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名称 : 不同焙烧温度烧结矿化学成分分析报告
英文名称 : Analysis report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inter at different roasting temperatures
材料 : 431
委托单位 : 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炼铁技术研究所
实验单位 : 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研发保障中心
实验方法 : GB/T6730.61-2005
实验设备 : 荧光光谱仪
实验条件 : 按照GB/T6730.61-2005检测方法进行
说明 :

焙烧温度对烧结矿质量和化学成分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而言,对质量的影响更大,尤其对强度、矿相结构的影响较大,对化学成分的影响一般较小,本报告通过化验分析,揭示了焙烧温度对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300℃,1325℃条件下,烧结矿的TFe,SiO2,Al2O3基本相同,但MgO,CaO有一定差异,表明温度对矿石与熔剂的反应有一定的影响。另外,FeO的差别较大,1300℃,1325℃烧结矿FeO分别为7.14%,5.32%,主要是由于温度越高,料层内氧化越容易发生,导致其FeO含量越低。

英文说明 :

Roasting temperature will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sinter qualit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Generally speaking, it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quality, especially on strength and mineral phase structure, and generally has a smaller impact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This report reveals the impact of roasting temperature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through laboratory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FE, SiO2 and Al2O3 of sinter are basically the same at 1300 ℃ and 1325 ℃, bu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MgO and Cao, indicating that the temperature has a certain effect on the reaction between ore and flux. In addition, FeO varies greatly. FeO of sinter at 1300 ℃ and 1325 ℃ are 7.14% and 5.32% respectively, mainly because 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 the easier oxidation in the material layer, resulting in the lower FeO content.

数据来源 : 分析测试报告
附件下载
重点项目名称 : 钢铁流程绿色化关键技术-低排放的高效低耗烧结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数据集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