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博士论文造假、南京大学教授被指学术不端,近日媒体曝光的两条热点新闻,让高校人才评价体制再次引起讨论。
舆论讨论之际,相关部门已开始清理人才评价制度中不合理的做法。
10月23日,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简称“四唯”)专项行动。
在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委会学术委员李江看来,学术不端行为与当前社会盛行的“唯论文”导向有密切关系,五部门下发通知清理“四唯”正当其时。
院士称国内对论文数量“过度迷信”
近日,南京大学教授梁莹被指学术不端一事受到热议。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作为社会学教授的梁莹曾著述颇丰,不过在过去几年里,她的论文陆续被从网上删除,其中至少有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
39岁的梁莹已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她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计划等多个人才支持计划的入选者。
《中国青年报》引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一位教授的说法称,梁莹2009年进入南京大学任教时,学院内部曾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主要是认为她才30岁,就发表了30多篇论文,以文科的标准来看,担心她不太严谨。但是她仍然凭借论文数量上的优势通过了投票。
梁莹事件之前不久,清华大学原博士生叶肖鑫十余篇论文被撤稿一事同样引发关注。
叶肖鑫受到关注,源于国外网站“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近日对其被撤稿一事的公开,此事随即引发国内关注。10月21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发布情况说明,称2016年收到举报后,对叶肖鑫就读博士生期间发表的16篇论文进行全面核查,发现存在自我抄袭、图片重复利用、编造实验结果等问题。 2017年4月28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撤销叶肖鑫博士学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学报援引“撤稿观察”的报道称,挪威奥斯陆大学的学者为发现上述学术不端问题作出了贡献。这些学者在自己的论文进行同行评议时,不断收到一位审稿人的要求,要他们去引用一些审稿人自己的论文,而这些论文与他们的研究毫不相关。 于是他们仔细查看被要求引用的论文,发现了问题。
“当你发现所有的奖励与论文数量挂钩,以论文为导向时,大家就奔着奖励去, 最后就出现为了冲论文数量、冲被引次数而不择手段的现象。”近日,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委会学术委员李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自上世纪90年代,国内几所不错的高校引入SCI论文评价体制后,以国际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量来作为考核指标愈演愈烈,以至学术不端事故频繁发生。
一位中科院院士近日也向澎湃新闻谈到,他深切感受到,近年来国内对SCI论文“过度迷信”,把“它当作评价人才的唯一的标准”。
中国科协新近公布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论文成为科技评价的最主要手段,如93.7%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科技工作者认同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达到职称晋升要求,90.4%是为了完成各种考核要求。
五部门开展专项行动:清理“唯论文”等做法
为解决长期以来在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院士评选等科研活动中盛行的包括“唯论文”在内的“四唯”做法,近日,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五部门发布《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联手“掰正”国内学术界等领域的评价体系问题。
其中,教育部重点清理学科评估、“双一流”建设、成果奖励、人才项目等活动中涉及“四唯”的做法。科技部重点清理科技计划项目、机构评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以及所属事业单位职称评审、人员绩效考核等活动中涉及“四唯”的做法。
李江认为,该《通知》下发“正是时候”。
“‘四唯’做法导致整个学术界比较浮躁。”他举例,除了“炮制”论文,在一些高端的会议中,往往会浓墨重彩宣扬有多少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参加,把人才头衔放大而掩盖了交流内容的本身质量。
同时,他认为,“唯职称”、“唯学历”的做法,让当前的职称评价制度“有些激进”,导致诸如“教授”等职称含金量在降低。
“在国内,我们经常发现对教授的认可度并没有那么高。早几年前,不少海归回国后,跳过讲师、副教授的8到10年经历,学校直接给了教授,这有点拔苗助长的趋势。”李江补充说,可能有一些人有天分,做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但是“有的人的贡献不足以抹掉讲师副教授的经历,他们或许应该经历一些基本的学术锤炼”后再行晋升。
如何建立新的评价标准:让同行说真话,防止矫枉过正
清理 “四唯”之后,新的评价体系如何建立和实施?
今年7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改革评价评审评估体系,要“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李真真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提到,怎样修改或形成新的评价指标是个大问题。如对代表作或标志性成果的贡献、影响如何评价?这里存在一个如何理解贡献和影响的问题。
李江担心的是,新的评价考核体系是否会涉及到学院领导和相关专家的打分和评议。“对一个青年学者来讲,在做科研的同时还要与专家和领导搞好关系,这将对科研有极大的干扰。”李江说。
对于新评价体系的修改和建立,李江更为推崇目前主流科学和医学期刊最常见的审稿形式——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是由本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对学术著作进行评估,以维持或提升其著作质量的过程。目的是确保以科研价值对结果进行评判,而不仅仅是根据作者的名声或者其所属机构来进行评判。
“根据论证,这是离被评价对象真实情况最近的评价方式。”李江说,“要努力实现让同行讲真话。”李江建议一方面从制度上约束,提高造假成本,另一方面培养参与同行评议者的担当精神。
一位有60余年科研经历的院士则向澎湃新闻表示,在改革评价标准和指标的时候要注意防止“矫枉过正”,清理“四唯”的同时,也不能抹去论文、学历等的参考价值。
“当前的学术论文和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基本上是可行的,是公正的,但同时也出现了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一些偏向。”上述院士表示,现在需要的是纠正这些偏向,而不是把根据论文等做出评价的方式单纯地否定。
更多关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蚀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我们网站会不断更新。希望大家一直关注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ecor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