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中国航天传来喜讯,碳纤维打破封锁领先世界,西方:怕什么来什么
2017-07-26 13:15:05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玻纤情报网
    近日,中国航天传来喜讯:“国产M40J碳纤维工程化研制及应用”一条龙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突破了稳定化制备、碳纤维表面处理等关键技术,已经建成百吨级M40J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

    M40J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具有轻量化、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和抗振性强等特点,与航空航天常用的高强钢材对比,前者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是后者的三到五倍。

    一根仅有头发丝1/10粗细的高性能碳纤维,其拉伸强度可以达到4800兆帕,相当于4.8万倍的大气压,是高精尖航天复杂型号产品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1.jpg
 
    并且,中国的科学家还跳出了“复制”研制形态,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形成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相关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可谓是西方怕什么就来什么。

    碳纤维材料的性能特殊,是21世纪不可缺少的战略新型材料,被誉为“黑色黄金”,其生产流程复杂,关键设备技术门槛高,设计制造难度极大。

    具有高比强度,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导电、传热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其密度仅为钢的1/4,但强度却是钢的10倍。

    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环境工程、化工、能源、交通、建筑、电子、运动器材等众多领域。

2.jpg
 
    人民大会堂中国对于碳纤维的研究始于60年代初,由于起步比较晚,核心技术、关键设备长期被日本、美国和西欧国家垄断。

    并且受“巴统”的限制,国际上在技术方面处于第一梯队的大公司都不愿意向中国转让技术,即便是有钱也买不到,特别是对T800系列碳纤维实施了长期禁运。

    就在危急存亡之秋,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先生提出要发展碳纤维,当时他已经接近80岁,完全可以少管点事,但是他认为碳纤维上不去,国防安全无保证,将死不瞑目。

    之后,以师昌绪先生为组长的课题组专门对过去出现的问题做了讨论,并形成四点共识:对碳纤维的重要性和技术难度缺乏正确估计;投资严重不足,使用严重不当;形不成国家攻关队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环境。

    正是这些努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如今,国产的T800碳纤维拉伸强度平均值5.63GPa(东丽T800为5.49GPa),弹性模量平均值292GPa,断裂伸长率平均值1.9%,与东丽公司T800碳纤维产品一致。

    并且,天顺化工还将规模化生产的T800级碳纤维成本控制到了国际价格的三分之一,仅为350元/公斤,这实现在技术上能与国外同类产品争锋的同时,在定价上也占据主动。

    不过,对于M40J碳纤维材料,飞机上却并不适用,或者说根本用不起,由于飞机制造需要大量的碳纤维,成本控制严格,得到的成本提升和性能改善根本不成正比,不管是歼-20还是F-22都不例外。

    其主要用途还是在航天领域,包括卫星的外壳、中心承力筒、太阳电池阵,还有各种反射天线、接收天线、遥控天线和C波段全向天线等。

    在运载火箭方面,碳纤维常被用于火箭的排气锥体、发动机、外壳、燃烧室、发动机喷管以及整流罩等部位,对提高运载火箭发射有效载荷的能力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未来,随着中国在航天领域的不断突破,对高性能碳纤维的需求会不断增大。在这里,祝愿中国的科学家们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设计、性能测试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