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航发终于再取突破,遏制l了上万亿元的流失!
2018-05-24 15:08:41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强国军事
一直以来,由于中国在航空领域,起步较晚,所以在同世界先进水平的比较中,一直处于落后阶段。其中国产航发一直是我们的心头痛,我们的战机等就经常因不是“国产心”而遭到外国人的嘲笑。近日,我国航发终于又再取突破,拦路虎再少一只。

任何科学研究、研发制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试验。作为一种精密的关键型部件,航发的主要难点体现在材料和工艺方面。而近日我们从中国工程院了解到,我国已经在航空发动机叶片隔热的核心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国产航发的到来越来越近。
我们为什么要研发自己的国产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作为一种战略的、高端的、高精尖的技术产品,也和强国地位挂钩。因此航空发动机的技术也一度被列为禁运、严禁出口的产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惠彬对此,就这么比喻,“我们通过计算,一架空客的A380几乎相当于我们加工8亿件衬衫。那么如果我们买全所有飞机要加工多少件衬衫?从今天来看,这大概需要一万亿美元,足够按当前的股票市价,将波音与空客这两家公司,一起购买4次。”
此次在航空发动机叶片隔热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就相当于在给航发的这些叶片套上了“金钟罩”。发动机的叶片可以说是整个发动机里,压力最高、温度最高的地方。

有人计算过发动机里没提高100度,它就能得到8%-10%的推力加成。可以说其整体的耐热性,决定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提高温度可以说是提高发动机推力最有效的方式,特别是对速度要求极大的我国战机。
徐院士表示,我国这最新一代的热障涂层,让我们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超越,目前现在的军用发动机已经可以实现三倍音速的推力。可以说掐在我们脖子上的手正在逐渐松开,我们在这一方面将不再受制于人,曾经因为发动机而花费的上万亿元,将在未来得到遏制。
得益于徐院士团队的努力,我国航发赤膊上阵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的发动机叶片终于穿上了国产的衣服。
更多关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蚀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我们网站会不断更新。希望大家一直关注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ecorr.org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