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各级牛X的人才称号你都了解多少?
2018-03-08 09:56:12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学术志

    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


    九三学社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提交一篇题为


    《关于统筹治理人才称号过多过滥问题的建议》提案。


    《提案》指出,


    近年来,各级政府实施的系列人才计划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


    但人才计划名目繁多、杂乱无序,


    导致人才称号过多过滥的问题也愈演愈烈,


    《提案》分析指出,


    人才称号过多过滥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


    比如助长科研浮躁之风、降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滋生评选腐败等,


    我就简单看看有哪些牛X的人才称号。


    国家层面的执牛耳者


    首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院士,


    这是做学问的人所能梦想的最顶级终点,


    代表中国科研圈的最高水平。


    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是偏重于基础理论方向的中科院院士,


    属中国科学院评选,


    二是偏重于应用方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来自中国工程院的评选,


    从掌握资源的程度、影响、荣誉等方面来衡量


    自然都是“院士”第一,


    这是大家公认的。


    千人计划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即国家“千人计划”,


    属“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和试行,


    从海外引进人才,


    主要包括创新和创业两类人才。


    很大部分为兼职人才。


    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


    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学科、实验室


    以及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


    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


    引进2000名左右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万人计划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又称国家“特支计划”、


    国家“万人计划”,


    也属“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主要是从国内选出人才,


    是中央着眼于统筹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突出高端引领、


    全面推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人才工程。


    这项计划与“千人计划”并行实施、协调推进,


    重点为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特殊支持。


    范围主要包括杰出、创新、创业、工程、哲学、教学名师、青年拔尖等7类人才。


    其中,创新、创业、工程、拔尖等人才有来自企业的人才,


    其它人才几乎来自院校派,即跟前3类人才来源相同,


    其中创业类人才又多数来自院校派。


    “万人计划”有可能将来成为最难入选的综合类人才计划,


    万人计划每两年选拔1次,


    涉及人多,领域宽,部门多,包括7个类别,3个层次。


    “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按需支持”,


    一人一议,第一届6人入选,目前最难入选。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第一届272人,第二届622人。


    “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第一届52人,第二届336人。


    “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第一届94人,第二届200人。


    “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第一届101,第二届98人。


    “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第一届96人,第二届97人。


    “万人计划”拔尖人才,第一届275+77人,第二届138+51人。


    千人计划与万人计划


    实质上是由“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中组部、


    人事部、中宣部、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


    教育部、国家自然基金委、文化部等11个部门,


    共同选出的人才,


    代表”国家需要特殊支持的人才“,


    这是真正能代表国家层面上的人才计划,


    尤其”万人计划“,


    都是中国人,是真正的国家级人才计划,


    严格意义上说,其它人才都属各自部门的人才。


    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有培养成长性的特点,


    即入选者年龄有严格的要求,领军人才基本50岁以下,


    拔尖35岁以下,


    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未来10--20年内的人才,


    年龄太大的当然不适宜入选。


    举个例子,如果你从事涉密研究,也没有发表什么论文,


    也没有评过什么奖,将来有可能象邓家先、钱学森一样,


    不能发表论文,不能申报成果,低调一辈子,


    也可以入选万人计划。


    甚至是非常优秀的技术工人,对国家贡献很大,也能入选。


    因为国家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多元化的,


    不仅仅只是科学家。


    而且这些年来,从事基础科研的人科研成果很多,


    但真正能带动产业发展,能带动老百姓发家致富,


    能带动产业链发展,改变中国核心技术的科研项目很少。


    所以,国家利益是”万人计划“的重要内含。


    2017年后,国家将”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两个做了一些调整,


    国家”千人计划“类别增多,


    包括: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创新人才短期项目(含非华裔外国人才)、


    创业人才项目、青年项目、外国专家项目、


    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新疆西藏项目、文化艺术人才项目。


    国家”万人计划“缩减一个项目,


    包括:杰出人才项目、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


    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项目、


    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教学名师项目、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把由人社部推荐的”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纳入到了”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中。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只能算是科技部的一个基金,


    从政府层面上来说,


    这是扶持人才发展的国家基金项目,


    其扶持强度不如973,863等,


    但非常诱惑。


    这个基金是1994年的”总理基金“,


    专门为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设立,


    由于来源特殊,所以立为国家级基金。


    各个部委层面


    百人计划


    属中国科学院人才,只能代表中科院研究水平。


    1994年开始实行。


    百人计划给优秀人才以200万元的经费支持。


    其中主要包括科研经费,仪器设备费和住房补贴费。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即”杰青“


    属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


    通过基金资助项目的方式确认的人才。


    开始于1994年,


    是中国为促进青年科学和技术人才的成长,


    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


    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而特别设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每年资助优秀青年学者160名左右,


    每人资助经费一般为80 ~100万元,研究期限为4年。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即优青,也被称为”小杰青“,


    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铺垫性科技支撑基金。


    自然科学基金委决定自2012年起设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作为人才项目系列中的一个项目类型,


    促进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


    主要支持具备5~10年的科研经历


    并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学技术人员,


    在科研第一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


    长江学者


    属教育部人才,基本来自高等学俯,代表教师及教研类人才水平。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配合”211工程“建设,吸引和培养杰出人才,


    加速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其主要宗旨在于通过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的实施,


    延揽大批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参与我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


    带动这些重点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并在若干年内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以大大提高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


    此外还有


    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


    中国博士后基金委”优秀博士后“、


    科技部的”973首席科学家“、


    ”863首席科学家“


    此外,还有政府层面上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国家科技功臣“、”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等。


    还有行业内人才,如教育部的


    ”国家教学名师“、


    ”全国优秀教师“、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全国模范教师“,


    纺织行业的”中国纺织学术大奖“获得者、


    ”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奖“获得者,


    铁路系统的”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妇联的”三八红旗手“


    等等,不一而足。


    省级、市级层面


    更加多如牛毛的是市级和校级的人才称号:


    在省级层面,


    省级:攀登学者(辽宁)、


    燕赵学者(河北)、


    中原学者(河南)。


    在市级层面,


    广西桂林的漓江学者


    福建泉州的桐江学者


    浙江杭州的西湖学者


    校级层面学者计划


    各级各类学校都会根据自己学校的发展


    设计不同的学者称号,


    为那些无法达到更高层面的学者进行心理按摩,


    我们将整理到的学者称号和学校进行了排序


    并对大致的命名方式进行分析,


    还是蛮有意思的一件事,


    当然其中涉及到部分名字的意义解读不太准确的话,


    敬请谅解。


    一口气读下来这些学校的人才计划名称


    你会发现这气魄


    款款不输长江老大哥。


    就目前的统计来看,学者类校级人才计划大概100多个。


    而且很多学校的人才计划修订频繁,


    各种计划层出不穷


    隔年这份数据可能就不准确了。


    简单看一下这些计划的命名规律,


    其中的命名方式主要与地域有关系,


    其中使用标志性地名的大概有不到一半,


    大部分都是本学校的位置附近的独一无二的地名和产物,


    其中与”山“有关的26个,与”水“有关的26个。


    占比近50%,基本铺满中国地图。


    除此以外,还有河南科技大学、


    新乡医学院和河南理工大学的太行学者;


    新疆和新疆大学的天山学者;


    这个从识别的角度最具有排他性。


    剩下的就是与行业背景相关,


    比如航海、航天专业等,也比较容易实现排他性。


    第三类就是历史传承紧密相关,


    从省份分布来看,


    陕西成为该类人才计划最多的省份,湖北、湖南紧随其后。


    尽管名字五花八门,归根结底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一、基金会/协会赞助


    长江学者(香港李嘉诚基金会)、


    仲英青年学者(唐仲英基金会)、


    香江学者(香港学者协会)。


    二、针对海外人才引进


    东方学者(上海)等。


    三、人才计划/项目后备人选


    目标长江、杰青:


    白杨学者(中国传媒大学)、


    升华学者(中南大学)、


    紫江优秀青年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等。


    目标青年拔尖、青年长江、优青:


    至善青年学者(东南大学)、


    紫江青年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等。


    从大学长期发展来看,


    人才储备和人才梯队确实需要谋划和布局。


    人才流动成为常态,


    设立独立的人才称号,有助于设立独立的薪酬,


    区别于普通教师岗位,


    从而有助于抢人和留人


    最终反映到学校建设上


    就是带头人的稳定和学科的稳定


    没有这些岗位的设立,


    不仅引不来、挖不来优秀人才,


    甚至自己的骨干也被挖走


    在日益激烈的学校评比中不至于江河日下,


    从这个角度看,学校也有很多无奈。

 

1.jpg

2

3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