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媒体称江苏多市钢贸市场杂草丛生 钢材已生锈腐蚀
2014-03-28 14:07:17 作者:王海平来源:

  数年前一度红火的钢材贸易市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正越来越严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在江苏多个省辖市发现,昔日地方主要领导参与剪彩的钢贸市场已人去楼空,杂草丛生,有的市场前期堆积的部分钢材已生锈腐蚀,诸多一度风光的投资者早不见踪迹。

  自金融危机以来,钢材作为基本投资建设主要的原材料规模扩张,相配套的钢贸行业发展就显得更为突出。

  这其中,以有形钢材交易市场为主体的供销模式以几何速度在全国各地得以复制(“周宁模式”),并在实践中逐渐成为了套贷工具,至当下仍是危害地方金融稳定的主要祸首之一,银监系统亦多次下发文件提示风险。

  江苏各地目前有钢贸市场约1000家左右,注册钢贸商户超过2万。为何钢贸市场会演变为套贷工具?其融资模式的危险性如何?为何银行会被套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早在担任政协江苏第十届委员期间,南京财经大学金融风险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陆岷峰就已关注到钢贸市场融资所带来的问题,并赴多地进行实地调研。

  由实体经营转向融资平台

  《21世纪》:至少在3年前你就建议防控钢贸市场融资可能会带来的金融风险,但有关部门认为实际的情况并不是像你描述的那么严重。

  陆岷峰:钢贸市场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融资维持日常经营周转,只有自身实力不断发展壮大,自有资金不断积累,才能良性循环。但这一论断是基于市场投资者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前景而做出的。只要经济增速不出现明显回落,钢材市场盈利空间和时间就能保持下去。

  而实际上,全球性经济下行已经维持了较长时间,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钢材需求量和价格波动大,利润渐趋薄弱。江苏省对此已高度重视,省内如江苏银行早在2010年就对钢材市场的融资进行了风险预警控制和退出,这意味着实际风险早已经展示。

  《21世纪》:从现有披露的消息看,钢贸市场从实体经营转向融资平台成为一个共性,你如何分析这一变化?

  陆岷峰:钢贸市场也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本身并不是危害金融市场秩序的动因。但实践中蜕变为一个畸形的融资平台,变成了银行正常信贷流向期货和房地产市场等高投机行业的渠道。

  钢贸市场内主要有“投资者、钢贸企业和担保公司”三大主体,其正常的融资模式是:具有相当实力的钢贸企业或者其他投资者,出资拿下一块土地,然后建几排相应的门面房,弄几个比较大的仓库,成立一家有形钢材市场,之后开始招引钢贸企业入驻,收取一定的租赁费用,很多初入钢材市场的商户没有多少自有资金,在钢材市场的指导下,花几万块钱注册一家一二百万的注资公司,之后寻找一家有实力的大公司,通过交付小额押金的形式,筹借一小部分钢材,然后将这批货物推向市场,由商户承担所有收益和利润。

  销售后,大公司在钢厂结算价格基础上每吨加收一定金额对商户结算,商户需要支付大公司利息及结算费用。在此交易过程中,商户对货物没有所有权,只有销售权。商户需收到买方全款后,向大公司支付货款,再将货物交给买方。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经营,市场内钢贸企业下游客户逐渐增多,销售渠道逐渐拓展,随着交易量的增长,一方面,钢贸企业需要更多资金来满足日常经营周转,同时其在银行的账户上也有一定量交易流水,此时钢贸企业便寻找下游客户开具销售合同到银行申请贷款。

  问题是,随着钢贸行业的发展,钢材市场融资模式逐渐演变、异化,他们发现单纯经营钢材,获取的利润太低,逐渐将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投向房地产、股票期货市场、金融公司或民间借贷等高收益行业,当这些在投资、投机领域崭露头角的钢材市场获得地产、金融股权后,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能够获取高额利润,于是渐渐抛弃原来的钢材销售这一主营业务,所有的资金逐渐流出钢贸领域,开始体外循环。

  此时,原来的钢材市场融资模式异化出钢材重复质押、空单质押、互保联保、钢材市场自有担保公司担保以及“准金融”融资平台模式,这几种模式本身都积聚着很大信用、关联风险,在不断被复制使用中,风险迅速扩散,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严重危及金融的系统性安全。

  套贷模式:三位一体

  《21世纪》:就江苏省内钢贸市场爆出的一些问题,如资金被挪用等,不过地方政府在处理中并未透露更多的信息,你在调研中有什么发现?

  陆岷峰:钢材市场运作一段时间以后,基于市场内商户的融资需求,一般都会成立一家担保公司作为钢材市场的配套机构,专门为商户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其运营模式是:入驻市场商户提交融资担保申请,担保公司负责对联保商户的基本情况、资金需求、个人信用、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同时运用内部封闭运营手段,控制商户的货物流。

  值得注意的是,入驻钢材市场的商户大多是投资者的亲戚、朋友,甚至老家整个村里的人都带来,每人名下注册一家钢贸企业,这样整个钢材市场实际上就成为了一个经营融资主体(实践表明多为闽商)。

  投资者在担保公司组建好以后,马上将资金抽逃,同时购入部分钢材,在市场内各钢贸商间相互倒腾,制造现金流和交易的繁荣假象,钢材市场为了使内部各钢贸商的财务管理能够达到银行的授信标准,组建了专门的代账机构为其提供专业的代账服务,这样通过空壳的担保公司为接近空壳的钢材市场内各钢贸商提供保证担保的方式向银行融资,就形成了钢材市场投资者和配套担保公司、贷款担保商户“三位一体”的融资模式。

  当这些在投资、投机领域崭露头角的钢材市场获得地产、金融股权后,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他们能够获取高额利润,同时调整了手中的资产组合,更加符合银行的信贷要求,再通过将这些资产超额评估后二次抵押给银行,此时的担保条件表面上看更强,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这样,既保证了收益的获得,也保证了钢材市场本身的资金流,此时钢材市场融资已经发展成为“准金融化”模式。

  比如,某钢材市场从银行获得1000万贷款,然后投资等值地产,通过第三方评估成1200万后抵押,二度从银行获得840万元贷款,并将360万元余值抵押给小贷公司或者通过担保公司再次从银行贷款,即可再套得至少250万元贷款。即钢材市场的1000万元贷款最后出来1090万元,然而这1090万元又可再次投资地产、金融股权等,在房地产、金融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这样的投资年收益很高,然而一旦行情转变,政策转向,其资金链自然断裂。

  被绑架的银行

  《21世纪》:按照你的分析,仅仅有购销合同,许多钢贸商的实力仍然达不到银行的授信标准。银行为什么还放贷?

  陆岷峰:我们发现,钢贸市场采取其他的加强担保方式,以满足银行的贷款要求,在钢材市场融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将自有土地、房产等资产抵押获取银行贷款,这是最初级、风险最小的融资模式;第二种模式主要借助钢材的保值属性,采取质押方式将从大公司筹借的钢材向银行质押申请贷款;第三种是通过向钢材市场缴纳担保保证金,寻求钢材市场提供保证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

  钢材市场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实力,与银行都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而且钢材市场熟悉内部钢贸企业,辅以封闭运作模式,通过结算中心将入库出库的货物按规格有序录入仓储管理系统,做到出入库的统一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因此这种担保方式能够得到银行的认可。

  第四种是寻求第三方担保公司担保的方式向银行申请贷款。随着我国担保行业的发展,许多银行都和担保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为本身资质无法满足银行授信要求的法人和个人提供担保,提升其信用级别,使他们能够顺利获得银行贷款,不断发展。

  总的来看,这四种方式获得银行贷款,其自有资金和银行资金均在体系内循环,扣除各方财务费用和钢材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钢贸企业的营业收入和现金流能够较好覆盖银行贷款,钢材市场和钢贸企业通过融通资金均能够实现自我发展。总体来讲,这几种融资模式可行且风险可控。

  《21世纪》:也就是说,银行被绑架了?

  陆岷峰:假设一地区的钢贸市场融资规模为1000亿元,平均成本按15%计算,银行能够取得近150亿元的丰厚回报,所以钢贸市场和银行之间的相互促进很明显。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钢材市场运作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从银行角度讲,对钢材市场授信,保证金存款能够迅速增加,综合收益也很高,因此许多银行会抢占区域内钢材市场。

  以江苏某地级市市区的一个钢材市场为例,截至2012年4月, 这一钢材市场4家商业银行共融资5.4亿元。一家钢材市场,多家银行对其授信,就形成了多头贷款,而且各家银行的担保条件几乎一致,均被钢材市场牢牢绑架,难以从容退出,一旦出现问题,区域内银行系统必将震荡,系统性风险难以化解。

  钢材市场投资者、融资方、交易对手方及担保方存在非常复杂的关联关系,很难实时跟踪资金流向,甚至有的钢贸企业上游客户、下游客户均在市场内,很容易制作各种假交易合同,资金能够按照假合同的约定流动,这样既可以在市场内各钢贸商的银行账户上体现出充足的现金流,又使得资金最终用途难以确定。

  银行对钢贸企业授信尤其注重现金流和贷款用途约定,然而钢材市场资金暗箱操作,加上各家贷款银行间是竞争对手,中间缺乏沟通,使得资金流向更加难以确定,加大了银行授信审查和日常监管的难度。

  当然,钢材市场的投资者对银行放贷人员采取了诸多“软措施”,有不少人被对方捏住把柄。

  信用担保风险凸显

  《21世纪》:既然你说四种主要的融资模式可控,对金融系统的风险又在哪?

  陆岷峰:从已经发生的钢材交易市场的金融危机来分析,其融资模式带有先天性的不足。

  首先,重复质押、空单质押现象较为普遍。如,钢材市场一般都是通过交付部分押金的方式,从上游大公司手里取得钢材,但是这些钢材货物的所有权仍归属上游企业,拿到钢材后,钢材市场内相熟的钢贸企业之间运用同一批钢材存货,相互间流转使用,专门供钢材市场应付银行的授信盘货审查,最严重的时候,同一批存货会被多家钢贸企业重复借用。

  数据显示,有一段时间上海钢材市场用于质押的螺纹钢总量约为103万吨,达到其库存总量的2.79倍,出现了有的银行在风险处置时不能对钢材质押品主张权利的现象。

  其次,信用担保风险突出。钢贸市场壮大后,商户大多来自同一区域,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亲戚朋友关系,在这种背景下,钢材市场倡导公司联营模式,即市场内部钢贸商将资金集中统一配置,集中进货营销。这样市场内相熟企业间的互保联保担保方式就成为常态的融资模式。通常情况下,几家彼此熟悉的企业自愿结合起来组成一个联合体,称为“信用共同体”,信用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担保,共同向银行申请融资。

  通过互保联保模式获得银行贷款实际上是一种风险敞口达80%的纯信用贷款,完全依赖钢贸企信用担保,加之钢材市场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从银行获得大量资金支持,而且在银行注重存款考核的现实情况下,通过给钢材市场授信开立承兑汇票能够使银行存款业务得到较快提升。

  因此,许多银行会抢占区域内钢材市场,对钢材市场内钢贸企业集中授信,甚至有时仅仅一家支行的钢材市场贷款就达几千万元,达到其贷款总额的20%多,有的银行70%的承兑汇票都是开给钢材市场,而在钢材市场贷款中,信用担保保证模式占比很高,如此大规模信用担保贷款便存在着很大风险。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地方。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