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2019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公示41个专项
2019-04-01 09:27:02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新华社

5.jpg

 

2019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分配清单日渐明晰。截至目前,今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指南及征集意见稿已公示了41个专项,合计金额高达72.5亿元,涉及社会发展、高新技术、农林科技以及基础研究四大板块。其中,涉及高新技术和社会民生类约占全部公示专项的2/3,相关的战略新兴产业成为“锚定”的重点。而在今年11个新增专项中,高新技术就占了7项。另外,今年在粮食安全、医药健康和环保等领域的研发投入都有大的增长。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我国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状况有了很大进步,管理制度正日趋完善。


41个专项超70亿元已申报科技部3月25日发布“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重点聚焦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原材料和前沿创新产品开发,2019年拟在医用级原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植/介入医用导管及器械表面改性核心关键技术及临床急需新型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等研究方向部署项目。

截至3月26日,2019年度重点研发计划已经发布6个申报指南,包括50个项目近12亿元的经费资助。涉及的专项有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纳米技术、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含定向)、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全球变化及应对。加上此前公布的其他35个专项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2019年度资助项目已超700项,国拨经费超70亿元。

近年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组织实施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如国际上首次观测到三重简并费米子、“深海勇士”号完成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海试等。巨大科研成果的取得和我国多年持续不断的投入分不开。据统计,2016年至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经完成立项3500多项,国拨经费总投入超过750亿元,调动了数万家高水平科研单位积极参与。截至今年3月,54个已启动重点专项中,高新技术类和社会民生类专项占到了约2/3。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李红军博士表示,三年来,项目和经费的40%都投向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发展板块,紧跟其后的是关乎国家安全和彰显国家竞争力的高科技板块,获得了1/5的项目和1/4的经费的资助。农林板块和基础科学板块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和科学研究的基石,也获得百亿元的经费支持。

高新技术战略产业受青睐在发布的35个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中,有11个专项是2019年新设的。新高新技术领域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及示范、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等7个新增专项重点瞄准制造、能源、物联网和包括5G在内的新型网络等方向。

“虽然高新技术还没有公布具体的经费支出,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投资力度大的专项主要是社会影响大、与国家稳定密切相关的环境污染、粮食安全问题,而新增专项则主要关注5G等新兴领域。”李红军说。他认为,这些都是我国急需发展的技术,也为下一个五年计划和“科技创新2030”打下良好基础。

事实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成长。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

对此,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明磊表示,当前基础前沿领域孕育重大突破,交叉融合态势更加明显,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相互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创新模式向网络化、生态化转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也在不断完善任务布局,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的总体格局。

经费要“放”“管”结合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红利逐渐释放,智能制造、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蓝色粮仓科技创新、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在中央财政的扶持下逐步显示迅猛发展态势。但是要让有限的科研经费花在刀刃上,逐步完善经费管理制度也显得十分必要。

如何既让科研人员从繁琐的报销手续中解放出来,又防止科研经费滥用,一直都是业界的热门话题。江苏省科技厅厅长、党组书记王秦告诉记者:“过去管得太死了,重重审核,变更预算还要打报告。这样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过去很多科研人员的精力都扑在做报表、做账上,而财务管理本身就不是科研人员的强项,结果很多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使用‘摸不着头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

对此,业界人士分析,未来国家或许只管预算总规模,而将各科目预算的调剂权下放给科技人员。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科研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与预算要求的具体化,两者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包干制”的改革以信任为前提,但同时也需要和“放管服”结合,“信任越大,责任也越大”。

“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促使我们必须把基础研究作为一个重点,在整个科技创新的总布局中要着重布局。”王志刚透露,科技部首先会在基础研究领域做一些尝试,目前已经选了60多家单位,在基础研究定额补助项目等方面进行试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