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南北船合并获确认!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正筹划战略性重组
2019-07-02 14:07:48 作者:欧阳春香 来源:中国证券报

市场期待已久的南北船合并终于有了确定性消息。7月1日晚间,南北船旗下多家上市公司中国重工(6.090, 0.48, 8.56%)(601989)、中国船舶(26.370, 2.37, 9.88%)(600150)、久之洋(27.350, 2.49, 10.02%)(300516)等公告,7月1日接实际控制人通知:中船重工集团正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筹划战略性重组,有关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公告称,本次实际控制人战略性重组事项正处于筹划阶段,有关事项具有不确定性,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在4月16日也表示,关于南北船的合并,由于涉及上市公司,因此“按照有关规则,能公布的时候,企业一定会按照有关规则和要求公布”。


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俗称“南北船”,1999年由原船舶工业总公司拆分而成。在2014年以来的新一轮中央企业重组浪潮中,南北船合并的消息屡屡传出。


国金证券(9.820, -0.09, -0.91%)研报认为,南北船资产、业务部分重叠且各有侧重,南船侧重船舶制造,北船侧重船舶设计与配套,若重组成功,军船业务将更好协同、民船业务有望形成合力,突破高技术船型与共拓海外市场。


延伸阅读:


关于南北船合并的讨论,从2016年前后就不断出现。当时,南北车已完成合体变为中国中车(8.180, -0.02, -0.24%),而国资委在2017年的回应则更加耐人寻味。当年9月,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谈起南北船是否会合并时说:“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时间进入2019年2季度,南北船体系似乎都在不约而同地加快了各自体系内的资本运作。


一方面,南船体系按照业务板块,通过资产置换和重组的方式重整了旗下两个上市公司的资产,在将船用动力业务归集到中船防务(16.570, 1.25, 8.16%)(港股00317)(600685.SH)的同时,把造船资产归集到中国船舶(600150.SH)。


另一方面,北船体系也开始加速推进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重工(601989.SH)的资本运作,将中船重工(青岛)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轨道”)注入到上市公司,吸纳新的优质资产,同时,通过破产清算,出清旗下不良资产。


中国重工因为航母出尽了风头。中国首艘国产002航母由中船重工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参与建造,其中便包括中国重工。


根据年报,中国重工的主要军工产品包括航母、核潜艇、常规动力潜艇、护卫舰等。根据2018年半年报,来自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业务的收入占到公司营业总收入的32%。


截至2018年半年报,中国重工持有的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在手订单,总计达到1037亿元左右。


在中船重工主导下,中国重工自2016年起便不断推进资本运作。2016年2月,中国重工把陕柴重工、重庆齿轮箱转让给中船重工,获得2.28亿元的收益;2017年10月,中国重工发布定增公告,计划定增募集220亿元左右,购买大船重工42.99%的股权和武船重工36.15%的股权;2018年12月,中国重工又将旗下的山造重工和青岛武船股权卖给中船重工,抛出海工业务资产,从而卸下包袱。


“资本不断运作的过程,就是降低资产负债率、整合业务、提升中船重工资产证券化率的过程。而大背景是,造船行业低迷,产能过程和需求萎缩,公司处于困境。”深圳某私募基金交运行业分析师张行(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实际上,中国重工的扣非净利润已经连续3年亏损。根据财报,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在2015年开始转为亏损,当年巨亏33.3亿元,2016年继续亏损4亿元,2017年则为亏损8亿元左右。这一指标在2011年曾经达到44亿元的高点,2012年也有28亿元左右。


“造船业大环境的变动确实太剧烈了。”张行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根据东方财富(13.900, -0.09, -0.64%)的数据,自2009年上市以来,中国重工总计从市场上募集资金总额高达660亿元左右,而公司十年来的分工累计到一起却仅有17.6亿元左右。


止损“换血”


中国重工最新的资本运作,一方面是为了止损出清不良资产,另一方面,按照上述中国重工证券部不愿具名的证券事务代表对时代周报记者的说法,“主要为了增强公司相关的研发能力”。


2019年3月19日,中国重工旗下两家公司进入破产清算,分别是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船务”)和大连船舶重工集团钢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钢业”)。两者均隶属于中国重工全资子公司大船重工。


这两家公司给中国重工造成的拖累不小。根据公告,近三年来,大连船务每年能赚到的营业总收入为4.7亿元左右,但却累计造成了6.33亿元的亏损;而大连钢业则没有实现任何营业总收入,处于完全亏损状态,累计造成亏损为4.22亿元。


亏损严重导致两家公司欠债难还。其中,大连船务因拖欠供应商材料款1550万元左右而被告上法庭,大连钢业也拖欠了1.55亿元的借款无法归还。


2019年4月,中船重工向中国重工注入一笔新的资产。中国重工在4月4日发布公告,宣布以11.3亿元的价格,从中船重工收购青岛轨道100%股权。


青岛轨道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7000万元,主要生产销售隧道掘进机、钢结构设备等装备,主要用于轨道交通配套。根据公告,青岛轨道研发制造的某款双护盾硬岩隧道掘进机,是国内第一个应用于城市地铁施工的产品,在行业中具有领先地位。

在收购过程中,青岛轨道也向中国重工作出了业绩承诺,其2018―2020年的净利润要分别达到1501万元、1703万元、1960万元左右。根据公告,2018年1月10月,青岛轨道总计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净利润1377万元。


截至2018年10月底,青岛轨道的总资产为16亿元,净资产为3.3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