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为中国冶金史奉献的流金岁月—访北京科技大学退休教授韩汝玢
2016-01-01 00:00:00 作者:| 刘娟 田双 来源:《腐蚀防护之友》
    本刊记者| 刘娟 田双

       时下,南昌海昏侯墓重见天日散发绚丽光芒,张献忠沉船金银出水再登舆论高峰,宝藏考古热此起彼伏,有多少人知道它其中的奥秘?文物防腐与保护的工艺技术离不开年代鉴定、样品机理分析,才能对症施治。带着这样的好奇与疑问,《腐蚀防护之友》记者寻访到了著名的中国古代冶金史与冶金考古专家,北京科技大学退休教授韩汝玢老师。韩老师自上个世纪70 年代开始踏上冶金史和冶金考古研究的科研道路,近四十年来,她以殷殷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冶金考古工作中,直到退休,在为中国冶金史的蓬勃发展上,付出了毕生的努力和心血,依然对文物防腐领域满腔热情,对下一代年轻学者的发展充满期待。
 
       请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韩老师的精彩人生,重温老一辈冶金考古专家的心路历程,感受一种别样的风采年华。
 
       与冶金史研究的不解之缘

       故事从1956 年韩老师北京钢铁学院(1985 年更名北京科技大学,以下简称钢院) 金相热处理专业毕业,1956 年6 月任钢院金属物理教研组助教、讲师,理化系柯俊主任的学生秘书等职开始。
 
    文化革命结束后,她所在的教育史解散;那时,百废待兴,韩老师将重新分配工作,有两个选择:回到理化系或是去冶金史编写组。韩老师曾有幸参与到了《中国冶金简史》部分章节(第四章唐宋元时期第三节“冶金技术发展的社会原因”)校稿工作中,受到冶金史教研组丘亮辉主任的肯定,韩老师开始了从事冶金史的工作,自1977 年1 月与冶金史的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韩老师说:“1960 年至1964 年,我上在职研究生时的导师是柯俊先生,柯先生给了我很多的指导。”韩老师学习的专业是金相热处理,初步掌握了冶金史研究的所用仪器的使用和研究方法,她在对出土的金属文物进行制作技术研究是有基础的,但是,韩老师也认识到了自身对古汉语及金属文物的考古知识不甚了解。在来到冶金史组工作后,她十分注意相关内容的学习,以弥补对金属文物研究及防护方面的知识缺失,时任编写组导师的柯俊先生及先行同事给予她很多鼓励和帮助。回忆起恩师柯先生,韩老师深情地说:“柯俊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金属物理学家和科学技术史学家,他在我的成长中给予非常多关怀和教育,他的殷切期望也时刻鼓励和鞭策着我不断前进。”
 

 
  2002年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合影,左前二为韩老师,
右二柯俊院士1979年云南古矿口留影1993

 
“走出去”—“引进来”,将冶金史与现场考古紧密结合

       当时冶金史研究室仍处于初创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在古代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把出土金属文物蕴藏的技术、文化内涵尽量发掘出来,因此,冶金研究室组织小分队多次到考古遗址现场、博物馆去进行调查和考察,向考古、文物第一线工作者和相关单位宣传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什么,告诉他们金属文物的材质组成,如何制成,腐蚀产物是何物,需要样品残片的数量,研究结果有何技术、文化意义等,与考古文物工作者密切合作,开始进行了各种金属文物的系统的鉴定和研究工作。
 
       1979 年,丘亮辉主任带领韩老师、张长生 和有色院 朱寿康 总工、胡文龙首次到云贵地区进行调查,了解贵州麻姑有色冶金技术、云南昆明斑铜和乌铜的制作、东川古矿及炼铜技术、个旧传统炼锡法等,搜集到了很多基本的资料;当时探访了当地的冶炼老工人并召开座谈会,为实验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和经验。同时,韩老师接受研究任务,对河北磁县出土的元代铁器进行鉴定;赴湖北铜绿山古铜矿冶遗址考察。
 
       1980 年,在 朱寿康 、朱元凯教授的指导下,韩老师对铜绿山出土的铜渣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论文《铜绿山冶铜遗址冶炼问题的初步研究》在1981 年10月召开的BUMA 国际会议上交流,获得了广泛关注。
 
    据韩老师回忆,在贵州、云南地区调查时,当地的居民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而淳朴的老乡们对北京来的调查组非常热情,做了小米粥、炒鸡蛋,提供了超出他们生活水平的“款待”。
 
    老乡们的这种真挚之情深深感动了韩老师,也促使她励志要为冶金史的建设和发展更加努力。1977 年到1984 年,韩老师通过多年的野外参观、接触、调查金属文物,注意学习、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积累到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和经验。
 
    总结下来,韩老师参加会议或考察的脚步遍布全国各地,北到吉林、辽宁,南到广东、云南,西到新疆、青海,东到上海、江苏,约21 个省、市,130 余处文物考古部门。在这一过程中,韩老师对金属文物所涉及的技术和发展有了实质性的认识,她也获得了迅速成长。
 
    1984 年韩老师开始担任冶金史研究室(以下简称研究室)主任,主要专注古代钢铁史的研究,也兼及有色金属及其加工技术的研究。同时着手进行学科建设,争取设立硕士点。已担任副院长的柯先生非常关心团队的发展建设,韩老师说:“在学科发展建设方面,柯先生是总体设计者,我是具体的实践者之一。从1984 年开始到1996 年, 经过13 年的不懈努力,研究室完成了科学技术史学科体系的初步建设,学科理论和设备从无到有。
 
    之后,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先后建立了硕士点和博士点,这是研究所全体人员共同奋斗、携手努力的成果。”
 
    韩老师经过10 多年的研究积累,在中国古代钢铁技术的发展研究方面有了很多新的突破,先后参与到河南省铁生沟遗址的再探讨和百炼钢的研究等工作中。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是汉代河南郡铁官的三号作坊,前后经过两次发掘,于1962 年出版的考古学刊中做了发掘报告。但随着其他地区遗址的发掘,发现原来对铁生沟冶铁技术的解释受到当时认识的限制,有不足或不确切的地方,因此有对该遗址进行重新探讨的必要。1980 年,柯先生指派韩老师联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的赵青云、李京华等人,重新研究铁生沟遗址的原考古发掘记录,对采集入库的所有文物进行重新分析和观察,最终对遗址的冶炼性质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和判断,完成了《巩县铁生沟汉代冶铸遗址再探讨》的文章,并在《考古学报》上发表。之后,冶金史研究室为很多单位的考古研究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不断确立和夯实了在冶金考古和冶金史研究领域内的权威地位。20 世纪中国考古100 项重大发现中,研究室参加研究了与金属文物有关的30 项,其中27 项研究中撰写的研究报告在相关考古发掘专著中发表。
 
    冶金史研究室除了为相关考古单位服务与合作外,还与校外研究单位达成了很多影响深远的合作关系。如与中国地质科学院激光光谱实验室、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院光谱室合作,协助进行金属文物分析;有色院 朱寿康 总工购置的马弗炉、同位素源(Pu238、Am241)X 射线荧光仪,这些宝贵仪器设备韩老师可以无偿使用。广泛开展学习交流以外,与冶金部钢铁研究院电子探针室,冶金部矿冶研究院理化分析室,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资料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技术史、图书馆等单位也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
 
    触摸文化脉络 揭开神秘面纱

      考古是个神秘又充满魅力的领域,记者不禁充满好奇,韩老师有着丰富的冶金考古研究经验,利用科学、严谨的手段,揭开朝代冶金技术的神秘面纱,也在不经意间触摸到了当时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的脉络。在采访过程中,韩老师向记者讲述了她亲身经历的几个考古研究故事。
 
    故事一:百炼钢

      对于百炼钢的研究,1979 年,柯先生亲自鉴定山东临沂出土带有铭文“三十炼”环首刀,并向考古工作者预定了鉴定百炼钢的要求。考古专家徐州博物馆的王恺先生在徐州发现带有铭文的五十炼钢剑后,立刻找到柯先生要求进行检测,柯先生把鉴定的任务交给了韩老师。韩老师向记者说:“五十炼也是百炼钢的系列之一,当时,我采用钼丝切割仪切了小块样品,样品在进行研究后可以再镶回钢剑上。”韩老师利用金属材料知识,结合金相、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显微硬度、磷印和硫印等研究方法,并通过查阅古代文献资料和日本出土的百炼钢制品资料比较,从微观到宏观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最后,韩老师与柯先生合写了文章《中国古代的百炼钢》,发表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上,受到业内外广泛的关注。
   
考古和文物鉴定密不可分:
 
    考古是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以及依据这些遗存来研究人类历史。而文物鉴定是一项运用传统方法或现代科学技术分析辨识文物年代真伪、年代、质地、用途和价值的工作。文物鉴定贯穿于考古工作的始终,是考古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故事二:关于秦始皇墓箭镞的再研究

       韩老师在冶金史工作中一直非常重视田野调查、考古出土资料和实验室分析的综合研究,期间,在柯先生的指导下,研究室团队进行了出土的早期黄铜文物的鉴定和模拟实验,进行了越王勾践剑、秦始皇兵马俑铜镞的鉴定。韩老师团队利用金属学、冶金学及电子显微学在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柯先生曾经对秦始皇墓出土的一件乌黑箭镞表面做过分析,发现黑色表面含铬2%,而内部青铜中不含铬;满城汉墓也发现了一件类似箭镞,得出秦始皇时期已经出现镀铬处理的结论,并被专业书籍收录。
 
    但是韩老师等认为这是否是偶然现象?
 
    这结论需要进一步研究,她在秦俑考古工作者帮助下,又对8 件表面乌黑的兵器进行了鉴定,古代为什么会有这种偶然?并与学校化学教研室马肇曾老师等进行了重新研究。经过了一系列的模拟实验,发现铬通过一般的方法在青铜器表面是得不到致密含铬氧化层的,这件秦始皇墓出土的箭簇不是有意形成的,可能是污染或偶然的产物。虽然,新的研究结论把之前的结论给否定了,柯先生不仅接受,还请韩老师就新结论在1982 年昆明召开的全国科技史大会上宣讲,受到业界赞誉。新结论被撰写成文章《秦始皇陶俑坑出土铜镞表面氧化层的研究》,并在《自然科学史研究》发表。
 
    韩老师说:“柯先生的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崇高学风在研究所得到了优良传承,这也是学科建设中非常重要和宝贵的一笔财富。”
 
    故事三:镀锡技术与部落迁徙韩

      老师与美国丹弗艺术博物馆顾问埃玛邦克女士相识在1986 年郑州召开的冶金史国际会议上,两人一见如故。埃玛告诉韩汝玢西方收藏家和博物馆珍藏具有中国额尔多斯风格的青铜牌饰,表面呈银白色的表面层,美国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T.Chase 博士经XRF 分析与银元素无关,认为是经过热镀锡处理的。爱玛说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瑞典博物馆等国外大型博物馆中也出现了这种表面银白色的牌饰。拿着她收藏的牌饰找到了韩老师,经过韩老师取样鉴定,这种牌饰之所以是银白色是因为表面镀锡,而且表面含锡量较高,与内部结构也不相同。为了更好验证这一结论,韩老师等人到辽宁赤峰、宁夏固源、内蒙呼和浩特等地区搜集到十几个类似样品,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总结出表面热镀锡的金属学特征。研究证明:这的确是一种经过有意表面镀锡处理的器件,器件表面银白色,有单面也有双面,且不易继续锈蚀,是属于公元前6- 公元前4 世纪的制品;韩老师的团队孙淑云、姚智辉在四川巴蜀地区出土的虎斑纹矛兵器等的研究发现,斑纹处也有热镀锡的特征,属于战国时期的制品;李晓岑和韩汝玢考察云南滇池地区出土跪俑、铜鼓等表面银白色的制品,也有热镀锡的金属学特征,是属于西汉时的制品。韩老师等人针对这种镀锡器件进行了专门的课题研究,文献记载中有一支狄族部落从西北地区经过巴蜀地区到达了云南,为这一史实提供技术的证据。

    冶金考古研究工作一定要尊重考古工作者,遵守考古的一些规范,柯先生始终坚持学术上的连续性,考古研究工作也需要重新认识和再努力。韩老师表示,考古也是一种传承,在一些新的成果出来之后也不能否定前人的工作。尽管在很多考古鉴定工作是由韩老师等人完成的,但是在署名方面坚持与发掘者放在一起,只要考古发掘事件未发表,研究成果也不会发表,这种优秀的职业素养赢得了考古界的一致赞许。

      可见,不同地区冶金技术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联系的,一部冶金技术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民族的文化技术的传承与民族的迁徙史。
 
    推动中国冶金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拳拳之心

       20 世纪80 年代起,在柯先生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史密斯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大学麦丁教授三位泰斗的倡议下,冶金史所成功组织和召开了多届在冶金史领域很有影响的冶金史国际系列会议-BUMA 会议。韩老师组织了在中国的四届会议,又参与了另外四届会议,会议的成功举办,韩老师会心的笑容,让我们看到她的满足与幸福。特别是前三届会议,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交通状况也不好,但为了让与会外宾能够住好、会开好、参观好,他们申请经费支持出动全体研究所的教师、研究生担任接机,翻译,后勤保障,学术论文集的出版,会后组织三路专业参观等 ,会议成为冶金史的国际定期专业学术会议,已经举办了8 届,每次都取得了很大成功。
 
    “国际妈妈”是韩老师1985 年在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期间,国际友人和学生们对她的亲切昵称。韩老师在澳洲卧龙岗大学作为荣誉讲师,进行为期一年的冶金史合作研究工作。期间,她以实验室为家,第一个上班,打扫卫生做清洁。充分利用试验设备如金相显微镜、镶样机、磨样、照相及洗印设备、图像分析仪、扫描电镜等,在技术员指导下,自己动手做试验研究,为后续印尼铜鼓、罗马遗址出土铁钉、澳洲西海岸出土的铁锚等研究鉴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期间,她利用该校的图书馆收集整理大量当时国内不好查找的外文文献,海运回国。撰写并发表3 篇英文文章,做过三次学术报告,完成相关课题研究,拜访参观了悉尼、墨尔本三所大学,并参加了国际学术研讨会。韩老师在澳洲期间,通过各种活动了解当地教育和文化习俗。韩老师与驻澳中国大使馆联系,积极为中国留学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以热爱祖国为内容的活动,把中国留学生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自1988 年起,韩老师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访问,先后去法国、美国、英国、瑞士、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其中美国和日本去的次数较多。
 
    通过参加一系列的国际会议和多方面学术交流合作,在国际上推广了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对外交流成果,提升了国内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推动了世界冶金史研究的发展。


第六届国际冶金史大会
 
    桃李满园 冶金史研究的良好传承

     韩老师满头银丝,年过八旬,依然容光焕发,充满活力。她说:“传承是一项重要而持续的工作,冶金史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壮大也是我们的责任之一。”20 世纪90 年代,团队老师认识到冶金史的学科发展和科研经验传承都需要大批优秀人才,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冶金史专业先后于1991 年和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科学技术史(工学)专业博士点,也是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流动站。
 
    冶金史专业老师培养的一批又一批研究生、博士人才,已经是国内外很多科技史研究、科研机构的骨干力量。如首届研究生梅建军教授已是国际著名冶金史专家;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现任所长,为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研究做出贡献;还有很多研究生已经晋升教授、博导,成为世界冶金史研究的中坚力量。
 
    提起这些学生,韩老师百感欣慰:中国冶金史研究这一伟大事业,总算后继有人了。
 
    衷心寄语

       在近半个世纪的冶金史研究工作中,韩老师始终保持着科研报国的赤子之心,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谆谆教导。她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投入了执着的热爱和兴趣,退休后,她依然活跃于冶金史研究领域,为考古文博单位尽力解决问题。她说:“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我希望大家在科学技术工作和学习中要保持一颗热爱之心,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努力。同时,在繁忙的工作中要注意多照顾和陪伴家人。”说到这里,韩老师非常感激她的先生对她长久以来的支持。要明白,有个好的家庭,人生才能够更加美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