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科技金融的几点思考
2019-06-24 09:28:28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新金融家联盟

2019年6月1日,由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绿道资本、经济观察报、新金融家联盟联合主办的绿色经济论坛暨第五届新金融大讲堂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幕。作为2019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平行论坛之一,本届论坛借助京交会庞大影响力,通过“共生共荣 共享共融”的主题分享,推动基于绿色发展要素的全球化服务贸易合作。

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先生带来题为《科技金融的几点思考》的主题演讲,他提到“现代技术要尽快植入金融体系,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形成自己的竞争力,形成国际竞争力。中国进入了关键的转型期和机遇期,发展动力与关键安全问题要实现双突破,发展动力就是创新,关键的安全问题是金融实现双突破。开放是大趋势,新的经济和市场体系正在悄然形成中,我们必须有所准备。在这场革命中,创新决定了竞争力,资本将发挥重要的杠杆作用”。

1.2.jpg

以下为演讲全文今天要谈一谈对科技金融的思考,共三个问题。,第一个,科技金融的实质;第二个,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第三个,金融科技。

科技金融的实质

谈到科技,我们不得不想到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这次贸易摩擦使我们想到了很多东西,说明了什么?首先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成绩非常显着,科技发挥了作用,霸权主义遏制不会停止,竞争刚刚拉开序幕。对于中国而言,技术依赖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必须要通过创新来驱动。既然要创新,就要全方位的改革,要迎接新的挑战,科技金融要发挥重大作用。科技金融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中国的整个发展历程中,它一定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国际需求,国内发展的阶段来看,四十年年之后应该怎么做?两会期间,中国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是三大攻坚战,第一个攻坚战防范重大风险,特别强调防范金融风险;第二个是扶贫;第三个是空气污染。也就是说中国下一步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发展新动能,包括高技术产业的一些重大成果、新兴产业,以及要把企业作为主体,举全国之力推动创新。创新首先要解决的是创新的生态、创新的环境、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作用,关键技术要攻关科技基础设施。目前一些大的创新中心正在建设中,从政策上讲对企业的研发费用采用了175%的加计扣除,对企业的创新给予足够的税收支持。2019年国家的政策对企业税收减负,个别税种税率下降,企业税费降低,金融对中小型企业贷款额度比率增加了30%,还有工商用电价下降10%等。这一系列举措使我们感到很振奋,通过金融的措施,通过政策措施,要把企业带动起来。

中国的强大实质上是企业的强大。所以下一步要进行很多项改革,这些改革包括国企改革、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等,尤其是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这一点很重要。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改革优化金融体系,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促进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也就是说为了实现创新驱动金融也要改革,金融改革是未来创新驱动实现的希望。我们下一步要培育新一代的技术、新兴产业,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科技的支撑能力,其他的新兴产业、共享经济、养老、婴幼儿保护、学前教育、绿色环保、电商快递等这些都属于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有些是前沿技术,有些是技术的全面推广,就是让人民享受到由这些产业带来的福祉。所以下一步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增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的合作。科技金融的实质是什么?第一种解释,将科技作为事业产业、金融机构是主体,即科技是事业,金融是主体。第二种理解,金融是科技发展的工具,要提供支撑和保障,即科技是主体、金融是工具。二者理解的角度不同,实际每一个理解都有它的道理,但又不完全正确。科技金融的实质就是将科技与金融形成一体,所谓一体就是利益共同体,用货币让想法得到实现,形成产品再让产品转化为货币,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即如何选择市场,如何将货币与产品更好的结合,这就是科技金融的实质。

科技金融怎么结合?

实际上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科技和金融有很多矛盾,创新驱动作为新动能需要资金,很多企业没有资金,但是金融系统有的是资金,但却找不到好的项目,这就是普遍的现象。金融的本质是用钱来赚钱,它要形成利息差,科技活动有不确定性,它只是有成功的预期。金融是以有形资产或者资金、实物作为抵押,科技创新是无形资产,有形和无形怎么结合?另外,金融现在实行的是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有回收周期,这是金融的要求,研究探索是渐进的、升级的,时间周期又不确定,这就造成了一个矛盾,两种体制不能融合。科技具有不确定性,不知未来能否研发成功。但是金融的宗旨是风险最小化,科技是波动的、跳动的,非线性为主体,但是金融有固定预期,特别是现在责任追究制,对金融的压力也很大。科技是分散的,覆盖面很小,分别在运作,但是金融希望是越大越好,一大笔大贷款快速回收,高利息这是金融的期望。科技是无形资产,金融要以有形资产作为抵押,科技随时在变,金融要有固定预期。科技与金融要结合如何将两个不同变成相同,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首先是科技创新,它的涉及面宽、周期长,创新的实质含义是从一个创意到形成价值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环节。研发或是研发链条,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到转化成技术成果再进行推广,这是研发的含义。第二个就是产业链,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在座的有很多是企业家,生产出一个产品不是那么容易,生产出产品的过程要进行小试或者中试,小试成功中试不见得成功,中试成功了还要大规模生产,形成规模、形成产业。在产业链条中每一个环节,每走一步都要有研究、有投入、有新的进步,都有失败的可能性。但也是朝着成功走的,产业链中也有许许多多的环节,这些环节都需要创新。

第三条产业链是市场链条,它指的是从产品供应、销售、流通、消费到服务,哪个环节不需要创新?阿里巴巴的网购,网购过程中有许多科技问题要解决,许多技术问题要解决,解决的过程中就需要投放资金。在市场链中有很多环节都需要创新,也需要金融支持,创新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有着各个环节,就像接力赛跑一样,每接一半都要有金融来介入。所以科技创新是一个体系,科技创新有三条大的产业链,三条产业链要能够连通、通畅、循环,形成效益,科技与金融结合,要认识到创新过程中的整个链条是什么?即创新环境。

其次是金融,金融的种类有很多,有政府投资,证券投资、风投、银行、债券、信托、租赁,外资基金会以及隐形资本等。金融体系也是方方面面非常长的链条,长的链条有主体,主体就是银行。非主体也很强大比如证券市值非常大,科技保险、风投。各个金融机构都参与到创新之中,但是在不同的机构创新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什么作用并不完全清楚。我们研究硅谷的一个企业团队,斯坦福商学院有一批人做策划进行研发,风投和银行如何进入?如果这项研究成果成功率为100%,银行就会直接进入;如果成功率是50%,商业银行进入;如果成功率只有10%的可能性,风投进入。不同的金融机构对科技本身是很清楚的,对科技的预期也很清楚。所以还是有的放矢,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同时进入到整个创新大环境之中,那它的成功率就很高。金融渠道非常之多,但也是五花八门,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很多金融机构是各打各的仗,各有各的算盘。

金融有三件事情:第一个金融业、第二个金融政策、第三个金融服务。在座的各位很多人是银行家,传统银行的做法非常稳定,寻求利息差,金融业务做的很精,其他很多类型的金融机构比如风投或者其他的投入,也是按照银行的这种预期来进行工作 。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将自己的业务工作仿照银行的模式做着金融业务,金融政策应该也不一样。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有着不同的政策,允许它失败、允许它能够冒着风险、允许瞄准新的产业下大力气。金融服务做得相对比较弱,贷款发放之后,放贷款的金融方必须要全程跟进,通过金融方要帮助其解决问题。金融服务不到位只是靠银行,那种金融不是真正的金融。金融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一个是创新链要拉通,还有一个是金融链也要拉通。

科技是分层的,金融是多元化的,它们如何结合?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我画了一张图,这张图是一个矩阵图,把创新的各个环节、研发链、产业链各个环节作为横坐标,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作为纵坐标,形成一个框图,中间有很多方格,这些方格谁能够填满?每一个机构比如风投,在创新的哪个环节上重点发挥怎样的作用,这就是一个金融体系和创新体系全方位的合作分工。为什么画这张图?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把规律弄清楚,总体框架设计弄清楚,也就是宏观战略弄清楚,那就是我们发现的新元素,填到了门捷列夫周期表当中,这是一个体系,我们要打破那种条块分割,打破急功近利的现象。我们今后要形成全社会整体的分工,要实现整合市场配置资源,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这张表只是画出一个框架,金融体系和科技体系如何结合?它们之间的结合点在哪?在座有很多金融专家、企业家,我们可以共同商量如何将这个表填出来。如果这个表填好了,社会分工整个资源配置就合理了,防止简单的重复,或者是在某一个领域非常拥挤,在某些领域严重短缺的情况,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科技金融的另外一个问题,科技金融结合,既然有了科技产品,有了创新成果,那就应该转化进入产业。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技术市场,中国的技术市场很大,有两万家金融市场的转移中心,一年的交易额约1.76万亿,数字很大。中国知识产权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目前的技术市场交易额怎么统计出来的?科技成果如何进入市场?科技成果如何进行交易?一个好的科技成果在金融科技市场中的价值是多少合适?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企业家看到一项技术愿意出价十万,但是研发人员却认为自己的技术值一亿,相差非常大。一个技术能够真正进入市场形成社会价值、市场价值,是一个长久的周期。

有些技术刚刚起步,不能用最后的结果来衡量起步的价值。有些技术已经很成熟,可以很快进入市场,价值就高。这样就有一个问题,在技术市场上一项技术价值值多少由谁说了算?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技术评估体系,也没有技术经纪人这个概念,缺少创新工程师,这一方面中国的体制是一个空白。现在很多技术市场的价格是由其他国家来评估的,所以中国在技术市场转化过程中,技术的价值评估体系必须要尽快建立。那么由谁来建立,我认为还是由金融机构来建立。因为金融机构懂得技术市场价值,如果可以将科技和市场结合,这个体系就可以建立起来。在此建议,科技与金融结合必须要尽快地把技术市场体系建立起来,这是第二个观点。

金融科技,科技在快速发展。

颠覆是创新,不断出现,金融体系如何跟上新的时代,让现代技术进入到金融之中去?现代技术已融入金融体系,要考虑传统与现在、历史与未来、潜力与危机、供应与需求、规模与效益、利益和矛盾。着眼点不一样,金融的风险是中国必须要防范的,也可能是最大的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开始是产品,后来是技术,将来有可能是金融,金融必须要跟上新时代,金融体系的改革一方面是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就是金融能力。新的技术如何在金融体系中能够开花结果,这才是主动权。资源主导权、技术主导权、市场主导权、国际规则主导权,剧烈拉大差距的价值链必须要认真研究。参与竞争的途径下一步要更加开放,要融入全球化,要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金融体系为了防范风险,也有很多事情要做,从科技的角度来说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我们先看一下国家对金融体系基本的方针和策略的一些想法,2018年中国出台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的措施》,这说明今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要和国际金融体系相融合,对外资金融投资要开放。如果我们不改革,就可能被别人所改革。英国的一家电信服务商得到批准进入中国以后中国通讯服务不再是三大家:移动、联通、电信。外国公司要进来,金融体系也一样。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随着中国逐渐全球化,金融体系必须要加快步伐,改革、改造现在的情况。在博鳌论坛上提出6月底前再次修订外商投资准入清单,2020年1月1日前即2019年底完成外商投资配套法规和规章制定工作并开始实施。周小川在博鳌论坛上讲到,“中国金融开放还有很大空间”,易纲也讲到,“有十一项金融措施年底之前落地,金融开放是重头戏”。所以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对金融体系是一个考验,金融体系的科技水平必须要大幅度提高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

现在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一个问题,金融体系的连通。目前各大银行都做了自己的数据库,但是这些数据库之间并没有完全连网,跨行转账还是有一些障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很快进入金融体系,例如网购,网购一天的处理量,特别是在双十一期间,一天处理的信息量比大型银行的信息处理能力要强得多。这就说明一个问题,金融体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把最先进的技术引进到金融的改造中。为什么没有改造?因为体制机制问题,又相对的封闭,很多的资本运作是在银行之间互相拆借,产生了金融的值,所以这些问题有待解决。

第二个问题,银行需要解决智能客服问题。对一个普通百姓来说,取钱、存钱是走账,虽然在网络上处理比较便捷,但是进入银行处理还很困难。对于银行体系而言,智能客服是利用机器学习、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来处理金融客户服务问题的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重复率高或者经常使用的问题,如果不将这些自动化技术转入到金融体系中我们可能就会落伍。所以金融体系智能客服,也就是金融服务必须要加强。

第三个问题,移动金融的安全。目前移动金融非常普遍,我们都有手机微信零钱包,可以互相转账支付,这些钱是在云中飘着,安全性怎么样?对代表国家主权的货币有什么影响?还是未知数,移动金融丰富了金融服务的渠道,为金融产品创新,为普惠老百姓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科技能力要为保障移动金融的安全可控提供保障。比如,能够安全支付、防止敏感信息及身份证信息泄露、防止假冒伪劣、防止诈骗等。这些代表金融机构,代表国家机器,这些问题应该得到解决,应该是安全可控的,这是我们金融体系必须要做的,在业务上可以放开,但是总体的安全问题必须要抓好。

第四个问题,需要解决的是信息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经基本成为移动智能终端的标准配置,逐渐成为金融业务中新型业务的核心和发展方向。信息识别、资金识别、渠道识别,都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防伪、防诈骗、违法信息识别和防火墙、社会信息识别的联网这些都需要加强。这里需要提到一个区块链技术,很快能够进入到金融体系。区块链技术它的基本特点就是分布式、可追寻,区块链整体的规则是分段或者分区域来共同商量的,它的决策不是上层的自上而下的决策,而是通过一种平衡共享,共融共享来实现。目前,科学技术已经基本相对成熟,是转入到金融体系的合适时机。

第五个问题,金融科技,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开放银行、无人银行、资产证券化、数字票据、不良资产处置等,都需要科技的支持。现在说无人银行有人说它不行,任何事情刚开始起步时都不是很完善,只要这项技术可行,并且不断进步,这种模式早晚要出现。我们必须要看到,随着5G、量子计算等技术的发展,金融应该作为最敏感的领域先行导入和应用,防范金融风险必须要通过科技支撑,有了科技支撑能够实现自主可控,能够抗击风险,就具有竞争力。

现代技术要尽快植入金融体系,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形成自己的竞争力,形成国际竞争力。中国进入了关键的转型期和机遇期,发展动力与关键安全问题要实现双突破,发展动力就是创新,关键的安全问题是金融实现双突破。开放是大趋势,新的经济和市场体系正在悄然形成中,我们必须有所准备。在这场革命中,创新决定了竞争力,资本将发挥重要的杠杆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