1953年,赵梓森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73年,赵梓森建议开展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并提出正确的技术路线,参与起草了中国“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光纤通信攻关计划,为中国光纤通信发展少走弯路起了决定性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末,组织研制生产出中国的首批实用化的光纤光缆和设备。作为技术负责人、总体设计人,先后完成了中国第一条实用化8Mb/s、34Mb/s和140Mb/s等6项国家、邮电部光缆通信重点工程,其中有3项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20世纪90年代,领导开发的光纤通信产品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作为中国光纤通信公认的开拓者之一,因发展中国的光纤通信技术和工业所作贡献,1997年被IEEE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选为Fellow会士称号。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湖北省科协荣誉委员。曾任武汉邮电学院讲师,邮电部激光通信研究所所长、总工程师,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湖北省科协第三、四、五届全省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11、何继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何继善,1934年9月出生于湖南浏阳,汉族,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何继善教授从事科教60年。曾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及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主任等职,现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湖南省院士联谊会会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何继善教授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观测仪器系统的研究,创立并发展了以“双频激电法”、“伪随机信号电法” “广域电磁法”和“拟合流场法”为核心的地电场理论和仪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何继善教授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发明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和省部级奖励18项,1986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5年被评为全国有色金属劳动模范,2000年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何继善教授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在频率域电法领域独树一帜,远居世界领先地位。美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H.F.莫利松教授写道:“何继善以他在勘探地球物理方面的众多成就尤其是在激电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面的卓越贡献,得到了全世界同行的公认”。 

12、程国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程国栋,男,1943年7月11日出生于上海,冻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名誉院长。
1965年程国栋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工作;1978年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改称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后,程国栋先后担任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室副主任、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担任国际冻土协会主席;1996年担任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8年至201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1999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第一任所长;2005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4年获得国际冻土协会终身成就奖。
程国栋长期从事冻土学和干旱区生态水文和生态经济研究,先后获得各类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际冻土协会终身成就奖,并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杰出科技成就奖、自然科学奖等。 

13、吴祖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吴祖泽,1935年10月19日出生,浙江镇海人。195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科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是中国实验血液学研究的先驱,他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人缘性干细胞生长因子,完成了世界首例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人,被誉为“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
吴祖泽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10余项,1999年获得中央军委颁发的“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0年被总后勤部授予 “一代名师”荣誉称号。2015年11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07809号小行星,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以吴祖泽的名字命名为“吴祖泽星”。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