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沈阳土壤站
2016-06-03 15:16:57

沈阳土壤站依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建立,建于1992年10月,位于沈阳市东南,北望南塔,南临浑河,座落在沈阳市沈河区文萃路83号中国科学院腐蚀控制中心内,交通方便。地处东经 123°25′,北纬 41°46′,海拔 44 m。沈阳属于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根据多年气象资料累计,年平均气温为 7.8 ℃,年平均降水量为734.5 mm,全年最大冻土深度为148 cm,地下1.6 m 处地温最高在8-9月份为20℃左右,最低在4月份为3 ℃左右。

总体概况

      沈阳土壤站依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建立,建于1992年10月。试验站主要功能包括:开展土壤中材料与构件的长期腐蚀行为及腐蚀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研究;开展常用涂层防护性能测试研究;开展典型金属材料在土壤中腐蚀速度的快速测定与寿命预测方面的研究等。

详细介绍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沈阳土壤试验站建站日期为1992年10月,位于沈阳市东南,北望南塔,南临浑河,座落在沈阳市沈河区文萃路83号中国科学院腐蚀控制中心内,交通方便。地处东经 123°25′,北纬 41°46′,海拔 44 m。沈阳属于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根据多年气象资料累计,年平均气温为 7.8 ℃,年平均降水量为734.5 mm,全年最大冻土深度为148 cm,地下1.6 m 处地温最高在8-9月份为20℃左右,最低在4月份为3 ℃左右。本地土类属菜园型草甸土,是直接受地下水浸润,在草甸植被作用下发育而成,pH值 6.9,含盐量 0.04%,含水量 29.7%,电阻率32.9Ωm。此类土占本省土壤总面积的 12.7%,占沈阳市土壤总面积的 80% 以上。辽宁省的草甸土主要分布于中部辽河、浑河,太子河、大凌河等河流的广阔冲积平原和东部丘陵的沿河阶地,河漫滩或沟谷平地及沿海部分的海积平原。草甸土分布区的地形平坦、地势较低,是地表迳流和地下水汇集的中心。因此,此类土壤水分较为丰富,土壤溶液中所含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较高,土壤微生物含量较高。
沈阳土壤试验站主要功能包括:开展土壤中材料与构件的长期腐蚀行为及腐蚀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研究;开展常用涂层防护性能测试研究;开展典型金属材料在土壤中腐蚀速度的快速测定与寿命预测方面的研究;开展主要土壤环境因素对金属腐蚀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开展典型金属材料的土壤宏电池腐蚀现场原位测试研究;研究土壤微生物对典型金属材料在土壤腐蚀中电化学历程以及氧去极化的协同效应;开展污染土壤腐蚀规律研究;采用国家标准GB50021-9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开展土壤电解失重加速腐蚀试验,可以快速评价土壤的腐蚀等级,为重大工程建设的防腐设计提供依据;承接国内外有关单位材料投放试验,考察产品及材料质量及寿命。

相关文章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