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聚焦世界腐蚀日--杨德钧教授谈防腐蚀科普工作
2015-05-14 16:35:48 作者:赵泽南 张春颖来源:

  材料及其制品的腐蚀是发生在工业等各个不同行业部门,并和人们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你知道吗?腐蚀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甚至超过风灾、火灾、水灾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总和。每年由于腐蚀引起的损失是各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而腐蚀所带来的地球环境污染问题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做好防腐蚀科普的宣传,提高腐蚀和防护意识,刻不容缓。为此,在2014年世界腐蚀日之际,我们于4月24日采访了《腐蚀与防护之友》杂志名誉社长、中国腐蚀与防护领域专家杨德钧教授(以下简称杨老),请他来给我们讲讲如何开展防腐蚀的科普工作。


杨德钧教授

  防腐蚀很重要,科普更重要

  2011年4月24日,“世界腐蚀日”中国区宣传活动暨《腐蚀防护之友》杂志创刊揭牌仪式在京举行,这是“世界腐蚀日”在中国区的首次宣传活动。

  回忆起这次活动,杨老说:“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对于这个活动相当重视,学会理事长陈光章和秘书长李晓刚亲自参与活动。腐蚀和防护知识的发展和传播是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重要职责之一,为了更好地科普腐蚀与防护的知识,学会创办了《腐蚀防护之友》杂志。并邀请了师老(师昌绪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主要从事合金钢、高温合金及材料强度的研究工作,领导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代铸造多孔气冷涡轮叶片。)对杂志题词。在题词后,师老对学会的同志说,‘防腐蚀很重要,防腐蚀普及更重要,通过科技知识的普及,实现科教兴国是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在北京举行的首次世界腐蚀日宣传活动上,我们邀请了北京地区的中国科协科普部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和在京科技院校学生代表以及相关媒体人员50余人参加。在活动上,八名院士(师昌绪、肖纪美、李鹤林、干勇、曹楚南、柯伟、侯保荣、徐滨士)共同发起关注腐蚀问题的倡议,希望我们广大群众能够认识和重视材料的腐蚀问题。《腐蚀防护之友》杂志也在这一天举行了创刊揭牌仪式。此后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会进行这样的一个腐蚀与防护的宣传活动。但是防腐蚀的科普宣传工作,不能单单靠这一天的宣传,要在平时利用一切宣传工具不断地进行科普宣传。”

  我们的防腐蚀科普路

  杨老回忆:“1979年11月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成立以后,学会一直非常重视防腐蚀科普教育工作,学会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科协)的一个群众团体,科普工作是主要任务之一,学会理事会每届都有一名副理事长主持这一工作。”

  学会成立初期,刚好遇到我国改革开放,各行各业处于蓬勃发展期。根据国家和企业部门的迫切要求,学会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普培训班十二期,参加人数有700人之多。其中包括受国家科委(腐蚀科学学科组)委托,学会举办了三期“总工程师腐蚀与防护学习与讨论班”,针对各行各业常遇到的生产设备腐蚀问题,由院士和老专家进行讲解,解决了他们的迫切需求。在举办高级科普学习班后反映很好,许多老总回去后,亲自组织教学,改进管理,对生产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另一件出彩的工作是学会与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合作,将中心引进的英国腐蚀与防护电视系列片翻译配音复制后向全国有关单位推广,使工厂中从事腐蚀与防护科技工作者得到知识的普及,效果明显。

  对于不同层次的人群科普教育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早期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组织评选出了130余幅腐蚀与防护展览图片,由科协声像中心发行全国。学会还组织了三次科普作品评奖活动,包括科普文章、音像作品等,还完成了拍摄“腐蚀与防护”科普教育录像带。1999年学会与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栏目合作编制了《腐蚀与防护》声像作品(上、下集),并在中央电视台一、二、四、七频道反复播放数次,收到很好效果。

  为了向青少年人群普及防腐蚀科普知识,学会配合科协“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传播活动”,学会组织专家进校园。对首师大附属实验学校,189中师生470人进行了“腐蚀--人类的大敌”科普报告。对北京科大、地质、化工、航天大学的学生主讲了“基础设施的腐蚀危害与防护”,“航空材料防护技术的发展”,“发展文物保护科学,珍惜祖国文化遗产”等科普报告。还组织了两期科普夏令营,又将中学毕业的高中生、大学的本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100余人赴青岛,通过参观工厂、研究院所、海上设施与实验站及舰艇等活动,使他们了解到腐蚀与防护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腐蚀问题与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息息相关。

  长期以来,学会一直积极响应中国科协号召,编写了一本腐蚀科普读物《金属设备的卫士》,还编写了《话说腐蚀》、《关注材料腐蚀问题,创建绿色美好家园》的科普宣传手册。在北京科技周、全国科普日、世界地球日、世界腐蚀日等活动中学会通过展板、发放宣传材料、有奖问答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活动。

  “在2013年于长垣举办的第七届全国腐蚀大会上,学会举办了’关注材料腐蚀问题,创建绿色美好家园‘科普宣传活动并发放了同名的科普宣传手册。手册举例介绍了各行各业的腐蚀问题,也介绍了腐蚀对于环境的破坏和环境破坏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特别介绍了国家对腐蚀的重视程度,腐蚀与防护的新技术和新材料等。同时在会场外举办了关于材料延寿展览和有奖问答活动。”杨老说。

  杨老表示,从见证和参与组织这些防腐蚀科普活动,如何进一步搞好防腐蚀科普的宣传工作,需要投入更多的心思。

  腐蚀危害触目惊心,防腐蚀科普刻不容缓

  杨老感叹:“我们国家每年由于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GDP的5%左右,腐蚀引起的损失是相当严重的。去年,我国教育事业财政投入为GDP的4%,如果腐蚀问题能够处理的更好的话,我们的损失会少很多。我们看到的损失是有形的,还有很多无形的更应引起重视。比如腐蚀产物引起的大气、水、土壤的污染,影响到地球的环境,也影响到人们的健康。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根据资料表明,腐蚀问题遍及所有行业。由于腐蚀和为了预防与减轻腐蚀的危害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在我国被通称为腐蚀损失。由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包括:更换设备和构件费、修理费和防蚀费等;间接损失包括:停产损失、事故赔偿、腐蚀泄漏引起产品的流失、腐蚀产物积累或腐蚀破损引起的效能降低以及腐蚀产物导致成品质量下降等所造成的损失,腐蚀还可能造成安全和人身伤亡的恶性腐蚀事故。

  间接损失远大于直接损失,且难以估计。以化工流程设备腐蚀导致停产的腐蚀损失为例:中原油田1993年管线与容器腐蚀穿孔8345次,更换油管590公里,直接经济损失7000多万元,而产品流失、停产、效率下降、环境污染等的间接损失可达2亿多元。

  腐蚀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腐蚀造成原材料的损耗与资源的浪费。每年,约30%的钢铁产品因腐蚀而报废。

  2.腐蚀直接影响能源的生产与供应,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据《中国腐蚀调查报告》中对能源工业的调查和统计,石油与天然气系统、煤炭工业、电力系统,这三个能源部门总的腐蚀损失每年就接近200亿元。

  3.腐蚀引起环境污染直接导致水和土地资源紧缺:由于腐蚀导致设备工艺流程中的有害介质向外跑、冒、滴、漏所造成的污染,使全国水、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更为突出和尖锐。

  4.腐蚀事故阻碍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5.腐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腐蚀所带来的问题如此严重,如何做好腐蚀与防护的科普工作,杨老表示,除了印发科普手册、传播科普录像、举行科普讲座、开展科普活动等,还要善于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网络科普活动,要精心构思推广,设计出合适的、能够引起广大群众兴趣的方式进行科普,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另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一批从事科普的专业积极分子。

  人物简介:

  杨德钧: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金相热处理专业,毕业后留校金属物理教研室任教,1970年调腐蚀与防护专业教研室工作,曾二次赴苏联莫斯科钢与合金学院进修和高访,曾任表面科学与腐蚀工程系第二届系主任等职,是《材料保护》杂志第四、五届编委会委员,《功能材料》第四、五届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曾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第六届副理事长等职。1992年因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国务院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和证书。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