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专题 | 2017年值得关注的世界军事技术十大趋势
2017-04-17 16:02:50 作者:王元 来源:《腐蚀防护之友》

  2017 年度,作为军事硬实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各国将继续大力发展军事技术与武器装备。小编根据国际安全形势和主要国家军事战略调整变化,认为以下十个趋势值得关注。

  01 航母 仍是大国竞相发展国之重器

  世界各大国加紧新型航母设计与研制。美“福特”号航母继续海试,预计 2017 年正式入役;第二艘“福特”级航母正在建造。“福特”号航母采用核动力 + 综合电力推进方式,可为航母提供充足动力,使电磁弹射系统、电磁轨道炮、激光武器等新概念武器及新型大功率雷达上舰成为可能;采用电磁弹射系统解决了蒸汽弹射的缺陷,可更有效弹射舰载机;将搭载新一代 F-35 系列战斗机和无人作战飞机。俄罗斯正在论证新一代航母的设计方案,整体发展思路出现较大变化,从现役航母强调自身打击能力转变为西方航母发展思路,更加强调编队作战,自身仅携带末端防御系统;拟采用滑跃+电磁弹射的混合助飞方式。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正在海试,计划 2017 年交付海军,2020 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该级第二艘正顺利建造。印度一边继续改进引俄航母,一边继续建造国产航母,同时国产 2 号舰也处于概念研究阶段。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 2017 年初可形成整装作战能力,第二艘采用滑跃起飞的常规动力航母有望于 2017 年上半年下水。

 

图片6.png


  02 第五代战机 逐步开始列装

  2017年,第五代战机家族中将有望正式增添3大明星成员。一是美国 F-35C 战机,它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五代战机 F-35的海军(舰载)版本,已经完成了多次飞行试验,包括最近的一次海试。当时,F-35C 随美海军尼米兹号航母在太平洋海域进行了为期 10 天的训练,模拟真实环境完成了弹射、回收和空中机动等一系列课目。测试表明,F-35C 起飞环境更加安全,操纵使用更加方便,滑行动作更加容易,着舰程序也更加简单,有望2017年下半年服役。二是俄罗斯T-50战机,它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和多项创新性技术,其优异的气动力配置和突出的发动机特性,使它航程远、机动能力强,雷达、光学和红外等可探测性达到前所未有的最低水平。据俄罗斯空天力量总指挥向媒体透露,T-50 战机的各项测试都在按计划顺利进行,所有测试项目有望在 2017 年全部完成。届时,俄军将开始接收T-50战机入役。三是中国歼-20战机,歼-20为超音速双引擎战斗 / 攻击机。据有关分析,与美国已服役的 F-22“猛禽”战机相比,歼 -20 除了体型更大、可携带更多燃料和武器、作战半径得以扩展外,还拥有良好的隐身技术,融合了先进的传感器能力,配置有让飞行员透过飞机看清目标的 360 度头盔显示系统。歼 -20 正不断进行飞行测试,有望于 2017 年列装中国空军。

 

图片7.png



  03 新一代防空反导系统 将投入使用
 
  2017 年度,美军将继续推进一体化防空反导能力建设,加快“新设计杀伤器”项目研制,并企图加紧在韩国、日本部署“萨德”系统。俄罗斯则加快 S-500 新型防空反导系统部署。S-500 是俄罗斯在其 S-400 反导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款机动式远程 / 超远程防空反导系统。据俄方相关分析,S-500 配备更先进的 X 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能力更强,测量精度也更高;其最大射程超过 500 千米,可视来袭目标的不同危险程度,同时攻击其中最具威胁的 10 个目标;不仅能拦截弹道导弹(包括射程为 3500 至 4000 千米、飞行速度每秒 5000 至 7000 米的远程弹道导弹),还能抗击来袭的各类战机,摧毁飞行速度大于 5 马赫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甚至低轨道卫星。正因如此,S-500不但总体性能显著优于美国“萨德”末段高空反导系统,而且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具有多通道防空与末段高层反导、低轨道防天作战能力的一体化综合导弹武器系统。俄罗斯国防部曾在 2015 年 12 月对媒体表示,S-500状态测试已接近尾声,按计划将于 2017 年投入使用,并形成首次装备 10 个营(包括 120 套基本作战单元和 480 枚拦截弹)的作战能力,显然,这将为俄罗斯空天军提供强大的反导作战能力支撑。

 

图片8.png



  04 常规快速全球打击“装备技术 试验稳步推进

  “常规快速全球打击”武器具有“秒杀”、易攻难防等诸多优点,具有优越的实战与威慑能力,受到军事大国青睐,但在技术上仍处于探索完善阶段。2017 年该类武器的研发与演示验证将继续推进。美军提出的两种“快速常规全球打击”方案中,助推—滑翔导弹仍是发展重点。美军 2017 财年将为“常规快速全球打击”能力建设投入 1.81 亿美元,其中陆军“先进高超声速武器”项目投资 1.74 亿美元。2017 年,美军将进行“快速常规全球打击”武器首次“飞行试验”,试飞武器将采用基于陆军“先进高超声速武器”项目的缩比方案。美海军预计于 2017 年开展“潜射弹道导弹”项目第一次飞行试验,2019 年开展第二次飞行试验。同时,在财政紧缩的情况下,美军依然在寻找技术更加成熟、成本更加低廉的替代方式。俄罗斯正在发展的新型高超声速飞行器 Yu-71 是一种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既可携带常规弹头打击时间敏感高价值目标,也可携带核弹头突破敌方导弹防御系统,未来可用于“萨尔玛特”洲际弹道导弹。同时,俄罗斯将继续推进氢燃料超然冲压发动机技术攻关。此外,欧洲国家也在开展“快速常规打击”相关技术装备研发,例如英国“云霄塔”项目预计 2020 年前完成“佩刀”发动机演示验证,德国继续加快高超声速“航天班机”概念研究。

 

图片9.png


  05 军用卫星技术 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

  以各类卫星为核心的天基信息系统是争夺制天权的物质基础,主要军事大国卫星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美军在卫星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前提下,2017 年将重点加强微小卫星运用、卫星分散式体系结构构建、卫星主动防护等能力建设。美军将持续推进“评估局部空间自主纳卫星护卫者”“凝视”等微卫星执行空间态势感知计划,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公司将继续使用小卫星实现“航天 + 互联网”跨界融合,通过小卫星组网提供无缝覆盖的全球移动互联服务。美国防部“先进极高频”通信卫星、“后继型气象卫星”将继续开展分散式体系机构建设,下一代预警卫星和侦察卫星仍将开展“分散式”概念论证。此外,美军将继续重视多种主动防护能力建设,要求所有重要卫星都具备轨道机动能力、推进卫星通信干扰源探测技术研发等。俄罗斯将继续着力推进在轨卫星数量快速增长、加快侦察与预警卫星现代化、缩短天基信息的获取交付周期。俄罗斯计划 2025 年前将其在轨卫星数量增至 181 颗,其中通信卫星数量将加倍,科学卫星数量将增至 3 倍。欧洲积极研制新型侦察监视卫星,在改进性能的同时,也开始研制业务型电子侦察卫星系统。日本加快“快速响应卫星”计划建设,实现在轨卫星失能时可在 5 天内发射并予以替代的应急卫星。此外,在卫星技术方面,高轨雷达成像卫星仍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10年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图片10.png

 


    06 核武器小型化 将取得重要进展
 

  核武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石一直深受国际社会瞩目,一些无核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谋求发展核武器,个别军事大国在不断改进和强化核武器质量的同时,积极推进核武器小型化。美国通过核武器现代化改造计划,整合现役 B61-3、B61-4、B61-7 和 B61-10 四种核航弹后,发展出了一型新的核航弹B61-12,体积重量大为降低,滑翔距离增加,爆炸威力可在300 吨至 5 万吨 TNT 当量之间调整,具备穿透数米厚钢筋混凝土的能力,还能用 F-22 和 F-35 等战斗机投掷,因此被美国定位为战术核武器,但它改进后采用可旋转的尾部和尾翼,拥有了类似 JDAM 制导炸弹的精确制导能力,精度大大增强,打击能力成倍提升,实际威力相当于 36 万吨 TNT 当量,已与美国单弹头的民兵 -3 战略弹道导弹不相上下,足以摧毁加固式的洲际导弹发射井,远远超过人们以往认可的战术核武器的威力级别,而且还可由战略轰炸机投掷,执行战术和战略双重打击任务。据报道,B61-12 自 2010 年开始研发以来进展顺利,2012 年就进入工程阶段,全部试飞工作也已完成,展示了在类似实战环境下的优异性能,达到了计划目标和作战要求。预计美国可能在 2017 年完成 B61-12 型号生产,加快其部署进程。

 

图片11.png

 

  07 无人作战装备与技术 依然是新宠

  作为支撑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的重要装备系统,2017年无人化装备的发展预计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无人作战平台的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无人作战装备有望在自主性、互操作性、机动能力、通信能力、有人 / 无人协调能力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届时,无人装备的作战性能将会进一步提升。二是无人装备军事部署将呈现“全域化”特征。从世界各国已投入使用和在研的无人作战平台情况研判,无人化装备目前已经开始改变其在航空和陆地领域集中部署的现状,正日益向海洋和太空拓展。预计在 2017 年,美国等军事强国将持续推动无人水面和水下作战系统建设和部署,潜射无人机、无人潜航器、海底预置无人武器平台等装备的研制和部署工作将持续推进。三是“平台无人、系统有人”的特征日益凸显,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标志。在 2017 年可能爆发的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中,无人化作战平台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履行更为全面的作战功能。放眼未来,无人化装备的兴起,令人类逐渐从战争前端后移,退居幕后,真正意义的“遥控战争”将成为现实。

 

图片12.png


  08 网络攻防技术 将向物联网领域拓展
 
  网络战作为可能具有颠覆性作用的新型作战力量,将继续受到各国关注。一是网络深度探测技术将取得新发展。自2015 年开始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启动下一代网络搜索技术,目的是搜索出暗网中隐藏的网站,增强军队对于网络信息的深度探测能力,预计 2017 年度将取得新的进展。二是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的入侵监测技术将深入推进,进一步提升军队网络情报尤其是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能力,以及网络信息系统的主动防御能力。根据美国国防部的云计算战略,美军将在 2017 年实现各类信息系统向云计算环境下的转型。美国 DARPA 于 2014 年启动的“透明计算”项目有望在 2017 年度取得新进展。三是先进病毒武器可能研发问世。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研发的“震网”“毒蛆”“火焰”“高斯”和“迷你火焰”等病毒武器将可能以新的变种出现,具有更加隐蔽和破坏力更强的攻击能力。四是网络攻击将对于军事物联网的安全构成新的威胁。根据美国“施里弗”系列太空演习、北约“锁盾”系列网络安全演习想定,未来网络攻击重点将从单个计算机信息系统、大规模网络化信息系统转向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与互联网物理隔离的武器装备系统,网络物理战的特征更加明显。

 

图片13.png


  09 新概念武器实用化 有望取得新突破
 
  机载激光武器依旧是军事大国研发重点,进展比较显著。美空军 2016 年开展了为 AC-130 武装运输机配装高能激光武器相关试验,认为现有的固态激光武器能够满足飞机尺寸、重量、功率等约束,激光武器在技术上已具有较高的成熟度,预计 2017 年进行演示验证。2016 年 8 月,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已接收一种安装于伊尔 -76 军用运输机平台上的大功率激光装置,其通过激光辐射攻击目标致盲,令其丧失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据分析,俄军 2017 年将继续推进激光武器投入实用。舰载激光武器进行了演示验证实验,但列装尚需时日。美国海军已开发出安装在“庞塞”号和 DDG-105 号驱逐舰上的激光武器系统,并在波斯湾等地区开展了作战试验。目前,美海军正在开展“固体激光器技术成熟化”项目,测试 150千瓦激光武器,预计 2017 年继续推进演示验证工作。舰载电磁轨道炮将继续受到重点关注。美国海军近期考虑将第三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作为电磁导轨炮海上测试的优先选项,预计 2017 年度进一步开展相关演示项目。超高速弹丸(HVP)研发试验将取得进展。这种低阻制导炮弹将成为新一代通用炮弹,从 Mk45 Mod4 火炮上发射射程超过 93 公里,从电磁导轨炮发射射程超过 185 公里。通用原子电磁系统公司 2016 年已成功对配有控制与舵机系统样机的电磁导轨炮用制导炮弹进行了测试,并预计 2017 年继续进行一系列演示试验,以验证该炮弹及其组件的相关功能。

 

图片14.png


  10 军用新材料 将引发新热潮

  性能超乎寻常的新材料,将为武器装备发展开辟新的空间。2017 年几种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可能在国防军事的相关领域获得新的突破或显著进展。一是石墨烯材料,其出众的轻质、高强度和热电特性,使它能制成红外隐身涂层,大面积涂覆在装备表面实现更好的隐身和伪装效果;其远胜于钢铁和凯夫拉等材料的抗冲击能力,有望获得新型防护材料,研制防弹衣等;其优良的热敏性和超感光特性,可助力于开发超灵敏度光电探测器,用于红外热像仪和夜视仪中;其独具特色的电传导和高散温特性及二维原子结构,让它能被添加到传统锂电池中,形成充电速度快、耐热性好、容量大、寿命长的“超级”电池,加快武器装备能源革命的进程。二是超材料,它负折射率、反常光压和反多普勒效应等诸多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特性,使它在武器平台宽频隐身、超轻宽频天线和低损耗雷达罩等方面,大大提升武器装备的性能。三是拓扑绝缘体材料,它显现出非常神奇的性能,虽然叫做绝缘体,但也有着导体的特性——内部是典型的绝缘体而表面能像导体一样传导电流,这样的构造能把声波引导在表面一定区域内单向传播,很好地隔音和“谢绝”声波的散射,从而为潜艇隐身和对抗声呐探测另辟蹊径和提供全新的手段,早已引起了俄罗斯和美国的高度关注。

 

图片15.png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