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凉凉!涉嫌集体造假,浙大、北航等数十个单位被一次性撤稿 31 篇...
2020-04-30 14:24:39 作者:EVEE 来源:生物学霸

2020 年 4 月,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期刊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批量撤稿了 30 余篇文章,其中大部分文章的作者都来自中国。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图片来源: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涉及的单位甚广,包含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数十家高校及公司,可以说是一起不小的学术不端丑闻了。


据悉,本次撤稿的文章大都来自特刊「Multi-source Weak Data Management using Big Data」,系期刊组织的特刊征稿(Special issue)。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图片来源: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撤稿原因则包括操纵作者身份、涉嫌伪造评审专家以及图片造假等诸多原因,其中,「伪造同行评议」几乎存在于每篇撤稿中。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图片来源: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细思极恐,一本特刊,30 余篇文章,诸多单位,都伪造了同行评议,可以说是大手笔了,至少笔者是瑟瑟发抖了~


防不胜防的同行评议伪造


聚焦本次撤稿事件,伪造同行评议是撤稿文章的一个通病,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同行评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对于期刊投稿来说,同行评议指的是作者投稿以后,由刊物主编或纳稿编辑邀请具有专业知识或造诣的学者,评议论文的学术和文字质量,提出意见和判定,主编按评议的结果决定是否适合在本刊发表的流程。

64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图片来源:undsci.berkeley.edu


但是,由于同行评审进入电子时代,不少期刊的审查制度还存在漏洞,一些科研人员就钻起了空子,自写自审。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图片来源:Nature


著名科研打假网站 RetractionWatch 中列出的撤稿原因中,伪造同行评议便榜上有名,指的是「故意不按照期刊指南或道德标准进行同行评审的行为」。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图片来源:RetractionWatch


那么伪造同行评议又该怎么操作呢?


一般而言,在进行同行评议时,期刊会允许作者在论文提交系统中提供一些领域内的专家进行评审,这就给一些心术不正的研究人员制造了造假的机会,提供一些伪造的邮箱来自写自审。


Nature 在 2014 年便在一篇报道中对伪造同行评议的行为进行了披露。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图片来源:Nature


案例涉及多家学术出版巨头,包括爱思唯尔、施普林格、泰勒弗朗西斯、赛捷、威立以及英富曼,「伪造同行评议」波及范围之广,可见一斑。


批量造假背后是否存在「操盘手」?


2014 年,一起伪造同行评议的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


台湾研究人员陈震远通过 130 个虚假电子邮箱账号伪造了虚假的同行评议和引用圈,达到了自己写文章推荐给自己审稿的目的。


对此,出版商赛捷宣布撤回陈震远的 60 篇学术论文,陈震远、时任《振动与控制期刊》主编的阿里?内法赫与台湾教育部长蒋伟宁都引咎辞职。


不同于陈震远的单打独斗式造假,回顾本次撤稿事件,一本特刊、诸多作者、众多单位、30 余篇论文,都因伪造同行评议而被撤稿,似乎并不是一起随机事件,背后或许有第三方机构参与造假。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 2017 年国内的一场学术大地震。


2017 年,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期刊 Tumor Biology 宣布一次性撤回 107 篇发表于 2012 年至 2016 年的来自中国的医学论文,撤稿原因是论文作者通过「第三方」中介投稿,伪造虚假同行评审。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图片来源:Tumor Biology


随后,科技部、教育部、卫计委、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协,就《肿瘤生物学》撤销中国学者 107 篇论文一事做出回应,认为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确实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并针对此次撤稿事件中参与造假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启动网上网下清理工作,打击论文造假的灰色产业链。


本次批量撤稿事件与 2017 年《肿瘤生物学》的撤稿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或许又是一起「第三方」中介造成的学术丑闻。


论文「第三方」中介为何屡禁不休


不知大家是否试过在淘宝找过 「第三方论文代发」,搜索结果可以说是琳琅满目~


买版面?买数据?对第三方来说,这都不是问题!


即使是课题整体外包一站式解决这种一条龙服务对第三方来说也只是小 case。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图片来源:淘宝


不得不说,论文中介这一学术道德的灰色地带早已形成产业,并在近年来中国论文屡次遭国际期刊撤稿的事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连电视剧中都对论文代发进行了披露。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图片来源:人民的名义


针对这种现象,中国科协、教育部一直在努力进行治理。


早在 2015 年,中国科协、教育部等和自然科学基金会就联合印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包括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不准由「第三方」代投论文,不准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不准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不准违反论文署名规范。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图片来源:中国科协


2016 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明文叫停「利用中介机构或其他第三方代写或变相代写论文,或通过金钱交易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2016 年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向社会曝光了一个「第三方」机构 - 上海丰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2017 年,中国科协要求科技工作者严于律己严格执行《自律规范》。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图片来源:中国科协


尽管如此,「第三方」机构却依旧屡禁不绝,毕竟这些「第三方」机构所从事的行为虽然违背了学术道德,但却不构成刑事犯罪,各种《规定》、《意见》不断出台也只是限制了圈内人,仅仅只针对学术界,对于论文中介机构并无约束力。


在座的诸位,你们是否听过或者接触过这类「第三方」机构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