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座水上城市,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全境水域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构成了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域生态环境。金秋10月,第九届海峡两岸材料腐蚀与防护研讨会将在美丽的湖北武汉召开,本期《腐蚀防护之友》特意甄选了几处具有代表性风景,让您先睹为快。
此外,编辑部还节选了桂林的著名风景胜地,让我们在浏览如画风光的同时还能庆祝第十七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的顺利召开。
武汉是座水上城市,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全境水域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构成了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域生态环境。金秋10月,第九届海峡两岸材料腐蚀与防护研讨会将在美丽的湖北武汉召开,本期《腐蚀防护之友》特意甄选了几处具有代表性风景,让您先睹为快。
此外,编辑部还节选了桂林的著名风景胜地,让我们在浏览如画风光的同时还能庆祝第十七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的顺利召开。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 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学校位于武昌珞珈山, 校园以优美的自然风景和秀丽的山水风光而蜚声中外。她犹如一颗灿烂的绿色宝石镶嵌在浩瀚的东湖之滨,成为东湖风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立武汉大学牌楼
作为武汉大学的“门面”,武大的校门牌楼可以说是兼大气与古韵与一体。牌楼上用繁体从右到左写着“国立武汉大学”六个大字,在校门牌楼后的石碑上刻着武大的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在牌楼的背面,刻着六个大字,概括了武大的基本学科分类,从右至左依次是“文、法、理、工、农、医”,这几个字都是篆体的。
从自强学堂到国立武汉大学,她永远的以这种姿态,渐渐成了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角色。更何况,它本身就是雄伟壮丽的。再更何况,曾经有人说,这是中国最有气魄的校名,它被念作,学大汉,武立国。
珞珈广场
珞珈广场,这又是中国大学里标志性的广场,这一大块的绿化面积在全国居于首。花树自不必少,小径小路弯的曲折, 修的精妙。路灯相连相守,夜晚也串的漂亮。这里像是武汉大学绿色的眼睛,也是文化和休闲活动的中心。每天早上有睿智的老者舞剑,白日里有稚气未脱的小孩嬉戏,牵手的情侣相拥,有风时天空中则飘满了风筝,带着你去远方,晚上广场上都可以看见很多休息聊天的学子,和进校散步、跳舞、健身的市民。
樱花大道
提起武大,最有名的莫过于樱花了。樱园老斋舍前著名的“樱花大道”,是武大赏樱的最佳地点。春天的樱花大道,花枝浓密,满眼的樱花沿着300米长的大道盛开,洁白如雪、灿若云海。抬头只见花不见天,是个晶莹透亮的世界。
秋天,樱花大道上的桂花也会让你觉得不虚此行!樱花树也长出了茂盛的枝叶,仿佛在积极的吸取养分,为来年的珞樱缤纷努力地做着准备。而当深秋来临, 大道旁的银杏树叶变得金黄而纷纷掉落的时候,被金色的树叶铺满的樱花大道也别有一番韵味。
樱顶
樱顶樱顶,重点就在樱和顶,樱花就在它楼下,这里又被称作樱花城堡,而顶,即是房顶,却也是武大之顶的意思, 除了老图外,它是武大最高的地方,经过了精心设计,武大的樱顶宿舍是三座一模一样宿舍的联合,因为本来楼就高而漂亮,三座并列相连,更显得有气势,面积也较大,平日看上去就像一个广场,站满了人游走。
而楼相连或镂空的地方,周围设成栏杆,所以又像是个大阳台,倚靠在这里交谈或观赏武大的景色恐怕是每个武大人都做过的事情。而因为要显示是顶,所以三座宿舍加盖了三座可以称作是顶的东西, 修成小屋,也是飞檐琉璃,功用倒是很多。所以光是这个顶就表达了武大的很多的东西。而这些通过樱顶宿舍得到的赞誉就可得,它被称作:武汉的布达拉宫。
老斋舍
老斋舍就是现在的樱园宿舍,是武汉大学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沿着有108级台阶的楼梯拾级而上,登上樱顶俯瞰整个武大校园,一片碧绿便尽收眼底。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在推开老斋舍的窗子就能看见潇潇洒洒的樱花雨!
老斋舍同老图一样,代表了武大的灵魂。四幢民国时期的建筑,沿山而建,用巨大的门洞相连,仿佛四个老人携手守望珞珈。因为每年樱花节的缘故,很多人把老斋舍叫做樱花城堡。
老斋舍最有韵味的地方,是按千字文里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久、辰宿列张”来为十六个门洞取斋名。从门洞里走出,会有一种从历史里走出的感觉,回头再看看已近脱去颜色的几个红底的字,仿佛那把倚在门边的椅子上正坐了个短发的女生,民国学生裙装,恬静地看着手里的书。
老图书馆
这是一座能让人心动的图书馆,它远离校园,处在山颠,朴实庄重,有容纳的气势,你站在它的门牌前,会有心动的感觉。而故宫式的房顶上那块小小的牌匾的上的三个篆书图书馆则静静的见证着它一样长久的历史。
那清晰的轮廓、流畅的线条、飞翘的脊檐、恢宏的气势使之真正成为凝固的音乐。而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东西交融的文化氛围也足以令每一位观赏者为之倾倒。穿过古色古香的门廊,步入到明亮高穹的大厅,更能体会到一种庄重与和谐, 宁谧与典雅。那是一种空灵飘逸的感受。那是一个唯美的景色,在夕阳西下时,踏进老图,宽大的老式的落地窗户漏进来短短的红光,洒在校园里最好的红木桌椅上,洒在一个个俯头苦读的学生身上,那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奥林匹克运动场
“奥场”是同学们对奥林匹克运动场的简称,它又称为“912广场”。蒋介石曾在912广场阅兵,庄严肃穆,不知后来有多少热血男儿牺牲在卫国战场上。而九一二操场则是由毛主席而来,毛主席在1958年9 月12号接见了此地区几所大学的学生,而九912故此命名。唉,感叹成王败寇,也是世上常事。它是武大校内最大的运动场, 也是每年军训阅兵、运动会的举办地。
沿着行政楼前的大路走下去,就能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中还立着前武大校长李达的塑像。这就是“李达花园”,每天早上,当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照耀下来的时候,这里显得格外宁静,因此被同学们称为“天然自习室”,是晨读和自习的好地方!
六一亭
为纪念六一惨案死难烈士而建于1947 年11月。六角飞檐,碧瓦熠熠,六根朱红圆柱支撑,都蕴含六月之意,亭四周植有冬青和绿草。亭高约7米,上部攒尖顶为木质结构,下部红圆柱用水泥注成。亭中立有一块石制纪念碑,碑身高1.46米,宽约0.58米。
1947年6月1日,国民党军警千余人突然包围武汉大学,搜捕进步教授和学生, 并开枪打死王志德、陈如丰、黄鸣岗三名学生,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六一”惨案。6 月4日,武大“六一”惨案善后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其中一项议题是讨论纪念死难者的办法。决定在校内建筑一座纪念亭, 将3位同学的殉难经过,刻写成碑文,并烧制瓷像(或铜制浮雕),以作永久之纪念。
半山庐
位于珞珈山腰西北,高达7米,由两个阳台将三栋两层的楼房连缀而成,中间一楼伸出一个装饰性屋檐为入口,八个飞檐毫无雕饰讲究,整栋楼用色简拙,皆青砖墨瓦, 外表极显质朴无华之能事,与珞珈山的苍秀山势混为一体。据说半山庐的建筑与选址是武大一位研究易经的教授所设计。虽依山而建,但庭前却异常开阔平坦。本是单身教工宿舍,家眷不在武汉的教授大多住在这里。1937年-1938年,“武汉抗战”期间,蒋介石和宋美龄曾寓居与此。
宋卿体育馆
湖北走出的黎元洪大总统宋卿先生死后欲藏于此,被学校拒绝。后来其后人黎绍基和黎绍业投资在学校建立了这个体育馆,让它的名字留在了武大,也算是一丝小小的安慰吧。体育馆1936年7月竣工, 四周绕有回廊,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 屋顶采用跨度三十多米的三铰拱承重,这是当时西方非常先进的建筑工艺,正面看台又有中式的重檐--三檐滴水,馆里还做了只有宫廷或者高规格庙宇才采用的斗拱。屋顶覆绿色琉璃瓦,利用密檐高差采光通风,侧墙框架结构,山墙取巴洛克式,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
十八栋
位于珞珈山腰东南的教工住宅群。建筑风格整体采用英式乡间别墅风格,但每一栋建筑都自有其特点。日军侵占武汉后,将有些别墅的内构造改成日式的。周恩来旧居与郭沫若旧居即在其中(分别为一区19栋27号、12栋20号)。周恩来旧居是一栋标准英式田园别墅,红瓦青砖,地基开阔,庭前屋后被参天大树环绕,通往山下的是几条石阶小径。别墅由两个哥特式风格的拱形门栋分开,楼栋之间有一精致花园,种有一棵大芭蕉树。
郭沫若1961年曾故地重游,在其旧居前留影,在其抗战回忆录《洪波曲》中也提到了这段经历,称“武昌城外的武汉大学区域,应该算得是武汉三镇的物外桃源”。此外还有苏雪林故居,隐现于一条盘树而上悬于半空的老藤与古树的臂弯之间。杨端六、熊国藻、葛扬焕、刘博平、桂质廷等都曾居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授们大多被迫搬出,改由讲师、助教合住。文革开始后,老教授们又被赶回,只能挤着合住,不少人即冤死其间。而章蕴胎和程千帆更是栖居在九区“三户不成村”的地方。文革结束后,老教授们大多主动搬出,现还有部分建筑内有人居住。
武汉长江大桥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站在武汉长江大桥下面,看着上面车来车往,望着中间火车穿梭,感受到工业时代的激情勃发。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夜晚的武汉长江大桥,一座座照明灯都亮了,灯光闪闪,光影交织的江面,让人感受到夜的魅惑与迷离。古朴庄重,饱经沧桑,武汉长江大桥历经风雨,依然坚固如初。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与鹳雀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雄伟壮观。
东湖
“南有西湖,北有东湖 ”,武汉的东湖当年也是和西湖有的一拼的风景区。武汉东湖风景区有听涛区、磨山区、珞洪区、落雁区、吹笛区、白马区。东湖是中国第二大的城中湖,建有国家湿地公园。拥有梅园、荷园、樱花园等13个植物专类园。东湖就像是武汉的后花园,这里鸟语花香,是武汉的生态氧吧。
归元禅寺
有一种说法“上有宝光(成都),下有西园(苏州),北有碧云(北京),中有归元(武汉)”,可见归元禅寺在中国佛寺中的地位。纯洁的宗教能净化我们的灵魂,寻一刻僻静于自己,赠一丝爱心于佛尘,寄一份虔诚于上苍,留一种安慰于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