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国际竞争由企业间、行业间、产业链间的竞争逐渐转为产业集群、产业网络和产业生态系统间的竞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而新材料是国家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高端制造业以及国防工业的基石之一。因此,打造世界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是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关键性保障。
二、世界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内涵及本质特征
1.世界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特征
在了解世界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含义之前,需要明确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含义。
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由龙头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相关中介机构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形成一种高度协同、开放、技术领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网络,处于技术、产 品、工艺、营销等全球价值链环节的中高端,在主导全球价值链、网络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新、国际化创新和集群治理创新等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高地。
世界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就是由新材料先进制造企业及关联机构高度集聚形成的产业链完善、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创新协同的新材料产业网络,在国际化运营、品牌效应、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新材料产业集群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高级形态。
世界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
(1)地域性。是某一制造业中若干跨国公司和大量中小企业的地理集中。汇集新材料领域的世界级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呈现骨干企业牵头、中小企业进行配套性生产和创新的融通发展格局。
(2)世界性。集群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并在全球新材料产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竞争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产值规模在本国乃至全球占据较大份额。
(3)先进性。在科技创新、商业模式、产业生态等方面引领世界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生态化发展,占据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制高点。
2.典型的世界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全球各地区的新材料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众多产业集群,其中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英国剑桥科技园以及韩国大德科技园最为典型新材料产业集群,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美国硅谷
硅谷是世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产业集群之一。目前拥有超过100万的科技人员,年产值超过7000亿美元,孕育了包括苹果、谷歌、英特尔、惠普、思科、甲骨文、IBM等在内的大批知名高科技公司,已形成微电子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生物医学产业等产业集群。人平均收入为14万美元,是美国平均6.8万美元的两倍多。
(2)日本筑波科学城
日本筑波科学城是日本最大科研基地,作为日本建设世界级纳米技术研发基地的重要据点。筑波科学城拥有筑波大学,31个国立科研机构。集聚了英特尔日本分公司、SoftEther软件公司、日本甴信甴话公司、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等300多家以研究开发为主的企业,其研究人员中1/2获得博士学位,1/4来自欧美韩印中等其他国家和地区,每年会产生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
(3)英国剑桥科技园
英国剑桥科技园是欧洲最成功的的科学园区,也是欧洲最著名的科学园区之一。剑桥科技园以剑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致力于发展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物联网、新材料、国防等高新技术产业,拥有超过120家企业,其中61%的企业起源于剑桥大学,50%的企业成立了十年以上,30%的企业是外资企业,共拥有6 500多名雇员。
(4)韩国大德科技园
韩国大德科技园集教育、科研和生产为一体,重点研究通信、能源、精细化学、新材料、生物医疗、机械等基础科学,以及国家战略产业高技术和大型复合技术。园区在政府的主导下积极吸引外国先进企业和研究机构入住,与海外研究开发创新群体形成协力关系,法律法规制度、税收及投融资、孵化等配套完善,进入了世界级集群行列。
三、我国初步具备了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基础及优势
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新材料产值规模居全国前列,产业创新能力增强、区域合作已显现,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方面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
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作为目前国内三大综合性新材料产业聚集区,企业分布密集,高校及科研院所众多,并拥有资金、市场等优势,新材料产业的高端要素向这些区域聚集。
环渤海地区拥有多家大型企业总部和重点科研院校,是国内科技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技术创新推动最为明显,在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长三角工业基础雄厚、交通物流便利、产业配套齐全,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基地数量最多的地区,也是新材料产品的重要消费市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在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总部和研发中心向长三角地区聚集的同时,也为国内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提供了发展空间。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新兴化工等领域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珠三角地区的新材料产业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地,以外向出口型为主,新材料产业集中度高,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占主导地位,以支撑配套为主,下游产业拉动明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电子信息材料、改性工程塑料、陶瓷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优势。
四、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离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差距
尽管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呈现了企业分布密集、科研院所众多、资金、市场等配套要素高度集聚的态势,但与世界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缺乏新材料世界级产业集群整体规划和引导、本土领军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区域协作不充分、创新能力不突出。
一是对新材料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一些地区盲目搞园区建设、铺摊子、上项目,导致地区分割、资源浪费严重。
二是本土领军企业数量不够多,品牌影响力不够强,在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环节,国际市场份额偏少,呈现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少具有国际垄断竞争力的产品。
三是区域协作不充分,缺乏行之有效的区域创新协同机制,产业发展尚未形成合力,同质化布局仍普遍存在,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尚未形成,集群效益不明显。
四是部分产业集群以贴牌生产为主,技术含量较低,部分领域的核心技术被美国、日本、德国掌控,关键零部件及设备仍大量依赖进口。
五、高格局、新机制,助力世界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打造
参照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内涵及特征,结合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发展基础,针对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应突出抓创新、强主体、拓开放、促融合,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相互贯通,以打造世界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中央引导和地方主导相结合,完善培育方式与机制。我国需要结合产业集群的实践情况,加快制定新材料产业集群政策体系,以集群创新和组织变革为核心,推动跨区域协作和开放融合,切实增强世界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跨区域协作和融合发展相结合,转换升级培育理念。构建共享利益分享机制,建立集群内企业和各类机构间互联互通、互动互补、协作协同的创新格局,推动集群内各要素集聚,促进集群转型升级。
重视集群企业尤其是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注重整个产业配套环境以及相互了解和信任的集群文化培养与塑造,有效解决竞争型企业合作的问题,进而培育集群的国际竞争力。这种竞争力需要集群主动嵌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之中,不断增强集群的开放包容性和区域根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