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出版集团 (NPG) 携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CSCP)共创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 强强合作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
◇ 价值共享、世界一流的开放获取出版物
◇ 开放获取共促科研成果的传播
应对材料腐蚀防控全球挑战,国际期刊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于中国问世
材料腐蚀或材料在环境中的性能退化不仅成本高昂,也构成一种安全隐患。据估算,全球每年在材料腐蚀上的损失要超过 2 万亿美元。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出版集团已与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CSCP) 达成协议,双方将合作出版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 《 npj -材料腐蚀》 ) ,以帮助应对这一全球问题。这将是材料腐蚀与降解研究领域第一个高端的开放获取期刊,其覆盖范围也最广,涵盖了金属与非金属材料。
“尽管腐蚀问题会影响到许多行业,但我们对其内在基本机制的理解却受限于腐蚀与防护领域没有实现充分的知识共享。这制约了我们制定有效措施,防控材料腐蚀与降解的能力。”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王福会研究员说。“我们与自然出版集团合作推出这一开放获取期刊,非常令人振奋,因为这意味着该领域所有的前沿发现和最佳解决方案,都可以供所有人免费、不受限制地获取。”
《 npj - 材料腐蚀》旨在发表经过同行评审的最高质量的原创论文、综述文章及简报等,以反映金属及非金属材料腐蚀和防护领域的基础科研发现和技术进展,尤其是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新的启示意义的突破性科研成果。
“该刊的推出恰逢其时,因为近年来材料腐蚀与降解研究领域在科研数量、质量和多元化方面都有了极大提升。我相信,借助其独特的定位,该刊将成为全球科学家分享相关知识、提高研究效率,以及增加科研成果可见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尼克·坎贝尔博士(Nick Campbell)说。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 Nick Birbilis 教授与法国原子能和新能源委员会(CEA)的 St éphane Gin 博士将担任新刊的共同主编。
该刊所涵盖的科研课题将包括有关天然及合成材料、金属及非金属材料腐蚀 / 降解基本机制和动力学的理论、试验性和模拟研究;纳米 / 原子直至宏观尺度上腐蚀(降解)的特点;借助先进材料和技术等手段的腐蚀防控;包括传感技术在内的腐蚀检验和监测;先进材料环境稳定性和耐久性及新兴应用中的腐蚀防护问题;核废料存储材料的长期稳定性与耐久性。
《 npj - 材料腐蚀》于 2016 年 6 月 1 日起开始接受投稿。

寄 语
自然出版集团是基础研究领域国际领先的学术出版机构,是全球科学研究重要的风向标。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北京科技大学同自然出版集团携手共创“自然合作期刊”——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相信它将会成为材料腐蚀领域最重要的展示平台之一。祝愿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蓬勃发展,希望各界腐蚀防护工作者踊跃投稿!

希望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借助自然出版集团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将更多世界级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带到中国,为中国腐蚀学科的发展及研究机构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竞争与合作搭建一座重要的桥梁,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创新作出更多贡献!

热烈祝贺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期刊隆重出版!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 Nature 及其子刊都是享誉全球科学界的顶尖学术期刊,相信在自然出版集团、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和北京科技大学三方共同努力下,在各界同仁的支持下,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期刊一定会越办越好,成为全世界材料腐蚀领域学者交流、分享高水平研究的一流学术平台。

新的期刊,新的起点,新的家园。让我们一起在新家园里共同努力耕耘,把 NPGMaterials Degradation 办成腐蚀领域的新高地。


《自然》的起源
引领科学近150年,《自然》杂志从何而来?
十九世纪的欧洲见证了人类在科学和数学领域的巨大进步,各类德语、法语以及英语出版物纷纷出现,并记录了人类的智慧结晶。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英国取得了技术及工业空前的进步。1950 年代至 1960 年代之间,英国的科普类期刊的数量翻了一番。当时,最受追捧的科学类刊物当属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刊物,牛顿、法拉第的众多伟大作品,以及达尔文的早期作品都通过这些刊物传播。
在维多利亚时代, 科学和技术备受推崇, 拥有教育背景的公众渴望从像 《爱丁堡评论》 及 《威斯敏斯特评论》
这样的期刊中汲取信息。1860 年四月刊的《威斯敏斯特评论》刊登了赫胥黎的一篇一万四千字《物种起源》
评论文章。赫胥黎和亚瑟·华莱士、诺曼·洛克耶等学人为这些期刊撰稿,一来增加了收入,二来也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社会地位。
那时,诺曼·洛克耶已是声名鹊起的天文学家,他对太阳光谱的研究足以让他进入英国皇家学会。除了给杂志撰稿, 他还通过麦克米伦公司出书。 在1869年, 诺曼·洛克耶说服了麦克米伦公司创办一份全新的周刊,这份周刊就叫做《自然》。同时,诺曼·洛克耶成为《自然》杂志第一任主编,并在这一职位上任职达 50 年之久。《自然》杂志的处女刊发行于 1869 年 11 月 4 日。

在此之前,《园丁纪事》曾是达尔文发表作品的首选之地。1869 年 12 月 18 日,《自然》杂志第三期刊登了达尔文的评论性文章 《冬季灌溉作物施肥》 。 此后的十年里,《自然》杂志深受达尔文的青睐,他发表的 71 篇作品中有 41 篇刊登在了《自然》杂志。
《自然》杂志早期的撰稿人囊括了众多杰出的科学家。很快,年轻科学家们也认识到了在一份周刊上刊登自己研究成果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历史中,《自然》杂志更为广阔层面的意义在于,它在十九世纪后期定义了科学,在 20世纪初期促进了科学国际合作,在李森科时代和冷战中促进了智识的自由。到了今天,《自然》杂志已经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是科学界公认的顶级学术期刊之一。
数说《自然》杂志


著名杂志 《自然》 ( Nature ) 周刊是自然出版集团 (NPG)的品牌刊物,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综合性科技期刊,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自从 1869 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
最新影响因子

据 2014 年期刊引用报告(汤森路透集团 2015 年提供),在为数众多的综合性科学期刊中,《自然》杂志被引用的次数名列世界第一,影响因子最高。影响因子是汤森路透集团 ( 美国费城 ) 提供的一个期刊评价指标,计算方法是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下面列出了自然出版集团(NPG)下属部分期刊近两年的影响因子:

目的和范围
《自然》杂志每周发表经过完善同行评审的研究。 《自然》杂志的编辑是基于论文的独创性、重要性、跨学科性、及时性、易理解性和结论性等方面作出决定。《自然》杂志同时也提供及时、具权威性和有深度的新闻,以及对科学、科学家和大众有影响力的专题和未来趋势分析。
《自然》杂志的使命
首先,通过迅速发表各科学领域的重大进展为科学家服务,并提供一个报告和讨论科学新闻和科学问题的论坛。
其次,确保科学成果快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以使它们在学术研究、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自然》杂志的使命 (original mission statement) 最初发表于 1869 年 11 月 11 日。
自然奖项
《自然》杂志目前支持两个奖项。一项是由《自然》杂志运营的“自然科学恩师奖”,用以奖励那些在指导年轻科学家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主要科学家。 另外一项是由 《自然》杂志支持的“艾本德欧洲青年研究者奖”,由一个独立的科学小组每年挑选一位年轻的科学家进行奖励。
“自然合作期刊(npj)”知多少
“自然合作期刊” ( Nature Partner journals, npj )
携手合作,推动高端开放获取
全新的系列期刊 Nature Partner Journals 采用在线开放获取的出版模式,由国际知名科研机构联袂出版。凭借强大的编辑团队和世界一流的出版理念,该系列刊物致力于发表经同行审阅的、具独创性的优秀研究成果,与全球科学界共享。
兼具强有力的编辑团队和先进的出版平台,向全球科学界传播高影响力、同行评审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范围涉及多个学科,涵盖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高品质开放获取出版平台。
在每个学术领域, Nature Partner Journals 系列期刊在全球范围内只会推出一本期刊,避免直接竞争的同时自然出版集团全力致力于和每个合作伙伴共同创造期刊的最大化成功。
刊 名 均 以 Nature Partner Journals 的 首 字 母 缩 写 npj 开 头, 如 npj Quantum Information, npj Systems Biology andApplications, 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 npj 系列期刊是自然出版集团旗下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以 nature 冠名 (naturebranded) 的合作期刊项目。
了解更多关于 Nature Partner Journals 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请访问 http://www.nature.com/partnerpublishing
npj在中国
近十年来,中国在研发强度、科技论文产出量、科技论文影响力等指标上呈现倍数增长。中国的科技整体水平已经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 步入跟踪、 并跑、 领跑并存的新阶段。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近期发布的 《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
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中国已经与 156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加入了 200 多个政府间科技合作组织,200 多位中国科学家担任国际合作组织的领导职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已逐渐成为《自然》学术会议的主要举办地和新兴“自然合作期刊”的主要供给侧。
近两年,自然出版集团(NPG)接连同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签约共同推出在计算材料学、表型组学、环境污染控制、柔性电子、量子材料等不同领域的“自然合作期刊”。
1、 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自然出版集团以伙伴关系合作出版 npj ComputationalMaterials ,发表结合计算模拟与设计的材料学一流的研究成果。主编为陈龙庆博士,美国宾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工程科学与力学系、数学系的杰出教授。共同主编为陈立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 npj Molecular Phenomics

复旦大学出版社与自然出版集团共同作为战略投资方,借助复旦大学及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的学术优势,联合出版“自然合作期刊”系列电子期刊 npj Molecular Phenomics 。三位共同主编分别为复旦大学金力院士、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 Jeremy Nicholson 教授和美国杜克大学Arthur Moseley 教授。该刊从 2015 年 10 月开始接受投稿,为表型组学这一新兴学科领域最重要的科研成果提供发表平台。刊物将专注于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旨在支持和促进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 并为制定精准医疗的全面解决方案铺平道路。
3、 npj Pollution Control

同济大学与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出版,是自然出版集团在中国环境领域推出的首个“自然合作期刊” 。 npj Pollution Control 尤其注重提供原创和创新的方案, 以解决全球所面临的环境挑战,这包括气候变化、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大规模城市化、有毒废物、清洁水源、空气污染防控、绿色制造、可再生能源等。
4、 npj Flexible Electronics

柔性电子是一项在柔性底板上安装电子线路的技术,其中涉及有机光电装置、有机太阳能电池、可穿戴传感器、柔性薄膜晶体管、有机存储、柔性能量存储及转换装置等研究,在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可穿戴装置、可植入医疗设备及消费电子等。
npj Flexible Electronics 由南京工业大学与自然出版集团联合创刊,发表柔性电子方面的原创论文、评论文章和短篇通讯,反映该领域最新的技术突破和进展,尤其是先进柔性材料、柔性光电装置,以及与柔性装置及先进制造相关的新现象和应用。通过这一新刊,双方旨在打造一个高水准的跨学科交流平台,帮助科研人员分享和推广柔性电子领域的科研成果及应用。该刊于 2016 年 5 月开始接受来自全球各地的投稿。
5、 npj Quantum Materialsnpj Quantum Materials

由南京大学与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出版,发表经同行评审的高质量的原创论文,以及评论、编读往来、会议报告等内容,涵盖量子材料及其基本特性、制造和应用等,反映该领域的最新科学进展。共同主编为斯坦福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及斯坦福大学材料和能源科学研究所 Steven Kivelson 教授和罗格斯大学物理学校董教授、凝聚态与材料学家Sang-Wook Cheong 教授。该刊于 2016 年 4 月开始接受投稿。
揭开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的神秘面纱
合作伙伴简介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是在线出版、完全开放获取的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材料腐蚀与防护领域(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均包括在内)一流的研究成果。本刊由自然出版集团(NPG)与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CSCP)、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出版。主编为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Nick Birbilis 教授和法国原子能和新能源委员会Stéphane Gin博士。
自然出版集团(NPG)

自然出版集团(NPG)以出版高质量的科学和医学信息而闻名,是基础研究领域国际领先的学术出版机构,拥有《自然》、《自然材料》、《自然纳米技术》、《自然光子学》、《自然化学》《自然物理学》和《自然通讯》等顶级学术期刊。NPG 出版的期刊,在线数据库及服务广泛覆盖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应用科学和临床医学领域。集团旗下创刊于 1869年的《自然》,一直在致力于满足科研工作者的需求,现已成为最重要的国际学术周刊。除《自然》之外,NPG 还出版了自然系列研究类期刊和综述类期刊,以及高端学术期刊与学会刊物。在互联网上,nature.com 每月为超过 600 万访问者提供阅读 NPG 出版物和使用在线数据库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阅读《自然》的新闻和社论,登录 NatureJobs (Nature 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Nature Network 和 Nature 教育出版的 Scitable.com。日前,自然出版集团已更名为 Nature Research。
2015 年,自然出版集团、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麦克米伦教育、施普林格科学与商业媒体强强合并,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自此诞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书籍出版公司,其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背后,更是从作者、同行到应用方、产业界的数百万科技人才在进行国际交流。集团旗下汇聚了一系列备受尊敬和信赖的品牌,以各种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内容。 施普林格 · 自然集团出版了全球最多的学术书籍,以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期刊,同时也是推动开放研究的先行者。集团在全球约有 1.3 万名员工,遍及 50 多个国家。
更多关于 NPG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的介绍请访问 http://www.nature.com/npg_/company_info/index.html更多关于 Springer Nature 的介绍请访问 www.springernature.com更多关于 Springer Nature 的介绍请访问www.springernature.com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CSCP)成立于1979年, 是一家致力于促进腐蚀研究和教育,以推动中国及全球腐蚀防控事业的全国性非赢利机构。学会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管理下的一级社团组织。
目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腐蚀防护工作者开展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是该领域主要国际组织的机构成员。学会汇聚了全国腐蚀与防护领域的科研和工程人员,现有来自学术和行业机构的 2 万多名个人会员和 160 个团体会员,设有 5 个工作委员会,专注于不同腐蚀研究课题的 20 个专业委员会,以及一个由世界腐蚀专家代表的海外分会。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下设的 20 个专业委员会具体如下:
1、航空航天专业委员会
2、能源工程专业委员会
3、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4、高温专业委员会
5、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
6、中国腐蚀与防护建筑工程专业委员会
7、缓蚀剂专业委员会
8、环境敏感断裂专业委员会
9、耐蚀金属材料专业委员会
10、土壤专业委员会
11、化工过程专业委员会
12、非金属专业委员会
13、涂料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
14、防腐蚀施工与技术专业委员会
15、热浸镀专业委员会
16、承压设备专业委员会
17、高分子管道和容器专业委员会
18、汽车腐蚀与防护专业委员会
19、石油化工腐蚀与安全专业委员会
20、油气田及管道腐蚀与安全专业委员会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创建于1952年, 原名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工科为主, 工学、 理学、 管理学、 文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 工程”、“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
北京科技大学是国内腐蚀学科创建和发展最早的院校之一,是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的挂靠单位,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下属的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是全球最大的腐蚀中心,由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综合研究中心(即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环境断裂”教育部重点试验室、教育部“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腐蚀、磨蚀与表面技术”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材料基因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表面纳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以腐蚀中心为依托申请成立的“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筹)”等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构成,主要从事材料环境断裂、高温腐蚀与表面工程、 腐蚀控制系统工程、 电化学工程与材料、 环境损伤与控制方面的研究, 目前负责国家自然腐蚀野外台站、国家重大基础条件平台建设、“973”“863”、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众多面上基金项目、军工项目等国家项目和其它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以及厂协项目。
期刊主编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Nick Birbilis 教授

Nick Birbilis 教授是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在材料腐蚀领域发表了 250 多篇论文,涉及腐蚀、腐蚀防护、电化学材料科学、冶金、材料特性与设计等多个方向。他荣获过很多大奖,包括被选举为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会士、中国科学院“李薰研究奖”、NACE H.H. Uhlig Award等。2015 年, 他 被 任 命 为 WoodsideInnovation 主席。
法国原子能和新能源委员会 Stéphane Gin 博士

St é phane Gin 博士,硕士毕业于法国 著 名 大 学 Orléans University,1994年博士毕业于法国著名大学 PoitiersUniversity。自 1995 年以来,他一直在法国马尔库尔核电站的原子能和新能源委员会工作,是玻璃材料腐蚀问题领域的知名专家。
2001 年,他成为法国原子能和新能源委员会核废料处理调节部门“玻璃固化体长期行为”团队的带头人,该团队共有 25 名成员,主要研究高级、中级废料玻璃地质处置相关的基础与应用问题。 2012—2013年, 他曾任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客座科学家。
目前担任比利时、英国和美国高级废料管理咨询委员会的顾问,也曾是期刊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核材料期刊》)的主编。他作为第一作者或合作作者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著写了多部核废料管理方面的专业书籍,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反响。
办刊目的与报道范围
自然合作期刊 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旨在发表高质量同行评议的原创论文、综述文章和短篇报道,讲述环境作用下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玻璃和聚合物)腐蚀(降解)及防护领域内的基础研究发现和技术。合作期刊重点研究材料腐蚀及降解的突破性研究、先进防护技术、先进材料环境稳定性和耐久性、以及新兴技术的最新动态。

发表论文主题包含但并不限于以下内容:
◆ 金属与非金属材料腐蚀/降解的基本机制 (包括岩石、 玻璃、 矿物、 金属、 聚合物和复合材料)
◆ 借助先进材料与技术进行腐蚀控制
◆ 腐蚀检测与监测,包括传感器技术
◆ 微纳米尺度下材料的腐蚀(降解)
◆ 先进材料环境稳定性和耐久性及新兴应用中的腐蚀防护问题
◆ 核废料存储材料的长期稳定性与耐久性投稿指南详细投稿说明请参阅:
http://www.nature.com/authorguide/npjmatdeg/npjmatdeg-gta.pdf
投稿指南
文章类型

字数限制
字数限制仅供参考。 编辑将会遵从同行评审所获得的反馈, 考虑提交超出推荐字数限制的文章。
如何提交
提交前的询问
请 通 过 在 线 稿 件 提 交 系 统(Manuscript TrackingSystem)进行提交。
提交网址:http://mts-npjmatdeg.nature.com/cgi-bin/main.plex
原稿的在线提交
我们只接收通过在线稿件提交系统提交的稿件。在提交稿件之前,请在在线稿件提交系统注册一个账户。
您将可以在线监控整个编辑流程中您提交的稿件的状态。
修订版的提交
评审后作者提交的修订版稿件需包括:
(1)回复信,逐条阐明您是如何处理审稿人所提出的评论的。如果您不同意审稿人提出的某点评论,请在回复信中提供足够的理由。
(2)针对原稿进行修改的标记版本需要标出根据审稿人评论进行的修改之处,以便于帮助编辑和审稿人进行审稿。请不要使用修订模式或插入批注。
(3)对原稿进行修改的无标记修订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