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国内腐蚀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6-11-01 16:45:15 作者:李玲珊 来源:《腐蚀防护之友》

 

a.jpg

 

  初秋的北航,林荫开道,树叶黄绿斑驳,清风习习,让树叶间的落影轻盈跳跃,空气凉爽而清新,学子们来来往往,迈着轻松欢笑的步伐,整个校园到处荡漾着青春的气息。朱立群教授已年过花甲,但精力充沛,神采奕奕,依旧奋战在科研和教学的第一线。他本科到博士的全过程学习都是在北航完成的,之后又一直在北航执教,与北航材料学院一起成长的四十余载,让他亲眼见证了北航腐蚀学科的发展和壮大。请您跟随记者的采访一起了解和认识北航材料学院腐蚀学科的发展现状……

 

  记者:请您简单概括一下北航材料学院腐蚀学科的发展现状。

 

  朱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起源于 1954 年成立的航空冶金系,现下设材料科学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系、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系。其中,材料物理化学系原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腐蚀与防护专业,始建于 1956 年,于1981年建立硕士点, 1999年建立博士点。


  2001 年正式成立为材料物理化学系,学科覆盖了化学一级学科、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和腐蚀预防研究方向。系内目前主要包括:应用电化学、材料失效与环境稳定性、现代表面防护技术与工程、学品与精细化材料化学等。经历了近六十年的发展,材料腐蚀与防护学科在北航材料学院包容的学术氛围下呈网状发展,独具特色,不是纵向的,而是同其他学科交叉,有很多的学术交叉点,形成庞杂的“网”。网状结构的发展,科研经费的支持,创新的思路,人才队伍的建设,使得近十年是北航腐蚀学科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科研与应用相互推动,可以说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涉及的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


1

苏联专家来访,右二为朱永昌教授,右一为朱立群教授

 

  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以钟群鹏院士、徐惠彬院士、王华明院士以及 6 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 7 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代表的一流师资队伍。现有教授 45 名,研究员 1 名,副教授 29 名,博士生导师 47 名 ( 其中兼职博导 5 名 )。形成了“超常服役环境金属智能材料”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高性能非平衡材料科学与技术”和“高性能金属材料激光制备与成型”


  教育部创新团队、“先进高温材料与涂层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因材料腐蚀与防护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所以在北航不仅仅材料物理化学系在做腐蚀与防护方面的科研项目,其他系的很多教师在做的科研项目中也都包含着材料腐蚀与防护的相关研究内容。


2

朱立群教授同团队其他成员现场探讨和解决问题

 

  记者:北航材料学院腐蚀学科有哪些主要研究方向?


  朱教授: 概括来说,现在的北航材料学院腐蚀与防护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1)常温条件下的功能涂镀层及表面技术;(2)航空航天结构材料腐蚀与表面先进防护技术;(3)高温结构材料及功能涂层;(4)结构材料的服役与失效分析; (5) 非晶材料的腐蚀;(6)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环境失效; (7)轻合金材料的表面防护技术等。


  回顾北航材料学院腐蚀与防护学科的发展,腐蚀与防护这个方向依托于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而发展,在北航做材料腐蚀与防护科研的人不局限于材料学院,其他学院也有一些老师在做腐蚀与防护的科研工作,如飞机的材料结构一体化,材料在环境中的老化失效,以及对应的材料腐蚀老化防护技术;再如,高温环境下航空发动机材料的腐蚀与防护问题。而材料学院的材料物理与化学的腐蚀与防护方向,也同时拓展了新能源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如橡胶、塑料、玻璃等)的环境老化失效。总的来说,北航材料学院腐蚀与防护学科研究的面拓宽了,研究的内容更深了,以航空航天需求牵引来从事科研及工程应用,涉及航空航天、核工业环境、微氧环境等相关腐蚀与防护的研究工作。


 
记者:北航材料学院有哪些腐蚀与防护科研相关的实验室?


  朱教授: 北航材料学院的实验室是供多个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使用的,腐蚀与防护相关的科研项目在开展过程中,涉及到哪个实验室相关的内容,就可以使用对应的实验室。材料学院是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航空材料与结构功能实验室的建设单位。依托材料学院建设的实验室还有空天先进材料与服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材料与薄膜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民航安全技术和鉴定重点实验室、大型整体金属构件激光直接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商飞 - 北航民用复合材料制造中心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3

郭洪波教授在2015年(第二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作邀请报告

 

  材料学院的实验室资源还是很丰富多样的,除了这些大型实验室 / 中心,还有很多的小型实验室,用于日常教学和科研。概括来说就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先进材料制备实验室、热处理实验室、光学金相实验室、X 射线实验室、电子显微分析实验室、材料高温动态服役行为实验室、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化学实验室、材料成分分析实验室,拥有电子探针、扫描电镜与能谱仪、X 射线衍射仪、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与原子力显微镜等大型仪器设备和真空熔炼炉、热处理炉、双螺杆挤出机、金相显微镜、拉伸仪、热膨胀仪、同步热分析仪、磁性能分析、紫外 - 可见 - 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进行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材料化学成分分析等性能测试的实验仪器设备。


  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共拥有实验教学面积 4196 平方米,固定资产约4642多万元, 实验设备591台套。


4

刘建华教授(左一)、宫声凯教授(左三)参加第十七届全国疲劳断裂腐蚀学术会议

5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Frank Cheng教授到北航进行学术交流

 

  记者:请您谈谈北航材料学院腐蚀学科相关的重大科研成果或典型案例。


  朱教授: 说起最具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当属徐惠彬院士团队的“宽温域耐腐蚀巨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应用”于 2008 年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巨磁致伸缩材料在航空航天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国际上先进的 Terfenol-D 巨磁致伸缩材料无法满足空天大温差环境需要。而且,巨磁致伸缩材料稀土元素含量超过 60%,其富稀土 R 相极其活跃,在海洋服役环境下极易腐蚀,造成材料失效。徐惠彬院士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宽温域巨磁致伸缩材料,使用温度范围拓宽到 -80 ℃ ~ +100 ℃, 与 国 际 先 进 的Terfenol-D 巨磁致伸缩材料相比,使用温度范围拓宽 1 倍以上,低温性能提高4 倍。同时,在磁致伸缩性能基本相当的情况下,耐腐蚀性能提高 10 倍,并获得应用,这项成果是很振奋人心的。


b.jpg

 

  北航材料学院已凝炼形成失效分析、高温结构材料及涂层、特种功能材料、轻合金及非晶材料、腐蚀与防护、先进陶瓷材料、计算材料学、纳米能源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等十大科研方向。传统的腐蚀与防护方向的科研成果也有很多,代表性的成果就举两个例子吧,一是航空产品用憎水剂及憎水处理技术,二是镀硬金技术用于空间滑环、滚环产品。单拿这个镀硬金技术来说,要求具有低的摩擦和长期空间环境的适应性,当时为攻克难关技术难关,整个研究团队的老师与学生,都放弃节假日休息,反复研究,多次失败后继续改进,成果来之不易。


 
记者:北航材料学院腐蚀学科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何?


  朱教授: 北航材料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很多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获得了多项北航校级国际重点合作项目资助, 邀请包括德国、 美国、 日本、澳大利亚在内的国际知名学者 20 余名来北航讲学、学术交流和短期访问。近5 年来获得了 5 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资助,在高温涂层、钛合金、非晶材料、复合材料等方面与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著名研究机构开展了合作研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关键科学技术等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某些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曾有一种涂料用到了国外。


  同时,北航材料学院也招收和培养了很多留学生,国际学生可以参与民用项目的科研工作,做涂镀层及腐蚀分析等研究工作。有很多巴基斯坦籍及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国际学生在北航材料学院学习,巴基斯坦籍的学生毕业后在巴基斯坦空军起很重要的作用。


6

朱立群教授在项目现场同其他技术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记者:请您为我们讲讲科研团队攻关的故事。

 

  朱教授: 我们的团队很勤奋,在国家任务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没有节假日,老师和学生都在努力的工作中。我们也是被感动的,我们国家的航空航天科研人员就是这样的,有时候我们看到了航天人在现场的工作,他们就是累了困了坐着就睡着了,醒了继续工作,那是一种拼搏的精神。对于我们教师和学生都是很好的教育,尤其是这种教书育人,使得学生的成长更快,很多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胜任工作,迅速成长为单位的骨干。


  做材料腐蚀与防护科研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希望年轻一代的腐蚀与防护工作者能继续努力,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物简介

 

7

 

  朱立群(1955-),山东菏泽市人,工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96年、1998年、2002年、2009年、2014年、2015年作为访问学者到日本琦玉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所等进行科研合作。


  担任2008-2013年度教育部高等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理事,北京表面工程学会理事长。


  在国内外专业期刊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5本,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及科技成果奖励。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