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铝合金应力腐蚀理论研究现状
2013-05-08 10:29:22 作者:本站整理来源: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对于引起 SCC 的机理学术界仍然存在分歧。 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机理是氢致开裂和阳极溶解机理。

  1、氢致开裂

  七十年代中期以来, 较多实验表明, 7×××系高强铝合金的SCC 属于氢致开裂机理。该理论认为: (1)氢通过位错迁移到晶界, 积聚在析出相附近,使晶界的结合强度大大降低, 弱化晶界, 造成沿晶断裂; (2) 由于氢积聚在裂纹内, 形成的氢气压促使合金断裂; (3) 氢促进合金形变而致使断裂; (4) 形成的氢化物促使合金断裂. 目前提出的氢致开裂机理主要有如下理论:

  (a) 氢压理论: 当金属中存在过饱和H时, 将在各种显微缺陷处结合成H2, 室温是不可逆反应, 即H2不会再分解成H. 随着缺陷处H2浓度增加, 氢压也增大. 当氢压大于屈服强度时就会产生局部塑性变形, 使表层鼓起, 形成氢气泡.

  (b) 弱键理论: 金属中的氢降低原子键结合力,当局部应力集中等于原子键结合力时原子键破裂,微裂纹形核.

  (c) 氢降低表面能理论: 氢降低键合力的同时必然降低表面能, 反之亦然. 氢吸附在金属裂纹内表面, 使表面能降低, 导致裂纹失稳扩展所需的临界应力下降. 由于没有考虑塑性变形功, 故对金属材料不适用.

  (d) 氢致开裂综合机理: 此机理综合考虑了氢促进局部塑性变形、氢降低原子键合力以及氢压作用.

  2、 阳极溶解

  阳极溶解理论[7~9]认为阳极金属的不断溶解导致SCC 裂纹的形核和扩展, 造成合金结构的断裂.铝合金SCC的阳极溶解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 阳极通道理论: 腐蚀沿局部通道发生并产生裂纹, 拉应力垂直于通道, 在局部裂纹尖端上产生应力集中. 铝合金中预先存在的阳极通道由晶界析出相与基体电位差引起, 而应力则使裂纹张开暴露出新鲜表面. 在此情形下, 腐蚀沿晶界加速进行.

  (2) 滑移溶解理论: 发生SCC 的铝合金表面氧化膜存在局部薄弱点, 在应力作用下合金基体内部位错会沿滑移而产生移动, 形成滑移阶梯. 当滑移阶梯大、表面膜又不能随滑移阶梯的形成而发生相应变形时, 膜就会破裂并裸露出新鲜表面, 与腐蚀介质接触, 发生快速阳极溶解.

  (3) 膜破裂理论: 腐蚀介质中金属表面存在保护膜, 由于遭受应力或活性离子的作用而引起破裂, 裸露的新鲜表面与其余表面膜构成小阳极大阴极的腐蚀电池, 导致新鲜表面发生阳极溶解.

  3、阳极溶解与氢致开裂共同作用

  阳极溶解与氢致开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单纯的阳极溶解可通过阴极保护进行预防, 而对于氢致开裂, 阴极极化往往会促进开裂. 有些体系以阳极溶解为主, 有些则以氢致开裂为主. 铝合金的SCC 往往同时包括这两个过程, 要截然区分这两种现象实际上是困难的.

  Najjar 等[10]研究发现7050 铝合金在3% NaCl 溶液中的SCC 是由于阳极溶解与氢致开裂共同作用的结果. 开始时, 由于合金晶界处的粒子存在电位差, 发生局部阳极溶解, 造成钝化膜破裂, 形成临界缺陷, 微裂纹萌生. 随着晶界局部阳极溶解的增加,还原性的H原子扩散到过程区, 与微观特征结构、裂纹尖端应力和塑性应变相互作用, 造成损害.

  除上述SCC机理外, 研究者还从其它角度研究了SCC 机理, 主要包括SCC 表面的迁移理论、SCC的无位错区理论和裂纹生长的半经验模型.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