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给入门青椒的论文写作方法!实用率99%!
2019-06-10 15:22:38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社科学术圈

写在前面的话

 

身为80后的入门级“青椒”,经日摸索挣扎于学术研究的各个环节,写学术论文就是其中的典型一环。虽然在别人“直观”看来仅仅是一串统计数字,但写学术论文与做研究本身一样,孕育生产的过程不啻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各中辛苦,只有当事者最能体味。做事情不是纸上谈兵,每一环节的突破都是智慧、能力和毅力的综合展现(参考图1)。

 

1.jpg

图 1.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入职这么多年以来,小组的规模已由最初两名研究生到了6名研究生。

毕业或14年即将毕业的学生(2名博士,1名硕士)均在颇有实力的企业找到了薪资不错的职位(起薪均在25-30万/年),这是对南大现代工科研究生培养的认可,也是研究组纳新的有力宣传。

然而我内心一直对一句话深以为然“评价一位教授好坏的标准之一:学生中是否有一定比例的出色的教授?”

现在的研究生中不乏淡泊名利、专心向学的好苗子,本着“既授人以鱼,也授之以渔”的精神。

利用年终短暂空闲与合作课题组共同组织了一次学术交流,学生代表相互汇报交流各自研究组的科研工作。

我们几位老师则就科研涉及的基本的理、化基础进行了系统讲解,并就如何写论文和如何做课题研究等学术相关话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作为一名本土培养的博士,英语并非所长(虽也有过分别为期10天和20天的国际访问交流,基本都是一头扎进实验室,并未对英语水平带来实质提高)。

但我觉得对科学论文,文采并不是最重要的,文章所承载的信息及研究内容自身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文章内在的逻辑和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也很重要。

就文字而言,最重要的是客观/如实的把结果及其价值完整、清晰的呈现出来。

由于博士毕业后跨行就业(由高分子转到物理光学),经历了两年的学习、探索的沉寂期,第一篇工作直到11年才发表出来。

直至2014年,我全程参与构思、写作、投稿和回复意见的论文已有19篇(一多半文章发表在一、二区刊物上),仅被拒稿2次,21投19中,命中率超过90%。

高命中率节省了反复修改重投的时间,使我们可以集中更多精力来做研究,另外也大大增强了我们对自身判断的信心,并保持了高昂的士气。

如图1所示,实际研究过程中,道路坎坷曲折。尽管老师的指导不能完全替代学生的个人努力,但是却可以以过来人和职业科研人员的身份提供通关攻略,使学生们尽量少走弯路。

本着学术界交流共享的崇高原则,在此整理呈献给广大同仁,以期抛砖引玉。闲话说了不少,是时候进入正题了。

正题
 
论文发表对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偏重基础研究的人来讲,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它是揭示和分享自己的科学发现、公布学术观点并引发讨论和检验,进而赢得同行认可和业界承认的最有效途径,是实现科研人员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

通常我们的论文不会单纯因为写得好而被接收或引用,但却十分可能因为写得不好而遭拒稿或不被引用。

对绝大部分新人来说,写科学论文很难,像登天一样。如何化解这个难题?

我的建议是:化繁为简,分而治之。

面对“登天”一样的难题,如果合理分解成有可执行性的一个个台阶,那么“登天”就能够变成一个轻松可行的过程。

下面我们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分解,以及每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

为了简练,我尽量以纲要的形式列出来。

读完本文大家或许会发现,科学论文像八股文一样对格式有着严格的界定,其实这有助于信息的有效供给,并有利于节约科研人员获取信息的时间。

Focusing onYour Central Message用一句话(少于25个词)概括工作的核心。

列出工作的Novelty& Significance。

尝试对着coauthors做简要介绍,一定将注意力集中到关键点上,看是否把握得住要点。

写作的过程也可充分利用团队协作和集体智慧。不要着急着笔,先酝酿一番,同时进行后面的几项工作。

1Title
 
题目被阅读的频次会远大于文章的其它部分,标题界定了文章的内容,标题的好坏决定了读者是否会读你的paper,所以题目是sell你的工作的第一步。

好的题目能够确保你的文章被目标读者方便的找到,而没取好题目则会让你的文章纵使发表也彻底沉寂。

写文章首先/尽早确定题目,写作的过程保持其余部分与标题的严格一致。

黄金法则:题目只给一个idea/subject,尽量简练,以10-12个词为最佳。

题目是个标签,而非一句话。

不用动词/谓语,用名词。

按恰当次序排布关键词汇(正常语序,常用词组),使文章的主题得以清晰完全的表达。

使用易理解,易被追踪,易被搜索的语汇。

删掉所有废话,如:‘a study of …’, 'investigations of …‘, 'observations on…’,不要用significant,novel等,注重使用专用而非通用词汇。

题目中不要用缩写、分子式,而要用全称及常用名。

尽量不用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标点和特殊字符。

写完文章后,回头再看标题与摘要和全文的一致性。

2Novelty & Significance
 
该类研究面临哪些问题?哪些已经解决了?如何解决的?尚存在哪些问题?

本工作要解决哪个/几个问题,或要改进哪一类/种解决方案?

回答上述问题。

用到的材料、方法是什么?涉及到的机制?创新与价值体现在哪?方法上是否有独到和值得推广的地方?

获得了哪些结果(全部,暂不考虑次序和取舍),分析每一条的贡献,找出主要的结果,描述重要发现。

按重要性重新罗列,结构要清晰规整;结论、启示是什么?新在哪里?为什么重要?是否有局限性?能否改进?

提出问题的时候,要系统的就文章涉及的专题重读文献,还要再补充新的文献;要随手列出与每一条相关的文献。

讨论:充分利用团队协作和集体智慧。

通过整理,可找出仍有欠缺或尚可改进的点。

建议通过讨论,填写下述表格进行整理。

表1. Novelty& Significance列表
2.jpg
 
3Selecting a Journal
 
选刊原则:基于对工作价值和创新性的客观评判选刊。

选刊没有最好,只有适合不适合。

自己通常在那些刊物上获取文献?期刊学术声誉,同行们最认可的杂志?

是否学会主办,编委是否业内牛人?是否被主要数据库引用,期刊IF因子,声望如何?

期刊范围:广泛,专业性强?何领域?

期刊目标导向:基础、理论、应用?期刊接受文章类型、格式、Figure数量及要求?

读者群是否你想要交流和建立影响的群体?是否有类似主题的文章发表,文章的重要性如何?

期刊发表频率,审稿、录用、发表周期,拒稿率?文章投出能否得到客观的评价和判断?

早定刊物,阅读选定刊物的Guidelinesto Authors,主动明确期刊格式要求,有针对性的准备和写作,简化程序。

4Tables and Figures
 
看完题目和摘要,通常读者接下来要看的就是数据,其给出的是视觉信息,最易抓人眼球,所以数据非常关键。

数据筛选原则:是否能最好地回答提出的研究问题?所有数据/标题在一起能否述说一个完整的故事?无版权争议。

数据排序原则:有助于讲故事的次序;文章中出现的先后;与目标刊物的格式要求相符合。

数据标题用过去时,给出数据中的信息,而非对数据的总结或解读,不要包含实验细节,使配合数据具备叙事能力。

标题与正文内容是互补的,无需重复。

标注测量物理量及单位;图像质量,最小像素要求;线性、粗细、字号;Scale bar,color bar等细节都要注意。

在数据整理的过程中,可以对工作重新审视、提升。

我们就有一个工作,先是以Opt Express作为目标刊物进行数据整理,后来提升改进之后改为Adv Opt Mater/Adv Func Mater,最终数据整理完毕后,则直接瞄准AdvMater,投稿后受到四位审稿人一致好评并接收发表。

另外一个工作先是瞄准了Appl Phys Lett整理的,后来改进后瞄准了Nano Lett,而最终整理后则打算投往Nat Comm。

所以某种程度上讲,数据的支撑力度、内在逻辑的合理性、Figure自身的吸引力,最终会决定文章与展示平台(目标刊物)的匹配性。

5Outline
 
Outline是文章的蓝图,有效的将文章全文分成几块儿,并按照逻辑将话题与讨论融合到一起。

它能列出信息梗概,辅助文章构思。通过反复酝酿推敲,即可找出贯穿outline的story。

然后就可以找个僻静舒适的环境开始写,远离任何可能的打扰,甚至包括手机和网络,争取初稿一两天内一气呵成。

写第一稿的时候以速度效率为重,不要斟酌修改。

依据outline的结构构思,用自己熟悉的语汇句式直接写,以表述意思为要,追求一气呵成,哪怕用汉语写一部分或留一些的空白。

6Introduction
 
通常会觉得Introduction难写,之所以难,是因为对领域的了解很有限,对已有结果的评判不到位、没把握。

如果依据前面的步骤做好了文献调研和前期问答,就不难了。

目的:提供理解文章所必需的背景信息;刺激读者阅读的兴趣;诱导编辑和审稿人对文章的重要性做出公正判断。

内容:立题,描绘工作的目标,做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课题?课题的背景、历史与现状。

打算怎么解决这个课题?怎么办?预期结果及本文贡献,特别是新意以及应用前景。是什么?

注意事项:引言要面向期刊所对应的广泛读者群,而不仅是小同行。

所以尽量少用行话,对于专业概念和术语,要结合上下文自然交代清楚。

要明确提出研究目标,这是Introduction最重要的部分。

清楚的提出假说,中肯的总结前人工作,在此基础上客观对比,引导读者建立起对你工作意义的认识。

要做到言必有据,不引不相关的文献,引的文献要起作用,不要泛泛的引文献。

谈及广为人知的知识时,不必引用,如果要引用,最好引用教科书。

谈及小同行熟知的内容,最好引用综述文章。

谈及重要结果时,最好引用原始文献。

所有缩写和术语在首次出现时给出明确定义。

7Results Section
 
依据outline合理安排Figures次序,确保叙事的完整性。

展现关键结果而非所有实验数据,吸引人的不是你做了多少,而是你做的有多重要。

行文需要没用正式Figure呈现的结果也要述及。

可按时间先后或重要性排序,每一段内,按重要性次序排序。

述而不论,使用过去时叙述实验结果;所有数据要精确并在全文中保持一致。

用最佳的表达方式描述串联Figures来陈述发现。

文字是对Figure的补充而非简单重复;每个结果,后面Methods部分都要有所对映。

8Discussion Section
 
是非常非常难的部分,需要反复推敲定夺。

讨论是科学论文的核心,其目的是: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释发现的意义;指引研究的方向。

包括:回答Introduction中所提问题;解释研究结果如何支撑上述答案;获得的结果与现有方法比较。

是对结果的评论而非重复叙述;回答Introduction的假设,且观点保持一致。

以符合逻辑的次序论述每个结果的意义及其对结论的支撑。

不要包涵负面信息*;为什么重要,从特殊到一般的展望。

简洁、清晰、完整的论述,解决提出的问题,支撑结论。

*任何文章都不完美,你只需要帮助读者做出积极正确的认识。

读者关注的是有意义的、建设性的信息,哪儿不够好读者会有自己的判断,就这方面展开论述是浪费版面和读者的精力时间。

9Materials and Methods
 
讲述研究如何执行的,以便于读者对工作的实施进行评估或重复验证。

描述实验执行的步骤、条件参数、仪器、材料等,次序与Results部分保持前后一致,不要将步骤与结果混为一谈。

不要包含解释、背景等属于Discussion的信息。

可夹叙夹议,恰当地引用文献;避免无关信息和信息重复。

10Abstract
 
摘要是全文内容的凝练版。

字数允许范围内,包涵尽量多信息:研究目标;关键材料/方法;理论机理;主要结果;结论。

简明易读、涵盖文中要点;首句为点睛,是摘要中的摘要,即是前面要求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句子。

好的摘要可以增加文章中稿几率,并能够更加吸引读者,增加工作的影响力。

11Conclusion
 
通常我们会觉得结论是最难写的部分之一,写到这里,总觉得该说的都说完了。

但是要意识到,很多读者读的时候是先从摘要和结论开始读的。

结论是文章的结束。

内容:总结发现;概括陈述价值;展望未来。

首句明确的陈述文章的主要发现。

结果如何支撑了该发现,要让读者觉得提出的假设和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不要让读者留有疑惑。

不要重写一遍Abstract;不要引入新的问题和争论。

不要加入负面评价;只要陈述即可,不要再做论述(正文讨论做的事情)。

草稿完成后放到一边一两天后才能开始修改,修订过程追求表述的清晰、简洁,保持全文内容和风格的一致性。

结语
 
虽然Conclusion是正文的结束,但是关于科学论文的事情还尚未结束。

还会涉及如何提高文采,如何选择语法范式、句子结构、时态语态,怎么让文章更易被搜到。

参考文献,作者、单位的确定及排序,对项目和人员致谢,Cover letter,投稿,Response,为什么会被拒稿,真被拒了怎么办?

怎么付版面费,Poster、Presentation如何展示,如何追踪论文发表的后续被引用和评价情况,等等。

写论文只是科研生活中的一部分,做研究也只是另一部分。

真正的科研生活非常复杂琐碎,资金、人、机、料、法、环等各个环节都要畅通无阻,才能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此仅讲述了如何写科学论文,但也足以对科研生活窥豹一斑。

科研事业的丁点成就都是由一堆琐碎拼接而成的。

要有强劲的科研动力、永不满足的态度,再加上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能够不断攀登科研的高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