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自然》:获取科研经费有技巧,把握这几点就够了!
2017-06-26 09:24:55 作者:本网发布 来源:募格学术

图片2.png

图片来源:Sbastien Thibault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麻醉学家、临床研究员Peter Nagele在2007年获得了两项大学实验室的科研补助。但是,当他要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申请第一笔主要研究经费时,两次都遭到了拒绝。

 

  实际上,Nagele犯了一些科研新人常见的错误:第一次,他设计了一项1万个病例的临床试验,但这对于科研新人来说,需要的病例太多,可行性不足。第二次,他申请的项目不是该机构的优先研究项目。“之前类似的项目基本是从没中标过。”他说。

 

  然后,Nagele开始了第三次尝试,并学到了一些宝贵的技巧。首先,他和一些同事分享了他的建议草案,并得到他们的反馈。之后,他接受了NIH的一位资助项目官员建议,在参与人员中加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合作研究者。

 

  2015年,Nagele成功申请到了一项小型临床试验——观察使用β受体阻滞剂防止手术后的心脏问题,此项资助一年约50万美元。他认为,失败与成功的区别是“研究的可行性和意义”,要让评审觉得Nagele和合作者能按时、按预算进行工作。

 

  现在,科研经费竞争越来越激烈,在NIH尤为如此。该机构的研究项目拨款R01和其他相似的基金,大约支持着27500名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目前,NIH申请的5年平均成功率为18%,是历史最低点,而且前景更是堪忧。这就导致项目评审会努力寻求任何可以否决申请项目的理由。

 

  对于年轻研究者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挑战。这个制度总体而言,更有利于经验丰富的研究员。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和项目管理者知道一些能增加申请成功率的方法,例如,充分发挥那些帮助新人的项目的优势、高级别的同事合作、给出正确的预算和选择合适的资助方案,并且尽早开始与NIH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近日,《自然》杂志分享了诸多经费申请小窍门,为年轻科研人员出谋划策。

 

  善用新人身份

 

  从2008年开始,NIH就尝试改变资助项目更偏向于有经验研究员的情况。一个方案是优先考虑那些从未获得过NIH资助的“新研究员”。那些研究员在获得学位后10年内被认为是“早期研究员(ESI)”。

 

  NIH进行项目评审时,他们会被分组,ESI之间互相比较,有经验的研究员也不会对ESIs产生影响。这使科研人员能够与具有相似经验和资源的申请人竞争,而且,获批申请中的一半必须来自于ESI。该政策对于年龄没有限制,在2016年,大约有300名50岁以上的研究员获得了生平第一个R01资助。

 

  美国一家帮助科研人员申请经费的公司的创立者John D. Robertson指出,新人学会利用ESI身份申请经费十分重要。如果研究由于产假、病假、服役等原因被迫中断,年轻研究人员还应确保延长其ESI身份。

 

  所以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新人的优势申请项目,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必须在提案中提供足够的细节,以证明他们可以执行研究计划。

 

  加入资深合作者

 

  洛杉矶医学中心精神病学家和遗传学家Scott Fears一直在努力申请R01经费,用于研究猕猴大脑发育,但一直没有成功。而在另一个领域,他却获得了一个较小的两年期R03资助。Fears表示,项目评审认为,该研究中加入的经验丰富合作者是一个加分项,“这让她对我的项目更有信心”。

 

  许多年轻的研究人员想知道,如果与领域“大牛”合作是否会提高获得资助的机会。在传说中,这个方法似乎对一些研究人员很有用,但专家们警告说,这么做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

 

  研究中加入合作者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加入共同研究员,他们为项目带来专门的知识或设备;或者跨学科项目是由两名或多名科学家共同申请资助,这种情况下,每个研究人员要负责项目的不同部分。

 

  但在NIH,第二种多研究者的项目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在ESI与非ESI合作的项目中,前者会失去其在申请中的“新人优势”。但资助意愿指数调查显示,该机构对多研究者的资助意愿为6分,与单研究者(7分)差不多。因此,Robertson 建议,增加一名资深人士做为联合研究员,不会危及新人的身份利益,相反能让评审觉得放心。

 

  Nagele在第三次申请R01时就用了这个窍门,加入了两名共同研究人员——他们有经验和专业知识完成项目。当然,这个策略也要运用恰当,选择合作伙伴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否则评审可能将其视为“抱大腿”。如果共同研究人员是新人过去的主管,评审也可能会批评申请人没有足够的独立性,即使申请成功也可能影响到资助的期限。

 

  “只有当合作者真的是来联合研究的,这个方法才有效。” Robertson说。

 

  大胆开口要钱

 

  年轻研究人员在第一个R01申请中面临的另一个选择是,研究预算是否采用模块化预算机制,这样每年预算会少于25万美元。申请者要给出如何将这笔资金用于人员、设备、旅游和研究的详细说明。

 

  许多资深的部门同事会告诉新人,不要在他们第一次的申请中要求超过25万美元,理由是NIH不想把大笔资金交给一位没有经验的科学家。

 

  但事实上,采取模块化预算,尤其是NIH的那种逐年削减的预算方法可能会伤害到“年轻”实验室的研究。而且数据表明,这样做并不会提高获得资助的机会。在2016年资助的22765个R01中,55%的预算不到25万美元,45%的预算在25万到500万美元之间。约56%的获得资助的人用了“非模块化”预算,超过了25万美元,其中,近一半的研究人员被列为新研究员。

 

  国家综合医学科学研究所(NIGMS)分析了过去五年给出的新拨款,发现虽然只有14%的ESI用了非模块化预算,但其成功率却高达25%,比资深研究员还高,甚至比用模块化低预算的ESI也好。专家建议,如果你的研究真的需要钱,那就去开口要吧。

 

  不要指望R21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成瘾领域研究者Wendy Walwyn认为自己无意间发现NIH对转化型研究十分感兴趣。于是,她询问了国立药物滥用研究所的诸多项目官员,选择哪个研究部门或者评审小组,是最合适的?“他们都给了相同的答案:你不能在同一个申请项目中联合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实验。”她回忆道。

 

  相反,他们建议Walwyn将计划书分成两个申请项目,申请专门资助探索性研究的R21。“我已经试了两次。”她说。但这不是一个成功的策略。R21的定位通常是针对初创实验室的年轻研究者。很多人将其视为帮助申请R01收集初始数据的一个手段或者“桥梁”。

 

  Walwyn的失败故事并不罕见。很多人认为R21为期两年的资助不值得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撰写申请书。不仅如此,每年通过的R21数量很少,2016年只有2219个,而R01和类似项目则有6065个。因此,2016年R21申请成功率仅有15%,低于R01。

 

  与资助管理者交流

 

  NIH有专门职员管理项目申请,也被称为方案主任。他们的职责也包括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向调查人员提供咨询服务,但并非所有科学家都能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没有什么是不能问的。”NIGMS细胞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部项目负责人Alexandra Ainsztein说。国立精神健康研究所项目主管Stacia Friedman-Hill指出,新人应该询问有关机构的任务和研究优先项,这些可能会影响到基金申请成败。

 

  但申请R01往往是个令人气馁的事情。在过去10年中,首次申请R01就成功的概率从53%下降到32%。

 

  “我们不希望在没有资源的前提下,让大量新人涌入这里。”Lorsch说。他还给了已经成功申请首个R01的研究者一些简单建议:“将精力放在正在进行的项目上。”这也意味着不要立刻尝试申请第二个大项目。他还说,研究人员难以更新经费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产出能力或进度缓慢。

 

  不过,对于许多年轻研究员来说,他们第一次的申请可能不被评审讨论,就直接淘汰了。但Friedman-Hill鼓励道:“一半的申请项目都没有进入讨论环节,你们有很多‘伙伴’。”但如果不断总结失败的经验并改进,最终还是会成功。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