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2017年中国航天要干哪些令人期待的大事?
2017-01-12 15:18:36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网络

  2016年,中国航天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七号成功首飞,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我国全年宇航发射次数超过了俄罗斯的17次,以22次的成绩与美国并列世界第一。

 

U7724P1DT20130606191339


  2017年,中国航天将再创新高。据悉,我国全年计划实施约30次发射任务,不仅载人、探月、北斗、高分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将继续推进,在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科学实验卫星以及商业航天领域也将“多点开花”。中国航天要干哪些令人期待的大事?


 
2017年将实施约30次发射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中国2017年计划实施近30次航天发射任务,或将刷新中国年发射纪录。已在2016年成功“首飞”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和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将在2017年担纲重任。


  2016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达22次,首次突破“20大关”,与美国并居世界第一,超过俄罗斯的17次。2015年中国共进行了19次航天发射,仅次于俄罗斯(26次)和美国(20次)。


640
  2016年的中国航天发射记录


  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总经理伊戈尔·科马罗夫在接受采访时说,俄罗斯自1999年以来首次失去航天发射年次数第一宝座,2017年发射计划将翻番,1月开始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和欧洲圭亚那航天发射场执行任务。


  2016年10月,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后,英国《卫报》引用欧洲空间局科学计划办公室主任法瓦塔的话称,中国每年在太空计划上的投入仅相当于美国的1/7。尽管如此,中国的发射规模直追美俄。美国2013年进行了19次成功的太空发射,而中国是14次。显然,中国注定会变得更加强大。


  中国航天发射年度数量首次突破20次,目前这是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这样的航天强国才有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于1958年,是我国目前唯一载人航天发射场,自建成以来共发射了十艘神舟飞船、104颗卫星、一个目标飞行器和一个空间实验室。这些航天发射成就是在近60年的时间跨度内完成的,而中国今年一年的发射量就占到将近1/5。据专家介绍,中国航天发射进入密集期是一个稳步前进后的客观效果,并不是为了与人竞争故意加快发射密度。中国航天工程,尤其在载人航天方面,每一步走得都很坚实。


  俄罗斯卫星新闻网称,近年来,中国航天发射的可靠指数已经高于俄罗斯和美国。至今为止,中国已经成功地实行了自己的计划,整体上遵循着最初确立的时间表,而且没有发生过未遇见的突发事件。


  货运飞船要给天宫二号“送快递”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此前表示,我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将于2017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试验。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李剑此前介绍,天舟一号是我国全新设计的飞船。它拥有两个独立设计的推进剂储箱,不仅为天宫二号携带一箱推进剂,用于自身控制的推进剂也可以“转让”。


  “推进剂补加是‘慢工出细活’的过程,需要5天左右时间。”李剑说,以前无人及载人飞船的对接机构主要是电路连接,为了补加燃料,货运飞船跟天宫二号增加了液体连接,而且推进剂和氧化剂分别有不同接口。燃料补加共有30多个步骤,所需地面操作十分复杂。


  天舟一号的轨道设计也与此前飞船不同。“此前神舟飞船是‘28圈转自主,31圈完成对接’,整个过程要2天左右。”李剑说,“货运飞船的设计是3到5天完成对接,因为没人,不用很着急,可以用更多圈次来节省调姿所需的燃料。燃料省得越多,可用于补加的就越多。”他还透露,此次任务中将开展一项快速对接试验。目前俄罗斯已率先在货运飞船上实现了快速对接,整个过程仅用4到6圈就能完成。我国也将开展相关试验,技术成熟后可用于载人飞船对接。


  与天宫二号对接后,天舟一号的工作时间将达到半年左右。我国将开展试验,利用它对空间站姿态、轨道进行控制。


  嫦娥五号要从月球带回土壤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近日表示,我国将在2017年12月前后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月球软着陆以及采样返回。这意味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即将完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科技委顾问叶培建院士介绍,嫦娥五号包括轨道器、返回器、上升器、着陆器四部分。到达月球轨道后,轨道器和返回器绕月飞行,着陆器和上升器在月面降落。着陆器用所搭载的采样装置在月面采样后,装入上升器所携带的容器里。


  随后上升器从月面起飞,与轨道器、返回器组成的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把采集的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后分离。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飞向地球,在距离地面几千公里时分离,最后返回器回到地球。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介绍,嫦娥五号重达8.2吨,将由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此次任务有望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重大工程、商业航天多点开花


  2017年,我国多项航天工程将继续推进。


  我国新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信号体制已经确定,计划于2017年公布,北斗系统全球组网也将拉开序幕。继2016年成功发射3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后,目前我国已有22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运行,其中新一代卫星达到7颗。“如果能在2018年以前发射18颗左右新北斗卫星,就将构成全球基本星座。”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说。


  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主任、高分专项工程总设计师童旭东此前透露,我国将于2017年发射高分五号卫星。高分五号装有高光谱相机和多部大气环境和成分探测设备,将与此前发射的4颗高分系列卫星组网运行,进一步丰富我国自主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类型。


  此外,我国风云家族等气象卫星有望添丁,首颗高通量卫星中星16等通信卫星蓄势待发,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以及实践十三号等科学卫星也有望在2017年升空。


  近两年来,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迅速。1月上旬,吉林一号灵巧视频星03星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加入吉林一号商业卫星组星。这也是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的首次商业发射。


  2016年年底,我国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高景一号01组双星升空。2017年,它们将迎来两位小伙伴。届时,4颗0.5米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完成组网,将实现全球任意地点每天重访一次。


  一年内,航天科工虹云工程的首颗技术验证星也将升空。该工程建成后,能让用户在世界任意角落接入互联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