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四位“全国百篇优博”的读博经验,深有启发!
2020-02-21 16:21:02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社科学术圈

一、博士学位论文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1.导师层面


国优论文获得者们都充分肯定了导师在其取得博士学位论文成功中的重大作用,并且对恩师充满尊敬和感激之情。邱利民博士在调研表中写道:“在博士论文工作中,导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可以将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当作我人生旅途中一个重要里程碑的话,那么我的导师就是始终为我指明方向的人。他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前辈,他高屋建翎;博学多识、虚怀若谷、平淡中见高远。八年多来,他的每一次教诲都为我指点迷津,使我备感新鲜自由的学术空气。应该说,本人的点滴进展其实都是对他以及由他启发而萌生的new idea的深化和具体化。”总之,他们认为之所以能取得博士学位论文的成功,是因为他们的导师具有一些重要的特点。我们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学识渊博、治学严谨。


(2) 有学术战略眼光,能把握本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 导师本身活跃在科学研究第一线,全面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新动态和最蘇前沿研究领域;充分了解哪些方面是最值得研究和可能取得突破性成果的;能帮助博士生选择合适的有希望取得突破的课题。


(4) 能争取到国家级重要项目,为博士生提供高起点的前沿研究课题;能为博士生完成研究工作提供必需的研究经费和设备环境。


(5) 能因材施教,充分注重博士生的学术个性,帮助博士生选择比较好的研究方向。


(6) 导师具有深厚的学术和研究积累,指导博士生在导师科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


(7) 能支持博士生参加国际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创造条件让博士生参加高水平的学术讨论,与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进行探讨,开拓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维。


(8) 非常注重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博士生大胆地去创新。


(9) 导师把培养博士生作为自己的事业,倾注大量心血关心和指导博士生,经常与博士生一起讨论交流,了解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并适时提供指导;对博士生高标准,严要求。


2. 个人层面


国优论文获得者们认为,就个人层面而言,以下几条是帮助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


(1) 有强烈的事业心,勤奋刻苦,甘于寂寞。几乎所有的国优论文获得者都提到勤奋努力的重要性。如张传溪博士提到“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有吃苦耐劳、拼命三郎的精神”;又如邱利民博士是这样描述自己对甘于寂寞的认识的:“读博士无疑是清苦的,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美国以及德国等发达国家。对博士生本人来说,首先要有长期忍耐寂寞的充分准备。对我本人而言,曾经认为的一些价值在激烈的碰撞中不知不觉变异,而回归于一个宁静、清苦、恬淡的境地,于今又有了一种心安理得的怡然之情,这大抵就是做学问的幸福吧!没有失败的成功是乏味和不确实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许是成就大事的必经之路,也更能使人体味其中的甘苦。”


(2) 有较充分的学术积累,充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及学科前沿问题,确保选题的前沿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卢升高博士说,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就是他“本人多年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是对过去研究中发现问题的解决。能得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国内外本学科的研究进展和学科前沿问题的深入了解”。


(3) 敢想敢做,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夏灵博士提出:“我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所提出的研究方法是前人没有涉及过的,没有现成的文献可以参考,我只能按照自己的思路顽强地做下去。这种做法有一定冒险性,如果失败,博士毕业可能要延期,但只要获得了成功,成果就是突破性的。”邱利民博士写道:“没有创新的研究就没有生命力!我们在液氮温区脉管制冷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并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经我们反复摸索提出的‘第二小孔相移器’。……我们只有虚心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才可能有所作为。”


(4) 善于借鉴新兴学科的新方法。好几位国优论文获得者都提出“借鉴新兴学科的新方法”、“注意交叉学科知识的应用及交叉学科的不同研究方法的运用”是他们博士学位论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5) 密切关注课题进展中出现的新现象、新效应,及时补充和调整工作重点,根据研究进程不断修正研究目标。


(6) 及时总结,善于思考,加强对数据的综合处理能力,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


(7) 对科学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卢升高博士总结他的学位论文取得成功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对环境磁学领域这些前沿问题的浓厚兴趣,他并不是为了某些功利的目的而搞研究”。


(8)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精神。许多国优论文获得者都提出“团结协作”在取得成功中的重要作用。如邱利民博士写道:“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有条件的,它不仅来自于个人的奋斗,更多地是来自于继承、团结与合作。我很幸运生活在这样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中,来自课题组老师、师兄弟妹的协作和交流,为个人的进步奠定了基础。”潘洪革博士说,他在研究过程中“积极向相关领域的老师、同事讨论分析研究结果,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国优论文获得者还提出,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和学术环境、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支撑、高起点的学科前沿选题是他们取得学位论文成功的物质基础。因此,建设一流水平的学科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国优论文获得者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看法


1. 对博士生导师的期望


指导教师在博士生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国优博士论文获得者对导师们提出如下期望。


(1) 对国际研究前沿和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密切追踪和把握所处研究领域的国际最新发展动态,对其发展趋势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前瞻,这样才能指导博士生选好研究课题。


(2) 导师应从事较高水平的课题研究,有良好的研究经历和丰富的经验。应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及交叉学科知识,既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又善于将其他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融入指导学生的论文研究中。


(3) 导师应有很强的原始创新精神。


(4) 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能对博士生的研究进展和结果严格把关。


(5) 能与博士生平等讨论,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给学生提供意见和建议而不是简单的指令。应给予博士生自由研究的空间,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6) 有能力和动力提供完成项目所需的物质条件(包括经费、设备、环境等)。


(7) 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因材施教。


(8) 为博士研究生创造学术交流的机会。


(9) 招收博士生时要兼顾质量和数量,不可一味追求数量。


2. 对在读博士生的提醒


能否做出高水平的成果,博士生本人的素质和努力程度起到关键作用。对在读博士提出如下建议:


(1) 一定要心无旁骛,乐在科研之中,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能长期忍受清苦和寂寞,不浮躁。


(2) 要有对科学的追求精神,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


(3) 要努力建立起本学科所必需的健全的知识结构与理论素养,积极关注和把握本学科发展前沿动态。


(4) 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善于管理时间,不拖拉。


(5) 要有勇于创新的意识,不守旧。


(6) 要谦虚谨慎,善于学习间接经验,不耻下问。


(7) 要善于合作,有协调。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并在竞争中寻求成长空间,不怕失败。


(8) 要积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掌握收集最新信息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工具。


(9) 要积极关注和学习交叉学科知识,了解和掌握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交叉运用以及新知识、新概念的应用。


(10) 要注重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维。


(11) 要努力提高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要加强道德修养。


(13) 要有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3. 对学习与研究环境的需求


国优论文获得者认为创造良好的学科环境是培养高水平博士的基础。学科环境对培养高水平博士的作用既是直接的,又是潜移默化的,如研究条件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水平,而学术氛围则对博士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


(1) 有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团结合作的学术梯队,有一批高素质的教授。


(2) 有长期的、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有大量的研究课题,相对充足的科研经费。


(3) 应从学科角度加强对原始创新观点的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追踪和跟上学科热点研究的步伐。


(4) 建立长期、稳定的国际、国内合作关系,包括与国际上该领域知名专家、教授间的学术合作、交流。


(5) 有浓厚的科学研究氛围。一个学科内应有一批认认真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能带动研究生认真做事。


(6) 营造活跃的学术交流氛围和保持通畅的学术信息渠道。应积极举办和参加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为研究生创造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应重视相近学科、学科内部不同研究方向之间开展学术交流,对拓宽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将大有益处。同时还应重视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研究生和研究生之间的交流。


(7) 传统学科要与现代学科结合,发展交叉科学,将传统学科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优势融合。要加强交叉学科知识的应用及交叉学科不同研究方法的运用。


4. 对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建议


国优论文获得者认为研究生教育管理是博士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博士生的整体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他们对改进研究生教育管理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1) 必须要有淘汰机制并切实实行。


(2) 重视高水平学术交流。


(3) 取消学制年限,对完成高水平的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来说,3年的时间显得太短。


(4) 应根据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招收博士生,把优质生源引导到承担高水平研究项目的导师门下。


(5) 建议尽可能多招收优秀的直读博士生。


(6) 增加导师对录取博士生的自主权。对已发表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又有相当的科研潜力的年轻学者,在办理相关手续后(诸如由导师提出录取的申请报告,学校组织专家进行单独的测试等),予以录取。另外,学生入学考试不要变成外语考试,应多给学科点自主权。


(7) 加强对博士生研究进度的监督管理,使保证质量的监控管理工作更加及时、有效。


(8) 通过学术讲座的形式,加强对博士生进行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创新创造方法、时间管理方法等的教育。


(9) 为真正有潜力的博士生提供更多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鼓励和支持。


(10)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对指导不得力的导师应限期整改。


(11) 学校应釆取措施,促使导师确立精品意识。


国优论文获得者的意见和建议是十分中肯的,要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在建设高水平学科平台的基础上,导师要增强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博士生要严谨、奋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要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和有效而切实可行的激励与淘汰机制,同时还要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

 

 

 

本文来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10期
原文标题:与有系博士论文获得者探讨博士生培养
作者:王则温、陈智峰、张君、赵张耀、周煦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编辑整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