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间腐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热处理制度、合金成分和腐蚀介质等。
1 热处理制度的影响
(1) 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影响
对18-8型不锈钢,当加热温度小于450℃或大于850℃时,不会产生晶间腐蚀。因为温度小于450℃时,由于温度较低,不会形成碳化铬。当温度超过850℃时,由于温度较高扩散能力增强,有足够的铬扩散至晶界和碳结合,不会在晶界形成“贫铬区” 。所以产生晶间腐蚀的温度是在 450~850℃之间,这个温度区间就成为产生晶间腐蚀的“危险温度区”(又称“敏化温度区” ) ,其中尤以650℃为最危险。焊接时,焊缝两侧处于“危险温度区”的地带最容易发生晶间腐蚀。焊缝由于在冷却过程中其温度也要穿过“危险温度区” ,也会产生晶间腐蚀,如图3-29所示。这种表示产生晶间腐蚀倾向与加热温度和时间范围的实验曲线,称为温度—时间—敏化曲线即TTS曲线。利用TTS曲线,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正确的不锈钢热处理制度及焊接工艺,以免产生晶间腐蚀倾向。
图 3-29 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晶间腐蚀的影响
(2) 冷却速率的影响
不锈钢焊接接头在“危险温度区”停留的时间越短,接头的耐晶间腐能力越强。所以不锈钢焊接时,快速冷却是提高接头耐腐能力的有效措施。
(3) 金相组织的影响
不锈钢的金相组织如果是单相奥氏体,则其抗晶间腐能力较差。如果组织中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铁素体存在,形成奥氏体加铁素体的双相组织,会大大提高抗晶间腐蚀的能力。双相组织对抗晶间腐蚀的有利作用如图3-30所示。单相组织的焊缝由于柱状晶发展较快,晶间夹层厚而连续,析出碳化物后,贫铬区贯穿于晶粒之间,构成侵蚀性介质的腐蚀通道。双相组织的焊缝,由于树枝晶粒打乱了柱状晶的生长,晶间夹层分散而不连续,并且由于铁素体中铬的质量分数远高于奥氏体,碳化铬等化合物优先在铁素体的边缘以内析出,因而不致在晶界形成贫铬区。即使形成了贫铬区,也容易从临近的高铬铁素体中,及时得到铬的补充。因此这种双相组织会大大提高抗晶间腐蚀的能力。
a) 单相(奥氏体) 组织 b) 双相(奥氏?? +铁素体) 组织
图3-30 双向组织对抗晶间腐蚀的影响
2 合金成分的影响
(1) C的影响
C是不锈钢敏化的关键性元素,对晶间腐蚀有重大影响。C含量<0.08mass%时,析出量较少;含量>0.08mass%时,则析出量迅速增加。随着不锈钢中C含量的增加,在晶界生成的Cr3C2数量随之增多,导致晶界形成贫Cr区的机会增多,产生晶间腐蚀的倾向增大,使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增大,可见C是晶间腐蚀最有害的元素之一。奥氏体不锈钢中碳含量愈高,不仅产生晶间腐蚀倾向的加热温度和时间范围扩大,晶间腐蚀程度也愈严重。316L钢(0.006%) 的抗晶间腐蚀性能优于316Ti(0.036%) ,而316Ti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优于316钢。随着含C量的降低,如果奥氏体不锈钢的含C量<0.02%,即使在650℃较长时间加热时也不会产生晶间腐蚀。
(2) Cr、Ni、Mo的影响
Cr和Mo的含量增高,可降低C的活度,有利于减弱晶间腐蚀的倾向。Ni含量的增加会提高C的活度,降低了C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并促进了碳化物(Cr23C6) 的析出和长大,所以Ni会增加晶间腐蚀敏感性。Ni和Cr对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具有协同作用。Cr、Ni和C的综合影响的研究表明,当Ni量相同时,不产生晶间腐蚀所容许的临界碳量(Cc) 随Cr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当Cr量相同时,Cc因Ni量增加而降低。值得指出的是,奥氏体不锈钢中Cr含量的增加,在低敏化温度区会加速晶间腐蚀,在高敏化温度区则会延长产生晶间腐蚀的时间。18-8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在低于550℃时受Cr的扩散控制;高于此温度时,受碳化物的生成速率控制。因此,在低温下,低碳不锈钢也易于敏化。
(3) Ti、Nb的影响
Ti和Nb /span>与C的亲和力大于Cr与C的亲和力,高温下能形成稳定的碳化物TiC和NbC,大大降低了钢中的固溶碳量,使Cr的碳化物难以析出,从而降低了产生晶间腐蚀倾向的敏感性。
(4) N的影响
不锈钢中的n元素对晶间腐蚀的影响是复杂的,它取决于合金成分,处理温度及在合金中的含量。对于含Nb的不锈钢含有0.002% N时可形成稳定性极高的NbN和NbC,在钢冷凝中优先形成高度弥散的晶核、细化晶粒,增强了C和n与基体的结合能力,既增强抗晶间腐蚀的能力,又增加了钢的强度和韧性。但在含Ti和Nb的不锈钢中,Ti和Nb加入量应严格控制,否则,Ti和Nb会与n结合,生成TiN或NbN,从而失去固溶碳的作用。
(5) 其它元素
不管是作为杂质元素还是作为合金的添加元素,晶间腐蚀主要取决于其在晶界的浓度和分布。一般在晶间腐蚀区域的Si含量不超过晶粒本身的2~3倍。Kasparova认为,在沸腾的65% HNO3溶液中,含0.07%C和3.3mass% Si的X20H20钢,Si和C相互促进,形成Cr23C6型的碳化铬,促进晶间腐蚀的发生。
3 腐蚀介质的影响
不锈钢在酸性介质中晶间腐蚀较严重。尤其是在H2SO4或HNO3中添加氧化性阳离子,如Cu2+、Hg2+、Cr6+等能增大阴极过程电流密度,从而使晶间阳极溶解速率显著加快。就引起不锈钢晶间腐蚀的介质而言,主要是氧化性或弱氧化性介质,包括无机酸和有机酸在内的酸性介质。近年来还报道了一些不锈钢在水中与水蒸汽中发生晶间腐蚀的事例。